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6
春運大潮已至,不少漂泊在外的游子歸心似箭,迫不及待踏上回家的路。在大家平安回家的背后,有這樣一群“鐵路夜行者”,他們在鐵道線上穿梭忙碌,為旅客的返鄉之路保駕護航。

1月29日凌晨,太原鐵路局太原通信段運城傳輸工區值班室內燈火通明,傳輸工衛洪強和同事們正用專用檢測儀器對一條條通信光纜進行測試、分析,查找判斷衰耗不良點并進行克服,從而提升通信質量,確保春運期間通信線路暢通。面對一串串快速閃過的數據,衛洪強從容不迫地監控巡視通信網管設備狀態,統籌指揮現場。
這是衛洪強工作的日常。“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管內通信設備的日常檢修、排查整治、維護管理及障礙的查找和搶修工作。”衛洪強說,“春運期間,我們根據提前制訂好的檢修計劃作業,檢查儀器、儀表是否正常,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通信工作形象地來說相當于列車的耳朵和嘴巴,如果沒有通信,車站、調度所就沒法接到行車的調度命令,可能會造成列車停運。”
夜色中,太原通信段運城通信工區的檢測維修工們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室外細心檢查通信鐵塔基礎有無破損、桿塔是否牢固、固定螺絲螺栓有無銹蝕脫落……
運城通信工區后備工長李國梁負責當晚設備巡檢工作,冬天氣溫低,通信天線上的螺絲因熱脹冷縮易松動,他逐個檢查并加固,并仔細觀察每一臺設備的指示燈狀態,用儀表認真測試蓄電池充放電時間、電源電壓,并時不時用手摸一摸,又湊近聞一聞,確保設備運行良好。
“春運安全事關旅客平安出行,設備不能有任何的隱患和差錯。有時遇到設備更換等問題,只能在后半夜‘天窗期’作業,基本上一夜無眠。”李國梁介紹,“天窗”是指鐵路運行途中不安排列車運行或調整、抽減列車運行的時間段,鐵路工作人員會利用“天窗”點進行施工和維修作業。
孤寂而又漆黑的冬夜,這群“夜行者”身穿反光背心、背著沉重的檢修工具行走在冰冷的軌道上,只為確保次日列車安全、順暢運行。
另一邊,太原鐵路局侯馬北工務段運城探傷車間的幾名工作人員穿著黃色反光作業服,推著鋼軌探傷“小黃車”,開始了一天的鋼軌檢查工作。
春運期間,鐵路客流高峰隨之而來,經過每天成百上千列車來回碾壓,加之晝夜溫差大,鋼軌里會產生一定的傷損和細小裂紋,因此,保障鋼軌安全是鐵路探傷人員春運期間的重要職責。
“天窗”命令下達后,探傷工們推著百余斤的探傷車,利用探頭發射的超聲波,通過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判斷鋼軌內部是否有傷。“超聲波傳播到鋼軌中遇到傷損時會產生反射,雖然探傷車速度不快,但是可疑波形會一閃而過,所以每次作業都需要非常專注。”探傷工霍哲說,“他們的工作就是‘找茬’,鋼軌焊縫及道岔區的微小裂紋,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他們在夜晚的鐵路“天窗期”出動,又在天亮前“消失”。
臨近春節,這些堅守在一線的鐵路工作者,不論在哪個崗位,都只有一個目標——保障春運安全。他們以不同的工作形式,數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讓每一趟回家的列車,都飽含著鐵路人的溫度,平安到站。
記者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