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運城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 讓展覽火起來

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4-02-26

“今天通過歷史小課堂,我了解了元宵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還做了一個龍舟燈。”

“我家有柿子形狀的元宵。”

“我爸爸買了卡通模具,我們自己在家做元宵。”

……

2月23日,在運城博物館舉辦的慶元宵活動中,孩子們激動地分享著自己眼中的元宵節(jié)。

為了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傳統(tǒng)佳節(jié)的魅力,當天,在歷史小課堂上,社教老師向孩子們講述了元宵節(jié)的來歷、習俗、美食,以及青銅鏡紋飾中的元宵元素,用文物講述元宵的故事,將傳統(tǒng)文化慢慢沁入孩子們的心中。

除此之外,春節(jié)期間,運城博物館還開展了一系列“博物館里過大年”主題活動。

科普研學活動 共赴文化之旅

“探尋考古測繪 觸摸歷史肖像”科普研學活動,是“博物館里過大年”春節(jié)系列活動之一。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歷史的肖像——考古繪圖作品展”與“測勘坤輿 細繪遺蹤——考古測繪科普展”兩個跨年展。

“原來考古工作要用到這么多測量工具,連尺子都有十幾種。”一名學生在展柜前感嘆。一幅幅考古繪圖作品、一件件考古測繪工具,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講解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解了考古測繪的百年歷程、測繪工具在具體遺址中的應用,學生們通過觀看實物、親身實踐的方式,在家門口過了一把“考古癮”。

“指南車上小人的手為什么一直指向南方?”“古人是如何根據(jù)圭表的日影來判斷四季?”“考古發(fā)掘后,繪圖老師在什么紙上來繪制圖畫,與平時用的紙有什么區(qū)別?”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小知識,學生們都在歷史小課堂上找到了答案。

一筆筆描摹、一道道勾勒,在學生們認真地描摹中,薛儆墓石槨中的線刻仕女圖在硫酸紙上慢慢展現(xiàn)出來。“我還想再畫一幅”“我也想……”在描摹完一幅作品后,學生們?nèi)滩蛔∵€想再創(chuàng)作。看來,只有經(jīng)過動手實踐,那些枯燥的知識才會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

文博云課堂 找尋龍元素

“第一次來運城,本來想的是逛完鹽湖就走,但又抱著隨便看看的態(tài)度去了運城博物館,結果震驚到我了,每一個展廳都感覺穿越到了不一樣的古老神秘世界,每一件展品仿佛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滿墻的永樂宮壁畫,有種置身其中的感覺。‘地上文物看山西’果然名不虛傳,來運城是隨機買的機票,卻得到了意外收獲,非常開心!”一名來自陜西的游客說。

過年期間,不少外地游客來到我市,走進運城博物館,完成新年文化之旅的首站打卡。當然,除了親身走進博物館欣賞琳瑯滿目的藏品外,還可以通過云課堂、“博友之聲”等線上渠道,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

“大家對龍有哪些認識?博物館里還藏著哪些有趣的‘龍’呢?”在運城博物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上,大家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運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運城博物館藏有很多與龍有關的文物。比如,漢代龍虎紋耳杯形銅燈,銅燈上龍首昂揚,龍身輾轉騰挪、生動自然,是一件精美的青銅制品。

文物既要“守得住”,更要“活起來”。如今,運城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打卡。同時,運城博物館也在不斷加快藏品數(shù)字化保護步伐,運用VR虛擬現(xiàn)實、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推進文物數(shù)字化采集、加工、展示,通過技術升級讓文物“走”出展柜,提升文化傳承發(fā)展和文物活化利用水平,讓博物館進入百姓的生活場景,使文物真正活起來、動起來。記者 楊洋

網(wǎng)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