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2
記者 邢智軒 見習記者 曹欣怡
編者按 日前,司法部發布《關于表彰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模范人民調解員的決定》,決定授予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等299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授予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街道鐵西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馬文生等999名人民調解員“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其中,永濟市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被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河津市城區街道虎崗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白印俠、芮城縣風陵渡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姚建安、聞喜縣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吉學軍被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本報今日集中刊發我市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的事跡,希望全市廣大人民調解組織、人民調解員學習他們對黨忠誠、胸懷大局、一心為民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們扎根一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們恪盡職守、不辭辛勞、銳意進取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們勇于擔當、公道正派、嚴于律己的優秀品質。
永濟栲栳調委會
普法+調解 “六度”解糾紛
去年,永濟市栲栳鎮的楊某某和吉林省長春市的齊某某因彩禮發生糾紛,雙方爭執不下,發生沖突。隨即,雙方當事人來到永濟市栲栳鎮司法所請求調解,栲栳鎮司法所第一時間指派人民調解員介入調解。經過永濟市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的釋法說理,雙方逐漸放棄對立、敵視的態度,達成調解協議,最終案結事了。
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于2006年,共有4名調解員,其中專職調解員3名。近年來,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曾連續兩年被運城市司法局評為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2022年被永濟市委政法委評為平安建設先進組織。3年來,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矛盾糾紛263起,其中重大疑難糾紛29起,調解成功259起,成功率達到99%,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
在調解工作中,栲栳鎮調解委員會堅持“防調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推動形成“普法+調解”的矛盾糾紛預防機制,把課堂搬到服務現場,讓調解員在普法的過程中發現并化解矛盾糾紛,在調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中實現普法教育,做到普法與調解融合統一,進而提升群眾法律素養,從源頭減少矛盾糾紛。
此外,栲栳鎮調解委員會還探索出一條“以制度為保障,以態度樹形象,以法度為支撐,以廣度全覆蓋,以速度求效應,以滿意度為目標”的“六度”調解新模式,通過制度規范調解員,在調解工作中實現“法、理、情”的融合;要求調解員在“態度”上做到“三不”,即:認真排查不遺漏、熱情接待不怠慢、及時化解不拖延;在“廣度”上做到的“四融入”,即:融入到重點工作、重點人群、重大矛盾和重大活動;在“速度”上做到“三早”,即:矛盾早發現、早預防、早介入,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全力提升人民調解“溫度”。
“我們將以此榮譽為契機,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人民調解工作始終貫穿到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等各項重點工作中去,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以實際行動助推栲栳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栲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姚建安:解難調之事 化難解之仇
今年61歲的芮城縣風陵渡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姚建安,自2001年擔任人民調解員至今已有22個年頭了。22年來,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滿腔熱情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先后成功調解各類矛盾案件21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百余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800萬余元,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風陵渡口的“姚公正”、中條山腳下的“和事佬”。
由于芮城縣風陵渡鎮特殊的地理位置,流動人口常在14萬人以上,社會治安狀況錯綜復雜,矛盾糾紛易發頻發。為了做好調解工作,姚建安主動承擔矛盾調解任務。2015年的跨省醫療糾紛案,姚建安名聞黃河兩岸;2016年的進地通道糾紛案,雙方心悅誠服;2017年的贍養糾紛案,令老者感動流淚,讓晚輩心悅誠服;2018年的意外死亡糾紛案,讓生者滿意,令死者心安;2019年的房屋拆遷糾紛案,他為百姓謀利、為干部解難;2020年的土地糾紛陳年積案,他讓雙方冰釋前嫌;2021年的人身傷害案,他深度剖析,以案釋法,成功化解;2022年的土地相鄰糾紛案,他以理服人,圓滿化解……
由于姚建安在調解工作中,情理交融,法理貫通,且對待群眾態度和藹,不厭其煩,矛盾雙方常對他贊嘆不已。多年來,姚建安收到了50多面錦旗。這些錦旗,是對他調解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的完美詮釋。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姚建安說:“調解工作光憑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道行和法寶’?!痹谝ò驳墓P記里,工工整整抄寫著一些案例和法律條文。只要遇到矛盾糾紛,他就翻出這些案例和法律條文,當場一字不差地念給當事人聽,然后提出調解意見,使矛盾雙方心服口服。22年來,姚建安憑著“道行和法寶”,許多難案、重案迎刃而解。
“我是一名人民調解員,無論矛盾糾紛多難調、多復雜,我都要想方設法解決,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這是姚建安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他的座右銘。
姚建安說:“我今年已經61歲了,作為一名人民調解員,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在這個崗位上待一天,我就要盡職盡責地干一天,繼續當好中條山腳下的‘和事佬’,為和諧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p>
吉學軍:“小案”連民生 民生無小事
走街串巷與百姓拉家常、解心結,行走在田間地頭為群眾普法解惑……吉學軍的日常工作,就是與一些家長里短的瑣碎小事“打交道”?!皠e看我們日常調解的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可都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若小事未及時調解或者處理不當,就極有可能將矛盾激化,上升為涉法涉訴的信訪案件?!奔獙W軍感慨道。
吉學軍是聞喜縣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一名專職調解員。從事人民調解工作9年來,他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作用,成立“吉學軍調解工作室”,先后獲得聞喜縣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山西省人民調解專家庫成員、山西省人民調解協會會員、山西省二級人民調解員、山西省一級人民調解員等榮譽,累計接待來訪群眾57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詢5000余次,受理矛盾糾紛1250余件,調解成功1070余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8000萬余元。
在吉學軍心里,調解工作是一門藝術,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調解員需要掌握“聽、查、勸、防”的調解方法。
“聽”就是仔細傾聽當事人雙方的陳述和辯解。“查”就是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對矛盾糾紛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皠瘛本褪窃诔浞至私鈫栴}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找到解決矛盾糾紛的切入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好矛盾雙方的疏導勸解工作。“防”就是將工作重點從解決矛盾提前至預防糾紛,研究各類矛盾糾紛的特點及發生規律,形成一套有效的解決措施,定期對可能引發矛盾糾紛及群體性事件的苗頭問題進行排查化解,主動提供法律咨詢和講解,不僅要將矛盾化解在源頭,更要從根源上減少矛盾的發生,切實做到預防為主,標本兼治。
這些年,在吉學軍的耐心調解下,許多矛盾糾紛及時化解,更有當事人滿懷感謝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對吉學軍而言,看到矛盾雙方解開心結、握手言和,自己心中滿是成就感。
說起未來,吉學軍地表示:“要時刻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公平公正處理糾紛,將矛盾化解在一線、化解在基層。”
白印俠:調“千家事” 解“萬家愁”
今年50歲的白印俠是河津市城區街道虎崗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一名專職調解員。從事調解工作11年來,白印俠刻苦鉆研、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獲得了一系列成就。2022年3月,他被推選為山西信訪與社會市域治理專家;2022年5月,被評為山西省優秀調解員;2022年11月,被評為山西省一級人民調解員;今年7月,榮獲山西省一二級調解員案例演講賽二等獎。目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印俠調解室”已成為河津市人民調解的一塊“金字招牌”。
基層調解工作復雜、繁瑣,是大家眼中跑斷腿、磨破嘴的苦差事。面對矛盾糾紛日益復雜的新局面,白印俠不斷摸索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結合過去7年的輔警經歷,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法,以“穩、準、狠”的工作作風和“五心”調解原則,成功化解一起起矛盾糾紛,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穩、準、狠”是白印俠探索出的一套調解思路?!胺€”就是在矛盾發生時,先穩住矛盾雙方的情緒,避免矛盾激化;“準”就是在了解事情原委的基礎上,抓準矛盾糾紛癥結,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口,精準化解矛盾;“狠”則是作為人民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不為困難找理由,靈活運用“法、理、情”,解開矛盾雙方心結。與此同時,白印俠在調解工作中始終堅持“五心”原則,以真誠之心為群眾排憂解難、以耐心化解群眾糾紛、以疑心調查事件真相、以公心公正對待雙方當事人、以責任心為矛盾雙方釋法說理,調解“千家事”,解開“萬家愁”。
“調解工作雖然平凡但并不平庸?!卑子b常說?;鶎诱{解,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無論矛盾糾紛大小,白印俠都堅持做好“連心橋”,耐心化解群眾糾紛。
此次獲得“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對白印俠而言,是嘉獎,亦是動力?!拔覍堰@個獎項視為新的起點,繼續保持對調解工作的熱情和執著,不負人民期待,努力做好調解工作,為人民和睦、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卑子b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