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01
記者 茹雅

晨光照耀,市區各大公園在晨跑的腳步聲中逐漸蘇醒;街角游園里,晨練的人們舒展身姿;黨群服務中心健身房內,市民在跑步機上揮灑著運動的活力與激情;高樓林立的居民區中鑲嵌著一片片寬闊的健身場地,居民在其中盡情綻放活力;廣場上,廣場舞、健身操舞出了市民生活的多姿多彩;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社區健身活動室里,乒乓球愛好者全神貫注,一來一往,打出健康的動感節奏……

隨著全民健身的理念日益刻入市民“DNA”,群眾日常體育場地的需求也在持續上升。我市加快推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因地制宜、想方設法盤活市區體育場地資源,為群眾健身提供更多便利,家門口的免費“健身房”越來越多,健身設施越來越完善。 為了讓群眾盡情享受健身的樂趣,營造更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成為許多社區努力的方向。扭腰器、太空漫步機、蹬力器……小區戶外健身器材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裝點著城市,為全民健身提供了便利。若戶外健身器材無法滿足資深健身愛好者,那黨群服務中心健身房的健身器械可以幫助健身人士燃燒更多的卡路里,讓舉鐵的人更有“消耗感”。體育之流變,早已躍出競技場的藩籬,飛入街巷阡陌。我市公園廣場建設與體育運動相結合,形成豐富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公園里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門球場一應俱全,讓市民隨時可以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競技體育。多樣的運動場地、各式的健身設施,更精準地滿足居民的便捷健身需求。

隨著家門口免費“健身房”的不斷拓展,“健身去哪兒”不再是難題。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白發蒼蒼的老者,越來越多的人融入全民健身的行列,讓運城這座城市更加健康地動起來。

攝影 記者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