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河東大地“楓”華正茂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2-28

□記者 樊朋展 劉凱華 見習記者 張蕊彤

“街上巡邏民警多了,晚上出門我感到特別放心。”家住市區御景華庭小區的王東紅感嘆。

“民警經常來我們村化解鄰里之間的一些糾紛,現在我們村的矛盾糾紛少了,治安也越來越好了。”萬榮縣解店鎮解店村村民李大哥說。

“在運城,很平安。”從河南許昌來運城做生意的劉玉達說出了心里話。

  ……

平安和諧,是民生之要、發展之基。如今在我市,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煥發勃勃生機。

白天能看到警察,晚上能看到警燈……

安心、順心、暖心

臨近年末,不少市民發現,和往年相比,街上的民警更多了,不管是鬧市街頭還是居民社區,“警察藍”揮灑汗水、護佑平安的身影隨處可見。

屯警街面護民安

家住鹽湖區海天花苑小區的居民支寧,經常去附近的黃河夜市吃夜宵。

過去,作為女性,她一個人走夜路時常會擔心。“現在不一樣了,夜市附近都有民警巡邏,心里更踏實了。白天能見到警察,晚上能看到警燈,這是看得見的安全感。”夜幕降臨,支寧指著不遠處閃爍的警燈向記者說。

全市公安機關全面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以來,各基層派出所不斷探索全時空守護平安、多元化解決矛盾、零距離服務群眾的新模式,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安心、順心、暖心。

“真沒想到,僅用1個小時民警就幫我找回了電動自行車,還成功抓到了小偷。咱派出所的民警真是給力!”鹽湖區北相鎮居民陳某說起自己“失而復得”的電動自行車時,不停地夸贊民警。

今年3月,在丟失電動自行車后,焦急的陳某報了警。鹽湖公安分局北相派出所民警通過視頻監控循線追蹤,僅1個小時就在北相鎮麻家卓村抓獲正在作案的王某。

“民警上門宣傳反詐,并聯合社區檢查排除了一些安全隱患。”

“微信群里每次居民提出問題,民警都會及時給我們回復。”

“社區和民警常常主動上門調解鄰里糾紛,真心感謝他們。”

……  

市民紛紛向記者列舉推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經驗以來的新變化。

前不久,鹽湖區五交化家屬院居民因鄰居王某在地下室養狗一事,集體找到王某進行協商,然而由于王某情緒激動,致使雙方矛盾升級。

矛盾化解解民憂

“當時值班民輔警迅速趕來,及時疏導雙方情緒,在了解情況后,聯合城管、社區等共同組成調解組進行調解,不斷講法律、拉家常,講述文明養犬的相關規定,最終成功化解了矛盾。”當時在現場的居民回憶。

鹽湖區物資大院6號樓的居民雷淑霞,對西城派出所贊不絕口:“樓上小孩亂跑、走廊隨意堆放雜物、犬類半夜吠叫……老舊小區因隔音差、環境亂等,更容易發生鄰里矛盾,因為巷道狹窄,警車出入不便,咱們民警就徒步穿梭在居民區深巷之中,上門解決轄區群眾的急難愁盼。”

全市各派出所和社區的調解室,為構建平安、和諧運城發揮了積極作用,在這里總能看到民警耐心細致地進行調解工作。同樣發揮積極作用的,還有民警全方位、全天候為群眾提供的暖心服務。

“效率很高、服務貼心……”提及萬榮縣公安局解店派出所的便民措施,村民賈女士豎起大拇指。解店派出所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主動開展“上門辦證、送證上門”暖心服務,今年7月,因村鎮合并,賈女士需更換戶口簿、身份證,但因身體原因無法前往派出所辦理。“戶籍民警接到我老伴的求助后,專門來到我家為我采集了身份信息,后來還把戶口簿和身份證也送了過來”。

誰丟東西了?誰家發生糾紛了?誰需要前來辦理證件?這一樁樁民生事兒,牽動著每一名基層民警的心。全市公安機關結合工作實際,努力踐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治安義務巡邏隊,張店“老李調解室”……

用心、用力、用情

解州所“楓橋員”隊伍、河津城區中心所“柴建華調解室”、平陸張店所“老李調解室”等特色隊伍參與摸排調解案件8256起,調解成功8197起,調解成功率99.28%;全市62名派出所所長進入了鄉鎮(街道)黨(工)委班子,128名社區民警進社區(村)“兩委”班子,實現以網格“微治理”推動基層“大平安”;成立“治安義務巡邏隊”2499支,積極開展隱患排查、防詐宣傳、警治聯勤、鄰里守望等多種形式的“平安守護”行動,構筑全覆蓋、無縫隙巡邏防控網絡…… 

這組數字,彰顯了我市公安民警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生根的具體成效。

“加入這支隊伍,就是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的平安盡一份綿薄之力。”提及報名參加臨猗縣公安局孫吉派出所孫吉義警的初衷,茹百成感觸頗深地說:“我們白天有自己的工作,晚上參與巡邏,平時還會參加治安巡邏防范、防電詐宣傳等群防群治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守護大家的安全,心里感到特別自豪!”

12月18日一早,孫吉派出所所長陳海峰和派出所民輔警、義警參加了每日的工作交接會。“昨日警情已基本處理完畢,今天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安全檢查和重要時段路面清查、巡邏……” 

當天,河津市公安局清澗派出陽光巡邏隊的任務同樣清晰明了——“這一輪,我們主要是服務群眾、排查隱患。走,咱們先去轄區企業轉轉。”在該所民警毛雷廷的帶動下,義警們干起工作來雷厲風行。

扎根群眾聽民意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于企業和附近職工來說可能就是大事、難事。“現在,廠區里就有民輔警在陽光警務室值守,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尋求幫助,別提有多方便了!”陽光集團一員工說。

河津市清澗街道人口眾多,商戶、企業也多。如何有效加強基層治安管理工作,“民警+陽光巡邏隊”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穿上這一身制式服裝,就意味著肩上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巡邏隊員王澤喜說,他深刻地認識到這份“兼職”對老百姓的意義。

前不久,新絳公安局古交派出所轄區新紡社區網格員王延慶入戶走訪時,排查到一件家庭糾紛,一對兄弟因贍養父母問題多次發生爭吵。通知民警吉艷斌后,網格員和民警走進老人家中,只見兄弟二人爭得面紅耳赤,老母親則坐在角落偷偷抹眼淚。經了解,父母分別在兄弟二人家中贍養,但兩人常因父母開支不同和身體狀況不同心有不平,鬧得不可開交。

多方了解情況后,當地的幾名網格員立即參與調解,一開始雙方均認為自身沒有錯,堅決表示不愿和解。為此,網格員圍繞贍養老人的矛盾焦點,從“情”與“法”兩個方面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民警聯系當地司法所出具了贍養協議。最終,老人的贍養問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妥善解決,即兄弟二人輪流同時贍養兩位老人,兄弟雙方握手言和。

近年來,我市廣大派出所在做實社區警務工作、組建“警網融合”警務團隊的基礎上,統籌整合企業單位保衛力量、“兩會一隊”、保安員、網格員、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不斷提升動態化環境下社會治理能力。

警民合力,攜手平安。如今,群防群治力量在全市各基層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活躍在轄區各個角落,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居家就能把證辦,警務駐扎村門口……

善治、善為、善管

民警花心思、下功夫,踏實干、創新干,改革帶來的變化隨處可見。“在我們村以前看到警察走進誰家,村民都會議論紛紛,覺得他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現在警察天天走村入戶,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新紡社區居民張小琴說。

“太謝謝了!沒想到在家就能把身份證辦好。”近日,住在曹川鎮下坪村的兩位老人終于換了新的身份證,解決了一件煩心事。不久前,當地派出所民警通過巡村隊得知,轄區有兩位老人近期為辦理身份證發愁。原來,因當地合并行政村地址發生變動,這兩位老人需要變更身份證信息,但由于老人的子女在外地打工,老兩口又因病行動不便,無法到窗口親自辦理。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民警立即向平陸縣公安局戶政中隊反映情況,申請了便攜式二代身份證采集設備來到老人家中,幫助其線下采集了照片信息并辦理了相關業務。

10月23日,萬榮縣公安局解店派出所民警到皇甫養老院看望轄區群眾解某。解某20年前離家出走,在云南某邊境流浪生活,因沒有戶口導致在當地做任何事都很受阻,于是他尋求了云南警方的幫助。解店派出所接到云南警方的公函后,幾經調查、多方協調,將其接回萬榮,并按照規定上門辦理了戶口簿和身份證,后將其送到皇甫養老院,解某從此過上了安穩的老年生活。

鹽湖公安分局解州派出所把十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的民輔警群體動員起來,設立“小郭跑腿室”,通過“三室”,把為民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生活里、日常中。

服務群眾暖民心

夏縣公安局針對祁家河鄉、泗交鎮易地扶貧搬遷居民回轄區派出所辦事、辦證路途遙遠,很不方便的情況,利用當地瑤峰鎮新天地社區移民集中度高、區位優勢好、距離各移民點近、群眾辦事便利的特點,設立“紅葉鄉情”警務室,專門服務易地搬遷群眾。

“‘紅葉鄉情’警務室接入的公安網,專門服務咱易地搬遷群眾,而且辦事效率高,不用一趟一趟往返,我們這個移民村沒人不夸好!”12月26日,家住“紅葉鄉情”警務室附近的居民趙博在辦理業務后打開了話匣子,“說起這個警務室,咱搬過來的就沒有不夸的。”

“主防”就是要主動向前,下沉到基層,下沉到群眾中去。這樣的共識,已在新絳縣公安局古交派出所民輔警中達成,并付諸實踐。

這里是蔬菜主產區,菜農王鵬說:“蔬菜大棚正在冬澆,咱們的防火防電問題,讓派出所民警一直放心不下一趟趟跑來,真是辛苦他們了。”寒冬時節,古交派出所以“田間警務”播撒“安全種子”,助力基層振興的工作卻熱情似火。

“把警務室修建在基層第一線,咱遇到疑難問題推門就能問,得知群眾有困難,所里民警總是第一時間趕過來,這樣的基層警務室也讓治安重點能隨時宣傳到位。”鹽湖區北相鎮李村村委會主任焦高波提及他們村的變化,打開了話匣子。

從他的口中記者得知,警務室民警柴夫偉、輔警崔志民已經和李村“兩委”結成了“老搭檔”,前不久派出所對這里的警務室進行了修繕升級,村民也自發前往幫忙。

這是李村警務室根植群眾、貼近基層的“主防”舉措。也是運城公安堅持“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一個縮影。

贓物返還保民生

“平不平安,群眾最有發言權;群眾滿不滿意,是衡量基層工作的最高標準。”面對推進平安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運城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公安機關將以推廣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根基,和群眾“連上心”,幫群眾“解憂心”,讓和諧之花開進尋常百姓家。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