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領域提出的新舉措。依托鄉村e鎮培育,全面構筑山西“數商興農”新優勢,是省委、省政府助推鄉村振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設市場主體集聚平臺載體的一項重要抓手——

數商興農 賦能振興

——運城市鄉村e鎮培育工作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1

11月13日,絳縣鄉村e鎮項目通過省政府批準,至此,全市13個縣(市、區)鄉村e鎮實現全覆蓋,覆蓋范圍、培育體量居全省首位。

強化鄉村e鎮培育工作

自2022年我市開展鄉村e鎮培育工作以來,市商務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相關要求,聯合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大力開展鄉村e鎮培育建設工作,基本實現了市場主體提質擴容、產業發展加速融合、快遞物流網絡全面覆蓋、公共服務功能優化完善、電商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增強的目標,有力推動了產業、主體、電商、金融、人才、技術、文旅、物流、創新等要素科學聚集發展,“產業+電商+配套”的可持續發展電商生態體系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

“學習+創新” 培育進度更快了

自2022年3月《山西省培育鄉村e鎮工作實施方案》發布以來,市商務局主動與省商務廳進行對接,了解最新政策,熟悉申報流程,積極組織各縣(市、區)開展項目申報,并聯合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認真研究謀劃,制訂工作方案,落實保障資金。

電商直播培訓交流

為確保鄉村e鎮培育建設工作高效開展,市商務局協調指導各縣(市、區)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鄉村e鎮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實施方案,倒排工期、夯實責任,分兩批有序推動項目建設實施。

鄉村e鎮培育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市商務局緊扣《山西省培育鄉村e鎮工作實施方案》目標要求,一方面,組織現場觀摩學習,取長補短,拓展工作思維視野,推動鄉村e鎮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堅持每月召開全市鄉村e鎮工作推進會,掌握推進進度,解決工作難題;赴各縣(市、區)進行實地督導,掌握項目進度;及時匯總各縣(市、區)鄉村e鎮培育工作推進情況,形成工作臺賬,準確掌握28項約束性指標和11項期望性指標完成情況。另一方面,積極創新工作思路,打造全省標桿,組織各縣(市、區)按照省、市鄉村e鎮項目建設培育要求,立足縣域特色、拓展產業優勢,從資金、場地、設施設備等方面給予支持,突出亮點,打造標桿。

今年5月,全省鄉村e鎮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很好地宣傳了我市鄉村e鎮培育建設工作的亮點做法,其后晉中市、忻州市、大同市及呂梁興縣、孝義市、嵐縣,太原古交市等商務部門業務骨干、運營企業代表來我市考察學習。

截至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鄉村e鎮實現全覆蓋,覆蓋范圍、培育體量居全省首位。省級財政撥付專項配套資金1.11億元,各縣(市、區)政府配套項目建設資產達1.47億元。第一批5個縣(市、區)于今年3月底接受了省商務廳驗收考核,整體情況優秀。第二批于今年7月初接受了省商務廳中期績效評價考核。全市鄉村e鎮培育工作累計總投資24.13億元,總產值達38.24億元,網絡零售額14.98億元,培育市場主體569戶,吸納就業7372人,上繳稅收8113.8萬元。

“品牌+研發” 產業融合更深了

“‘前店’依托臨猗縣20余家天貓店、50余家拼多多店、1000余家淘寶店以及不計其數的社交電商和微商,形成電商新業態發展的‘千軍萬馬’;‘后倉’是縣域內1000余家中轉包裝基地和452家涉農冷庫,集聚儲藏150余個林果品種,整合了周邊省市的時令水果資源,為全國各大電商平臺提供優質貨源。‘基地’依托全縣110萬畝林果種植面積和25億公斤水果產量,嚴格規范品質管理,保證‘猗頓農品’品牌效應持續放大。”在臨猗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岳匡印的介紹下,一個“前店后倉+基地”的臨猗電商模式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物流倉儲分揀中心

通過“前店后倉+基地”模式,臨猗縣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物流中心,整合圓通、申通、中通、韻達、極兔5家快遞企業,實行統倉共配,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在全市率先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同時,建成華北地區最大的水果產業園——順豐晉南水果產業園,進一步提升區域物流分撥能力,形成了集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于一身的生鮮電商產業供應鏈,達到了成本、效率的最佳配置,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臨猗縣鄉村e鎮正成為推動區域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與臨猗縣不同,河津市在鄉村e鎮培育中堅持從市域實際出發,圍繞該市主導產業,加強電商與區域產業互聯互通,完善產業價值鏈,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重點支持農副產品加工業、灰陶琉璃等非遺文化產業和外貿出口工業三大主導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提質增效,讓區域產業有品牌、銷售有渠道、運營有能力,成為牽引當地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點。

“在培育鄉村e鎮主導產業中,我們圍繞強龍頭、延鏈條、樹品牌的思路,推出了‘河山津品’區域公用品牌,旗下包含‘河津琉璃’‘龍門津喜’‘河津果飲’‘連伯韭菜’‘河津新材料’5款‘小而美’的自主品牌和網貨產品,進一步推動了‘農工文旅’融合、貫通了‘產加創銷’一體化路徑。”隨著河津市鄉村e鎮運營企業負責人董紅斌的介紹,琳瑯滿目、創意感十足的各類網貨產品呈現在記者面前。

在市商務局的組織協調下,各縣(市、區)通過觀摩學習,立足縣域特色,積極拓展產業優勢,鹽湖區鄉村e鎮開發了關公文創、運城有禮、關圣紅等10個自主品牌和10款網紅產品,培育市場主體達70個,僅凍干山楂一個單品,年銷售額就達到3億元以上;新絳縣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縣”招牌,將電商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助推文旅產業快速發展;稷山縣以“稷山四寶”及超硬材料產業為基礎,以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為核心,打造了具有明確產業定位、互聯網技術應用廣泛的特色產業電商小鎮空間平臺;聞喜縣依托玻璃器皿、聞喜煮餅、聞喜山楂等特色產業,發揮桐城e鎮在品牌策劃、流通渠道、網絡銷售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改良開發了晶尊、永祥和、楂戀等6款“小而美”品牌,有效促進了特色產業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

快遞貨單整理

“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以鄉村e鎮為代表的電商新模式正成為牽引生產經營模式、價值創造模式轉變以及產業轉型和產業融合的重要力量,并建立促進數字經濟與農業、文旅、制造業等深度融合的嶄新機制。”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荊富功表示,鄉村e鎮培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將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模式在生產制造、商業模式以及供應鏈方面進行加速創新和升級,引導產業持續提升源頭研發、設計、生產及物流運輸和品牌打造的基礎能力,推動產品從低效率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進而帶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網紅+服務” 農民增收更穩了

“少吃肉來多吃菜,今天我把大蔥賣。咱這個大蔥真是棒,根大葉肥長得胖。萬泉大蔥就是好,全身上下都是寶。沒了大蔥行不通,趕緊都來買大蔥……”從11月15日開始,由“美食吃貨八斤”“藍青鮮果張琴潔”等網紅組成的助銷團隊來到萬榮縣萬泉鄉,已為當地57戶脫貧戶和4戶監測戶義務銷售大蔥近10萬公斤。

田間直播帶貨

鄉村e鎮培育工作開展以來,萬榮縣通過統籌完善鄉村e鎮“特”“優”產品生產、網貨銷售融合、電商公共服務、倉儲物流配送和休閑娛樂生活“五大功能區”,在進一步暢通農產品“上行”和日用品“下行”渠道,讓農民群眾購物更快捷無憂、農產品銷售渠道更暢通多元的同時,把電商人才培育作為重點,先后培養并涌現出了“美食吃貨八斤”“桃花仙子周曉瑛”“藍青鮮果張琴潔”“萬榮田姐田建依”“萬榮網紅高小花”等一大批網紅。

農特產品直播銷售

“有別于常規意義上的網紅,我們的網紅‘農’味更足。比如‘桃花仙子周曉瑛’,她本身就是漢薛鎮副鎮長,她之所以能紅,是因為她非常了解我們當地的產業結構,并為桃、蘋果等一些特色農產品拍攝了大量短視頻,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再比如‘藍青鮮果張琴潔’,可以說她一年四季天天在果園,草莓、甜瓜、三白瓜、鮮桃、蘋果、鮮柿,萬榮水果不斷茬,她的直播就不停。”萬榮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崇楠說,正是在市商務局的協調指導下,萬榮縣鄉村e鎮始終把“數商興農”作為培育建設的核心,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富裕插上了“e翅膀”。

“垣曲香菇送福利啦,點‘關注’立減3元,剛進直播間的家人們不要錯過哦……”走進垣曲縣娟娟種植專業合作社,帶貨主播們行走在一個個香菇大棚里,現場向“家人們”吆喝叫賣家鄉的香菇。

在鄉村e鎮培育工作中,垣曲縣以打造10億級食用菌產業集群為牽引,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10個標準化園區建設,鼓勵發展小米、花椒、艾草、水產等特色產業,積極培育農產品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完善產業價值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也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和增收渠道。

“目前,我們6個食用菌標準化產業園已經建成投用,食用菌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一期正式投用,通過菌種培育、研發,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加工及銷售這一全產業鏈,可增加就業崗位500余個。”垣曲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侯銳波表示,在鄉村e鎮培育工作中,垣曲縣用好用活鄉村e鎮資金,積極發揮鄉村e鎮的孵化、培育作用,新培育電商主體12家,帶動電商就業人數246人,在為電商產業提供人才支撐的同時,也讓更多的群眾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這邊是臨猗縣網絡零售額1月至8月銷售排名,其中御品一園目前的銷售額是2.3億元,年底前有望達到3億元,可以說穩居拼多多平臺榜單前列。”臨猗新城涑水e鎮運營企業負責人段國鋒介紹說,依托當地蘋果、冬棗、石榴、甜柿子、梨等豐富的“特”“優”農業產業資源,在實現企業盈利、推動電商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倒逼相關產業進行標準化生產,為農戶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我們電商業務能做到現在這個規模,離不開市、縣兩級商務部門的精心指導,特別是積極幫助我們爭取各級扶持資金,才讓我們有實力擴建了冷庫,安裝了選果分揀設備,提升了儲存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們就是我們最貼心的‘娘家人’。”談及商務部門的幫助,臨猗縣御品一園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趙學升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臨猗縣御品一園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冷庫+農戶”的方式,推動周邊153戶果農實現蘋果的標準化生產、6個冷庫60%以上果品實現線上銷售,輻射帶動30余人從事電商產業、200余名閑散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特產+網貨” 產品銷路更寬了

“好多粉絲一直問心寶頭上戴的虎頭帽子,心寶也非常喜歡這款帽子,在山西這邊,為新生兒戴虎頭帽有‘虎頭虎腦’‘虎虎生威’的祝福在里面,喜歡帽子的粉絲不要錯過哦……”“咱們永濟是一個有味道的城市,山西刀削面便是由永濟人在外開飯店后帶到了全國,所以今天給粉絲們推薦這款牛肉醬,滿滿都是食欲……”“咱們惠暢土布,都是織布工人用織布機手工織出來的,它冬暖夏涼,透氣性好,親膚不刺激,非常適合睡眠淺的人,而且它很耐洗,多次洗滌以后質地會更軟……”

網貨陳列展示

11月11日,在由永濟市鄉村e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永濟市惠暢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23“晉情消費,樂購蒲坂”“雙十一”助農助企直播活動中,特邀的頭部網紅“湘妹心寶”化身永濟市“特”“優”農產品推廣大使,與永濟市鄉村e鎮電商主播、非遺傳承人等集聚直播間,掀起網絡銷售新熱潮。

“從下午2點25分開始,持續到晚上8點50分,長達6個半小時直播過程中,我們的直播人員積極促單,保持高強度產品輸出,直播間一直維持千人浪潮,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6000人,累計觀看人數超40萬人次,直播間成交8萬余單。”永濟市商務局黨組書記趙澤濤介紹說,“按照市商務局的要求,我們以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為核心,每月召開工作推進會,協調解決工作困難和實際問題,依托永濟市鄉村e鎮,突破空間、地域限制,為優質農產品上行提供了新載體和新通道,實現了‘特’‘優’農產品的高效流通。” 

“作為全省的‘糧袋子’‘果盤子’和‘菜籃子’,運城有著豐富的‘特’‘優’農產品資源。立足這一優勢,在鄉村e鎮培育過程中,我們依靠鄉村e鎮聯通上下游產業鏈,通過電商營銷與物流運輸將縣域產業同市域、省域乃至更廣闊的范圍聯系起來,著力暢通縣域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破解鄉村電商發展中‘好貨難出村’的經營困境,使‘特’‘優’農產品發展更具效能。”荊富功說。

在這一理念的加持下,絳縣聚焦“三紅”果品(櫻桃、山楂、草莓),投資2億元打造絳縣鄉村e鎮,構建以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電子商務體系,引領帶動當地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平陸縣在淘特、抖音等電商平臺建立農產品特色館,將平陸玉露香梨、蘋果、獼猴桃、百合、牛肉、凍干山楂等優質產品納入其中,打造特色品牌,以優質產品推動電商產業快速發展;芮城縣對“芮州仙果”區域公共品牌進行優化升級,開發出天棗莊園、洞賓仙果、芮華陽等5款“小而美”自主品牌和“鴻天”金絲皇菊胎菊、“康壽”槐米茶等多個系列網貨產品;夏縣通過鄉村e鎮構建起倉配一體的統倉共配體系,帶動“夏鮮”蔬菜、“夏樂”西瓜、胡張油桃等特色農產品上行……

“在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的雙重背景下,‘數商興農’工程不僅是對農業農村經濟的數字化改革,更是對整個農業農村經濟的產業生態鏈重構,對推動鄉村產業、文化、人才、生態和組織振興,以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荊富功表示,鄉村e鎮的培育建設,一方面把運城“特”“優”農產品賣出去,把運城需要的農資商品買進來,為農民創業致富提供新的方向,使手機成為新農具、電商成為新農技、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流量成為新農產、網紅成為新農人、“e鎮”成為新農校。另一方面,通過數字經濟新理念,改變了傳統的縣域經濟發展理念,搭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優化和重構了農業農村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為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文字 韓維元 照片由市商務局整理提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