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05
本報記者 韓維元 通訊員 許 暉 李軍旗
11月28日、29日,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指導,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與運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運城經開區)管理委員會承辦,大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康新數智產業園協辦的2023首屆企校協同創新大賽新能源汽車領域運城專項賽暨新能源汽車智能與綠色發展·運城論壇舉辦。
來自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學者,高??蒲性核鶐熒托履茉雌嚻髽I研發團隊相聚一堂,通過實地觀摩、主題演講、圓桌論壇、合作簽約、公開路演等多種方式,共同交流產業綠色發展新機遇,探討產業鏈建設新方向、生態協同新模式,為推動運城新能源汽車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為促進“政產學研用資創”資源賦能運城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3首屆企校協同創新大賽新能源汽車領域運城專項賽暨新能源汽車智能與綠色發展·運城論壇現場。
沉浸體驗的觀摩會
“真的被震撼到了!沒想到在運城還能有這樣一個科技化程度如此之高、規模如此之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1月28日,參加2023首屆企校協同創新大賽新能源汽車領域運城專項賽暨新能源汽車智能與綠色發展·運城論壇的專家學者和師生一起走進大運集團運城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一邊參觀流水作業,一邊聽取介紹,現場體驗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藝,實地感受大運汽車的發展規模及品牌實力。當得知通過高端豪華純電平臺——“B.H.D”平臺,每兩分鐘就可下線一臺新能源汽車時,大家更是豎起大拇指,為大運點贊。
“遠航Y6擁有D級車的舒適大空間,擁有多項行業領先技術:行業首創800伏高壓架構+超級快充技術,最快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300千米以上,最高續航里程超過1020千米,最快3.2秒破百的超強性能,以及智能座艙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空氣懸架技術遇障礙路面自動調節等……”在大運集團黨委書記、大運汽車副總經理郭進峰的現場推介下,觀摩團成員紛紛坐進遠航Y6,開啟試乘試駕模式。

運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與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原司長嚴馮敏等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家運城工作站揭牌。
“小航,小航,請開啟窗戶!”“小航,小航,我想看流星雨!”“周圍有車輛快速接近,請注意!”……試乘試駕中,觀摩團成員與遠航汽車智能系統“零距離交流”,沉浸式感受“超豪華”的舒適體驗,大家感嘆:“在智能化方面的優異表現超出我的想象!”“山西本土汽車品牌正在進軍新能源汽車高端市場,這是令我們沒有想到的!”
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表示:“當前,汽車產業也正經歷著一個變革時代,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技術正在全方位地顛覆傳統汽車產業形態,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憑借著國家政策環境的大力支持、潛力無限的中國消費市場需求、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先發優勢和世界上最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的集成融合,正在不斷凝聚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向上’的力量,這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和信心所在,更是大運汽車的職責和夢想所在。”
“我們這次帶來了高效氫燃料電池冷卻液濾清器(去離子器)項目,擁有三項核心技術,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希望我們可以與大運集團有機會進行深度交流合作?!痹陔S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觀摩團帶著各自的先進技術,與大運集團和運城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親切交談。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脈搏,沉浸式地體驗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對‘從理論到實踐’有了新的認知,更讓我們對今后的科研方向,包括學生就業選擇有了新的規劃?!焙逼嚬I學院團隊的史周寬在交流座談會后感觸頗深。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作主旨演講。
收獲滿滿的交流會
“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我們將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拓展和加強運城市與各方的交流,推動運城新能源汽車在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痹?1月29日上午舉行的新能源汽車智能與綠色·運城論壇上,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續超前對雙方的合作充滿期待。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發言。

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發言。
此次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永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良、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北京物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車規芯片負責人張海玉等行業專家、企業家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形式,共同交流產業綠色發展新機遇、探討產業鏈建設新方向、生態協同新模式。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與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原司長嚴馮敏等共同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家運城工作站揭牌。同時,大運汽車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舉行了簽約儀式,運城經開區與5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同步簽約。

大運集團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舉行簽約。
“通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家運城工作站,運城經開區將持續拓展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依托專家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培育創新型人才,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新技術、新場景、新產品、新模式在運城‘開花結果’,助推新能源領域前沿技術優質項目在運城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推動運城新能源汽車領域高質量發展?!壁w自成表示。
“我們一方面積極發揮院士、專家智庫‘最強大腦’價值,開展交流合作,構建產業創新生態,另一方面圍繞技術研發、整車能效、汽車芯片、數字化場景、產品力賦能等多方面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促進運城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崩m超前表示,該中心將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專項賽成果,以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產業發展中的需求和問題為導向,以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攻關為主要模式,大力促進企業創新需求與高校成果研發轉化深度融合,推動和強化運城新能源汽車“產學研”深度融合。
“通過論壇,在分享新能源汽車最新科技成果,分析行業發展趨勢,挖掘企?!畬>匦隆?,探討運城發展新能源汽車特色路徑,為推動運城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和升級迭代建言獻策的同時,還將會催生出新能源汽車領域新技術、新場景、新產品、新模式,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開拓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工信部科技司原副司長、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會秘書長阮汝祥表示,希望運城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開辟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催化“政產學研用資創”聯動,凸顯聚才引智、企校合作,生態“鏈”接,大力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助推運城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探索構建新能源汽車“運城新模式”。

圓桌論壇現場
碰撞比拼的路演賽
“該軟件使用本團隊所提出的諧振電路統一時域模型及優化設計邏輯,可實現對諧振變換器在復雜任務剖面下的設計精度和性能提升,且可以大幅縮短研發周期,有效地連接了新能源企業與云計算行業的協同發展……”
“躍行科技團隊基于磁耦合諧振式充電技術基礎,致力于研發一款智能調控無線傳感充電系統。這是一款充電速度快、高自動化、精準化、高效率化、無人為操作、減少安全隱患的無線充電系統……”
“隨著自動駕駛時代的來臨,線控底盤技術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正逐步成為企業關注和競爭的焦點。為此,本項目擬開展新一代全矢量線控底盤研究,以實現全向轉向控制……”
在11月29日下午舉行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運城專項賽的路演現場,來自全國高校、中小企業等創新團隊的12支參賽隊伍,以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產業發展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帶著各自的項目展開激烈角逐。

新能源汽車領域專項賽路演現場。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推動高校與企業強化創新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突出作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改革。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方向,也是綠色經濟時代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前沿科技的載體,新能源汽車為半導體、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成為牽引其他產業加速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琛表示,本屆新能源汽車領域運城專項賽,旨在搭建產業交流分享平臺,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和技能創新的高效供需對接和轉化應用,解決行業、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與會嘉賓到大運集團生產車間觀摩。
運城作為此次新能源汽車領域專項賽的決賽承辦地,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中小企業等創新團隊的積極參與,共征集項目130余個,經過線上初篩、專家評審篩選出了12支優秀項目團隊參加決賽,覆蓋汽車卡鉗結構、油缸先進材料、無線傳感充電等方面的項目,不僅為該領域師生團隊、企業專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更為運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匯聚了多項資源要素。
最終,威速電驅團隊、博熠科技團隊、寧鋰新能源團隊、PowerSense團隊和新能源先鋒團隊獲得一等獎。
趙自成表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一批院士、專家、學者建言獻策,一批創新成果得到展示,深度剖析了運城市產業鏈創新發展痛點堵點,破解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技術問題,促進了政校企良性互動,形成了政府、企業、高校的產教研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了區域校企融合發展亮麗名片,必將進一步推動運城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