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01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這樣的農業運行模式聽起來稀奇,卻是新絳縣山西高鵬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生態種養基地的致富法寶。
什么是魚菜共生?該公司總經理李宇鵬解釋,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和水耕栽培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讓魚和蔬菜協同共生。魚菜共生大棚內發生的一切,仿佛一條自然生態鏈——魚兒在魚池中生長,養殖尾水經過過濾,去除魚糞留下營養物質,用于種菜很合適;蔬菜種植的尾水經過消殺后流回魚池,用于養魚不浪費。
“‘魚菜共生’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形成了‘魚肥水-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閉環,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李宇鵬說,這樣的技術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生態共生效應。
魚池內,池水清澈透亮,結群的鱸魚暢游其中;菜畦上,紅綠交錯欲滴,成串的番茄長勢喜人。在該公司的生態種養基地記者了解到,這樣的“魚菜共生”模式,比傳統魚塘養殖節約用水90%,比普通蔬菜大棚節約土地80%。與傳統種養模式相比,該模式不僅能有效節水節肥、減少蟲害、提高魚菜品質,還可以有效提升種養面積和產量,既實現了“一水兩用”“一棚雙收”協同生產,又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目前,我們的產品主要有鱸魚、生菜、芹菜、番茄等。其中,西紅柿相比傳統種植模式可提早30天左右上市;鱸魚養殖周期為6個月,每棚鱸魚收入在12萬元以上。”李宇鵬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快‘魚菜共生’生態種養一體化項目二期建設進度,不斷完善升級系統,擴大種養規模,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新型農業,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一體化項目是新絳縣促進設施農業節本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大力發展新型循環農業模式,因地制宜,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我們將結合區域資源優勢,踐行農業‘特’‘優’戰略,加大支持力度,探索推廣種養循環發展模式,推動資源高效綜合循環利用。”新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劉凱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