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6
本報評論員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
2023年度百名“最美運城人”頒獎盛典,儼然一場道德精神的盛大閱兵。130名“最美”代表走上領獎臺,接受一座城市的崇高禮遇。一個個閃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的事跡,標注可知可感的價值尺度,立起可學可及的道德榜樣。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130名“最美”代表,或于危難中逆行、或于困境中堅守、或于平凡中奉獻、或于創新處突破,以平凡的小我成就了不起的大我,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一顆顆小石子投入湖面,必將激起一片片漣漪。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更加需要一個個先進典型、一項項道德實踐不斷呈現,激發全社會善行義舉蔚然成風,推動全市人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種子的發芽需要良田沃土,榜樣的成長需要社會滋養。運城1.4萬平方公里的道德沃土,孕育著河東兒女世代相傳的厚道基因;底蘊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升華著運城人民“崇文、厚德、敬業、拓新”的精神氣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榜樣的培育和挖掘,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推進,率先實現省級文明縣城縣域全覆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創新開展“最美運城人”評選,“最美人物”“最美現象”紛紛涌現,不斷刷新運城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魅力。
見賢思齊、挺膺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美運城人”評選,不僅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更激發出對真善美的由衷認同,發現“最美”、評選“最美”已成為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過程,越來越多的運城人變成“最美”的參與者、傳播者、踐行者,崇尚“最美”、禮遇“最美”、學習“最美”、爭做“最美”的社會氛圍正愈發濃厚,處處有“最美”、人人是“最美”的徐徐清風正吹拂河東大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以此次頒獎為契機,全市上下要進一步積極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引導人們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要持之以恒做好先進典型的選樹宣傳,把宣傳教育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融入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敬業奉獻精神,激勵干部群眾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要更加關愛禮遇先進典型,進一步健全完善尊崇禮敬典型的激勵機制,在政策上給優待、社會上給地位,激發先進典型內心的自豪感、榮譽感,在全社會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
榜樣力量催人奮進,使命擔當更顯厚重。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更多道德力量的引領與綻放,必將進一步凝聚起無窮無盡的前行力量。讓我們記住這些“最美”平民英雄的名字,傳頌這些身邊“最美”的不平凡壯舉,把“最美”的標桿立起來、把“最美”的責任擔起來、把“最美”的力量聚起來,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篇章作出“最美”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