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0
記者 孫 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應是人民滿意的城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我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問需于民,圍繞“群眾盼什么,創建就干什么”,讓群眾更滿意。自8月以來,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向全市人民開展創城意見及“金點子”建議征集活動,瞄準創建的難點、痛點,以群眾滿意為最終標準,有的放矢提升和拓展創建成果,確保文明創建常態、長效、常新。
堅持高位推動 強化統籌部署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市始終牢記奮斗目標,始終牢記為民利民的根本,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居住、出行、教育等諸多實際問題,讓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為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文明城市創建要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要引導居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來,共同締造生活美、環境美、鄰里美的文明城市和幸福家園。市委、市政府對創城意見建議征集工作高度重視,以此作為為群眾辦實事的有利契機和有效抓手。
市創建辦多次組織干部職工、志愿者深入社區居民家中入戶調查、上門宣傳,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并向全市廣大市民發布《關于征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意見和建議的公告》,以實際行動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
8月24日,市創建辦在鹽湖區東城街道吉祥社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征集意見建議座談會。社區干部和居民代表、轄區單位代表、沿街門店經營戶代表圍繞公共環境秩序、公共文化服務、社區服務、公共安全、市民素質及其他與創建文明城市有關的方面提建議、出點子。
我市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教育,不斷激發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營造“創建無處不在、文明無時不有”的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市教育局長期堅持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進家庭”“小手拉大手,文明餐桌我踐行”“小手牽大手,文明出行共遵守”“小手拉大手,文明旅游一起走”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和家長共同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行為規范,樹立文明飲食理念,形成健康用餐、節儉用餐、文明用餐好風尚,增強“一老一小”群體的安全防范意識,攜手筑牢安全防線,從而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目標。鹽湖區北城街道御沁園社區,多次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傳播文明理念,努力營造文明的社會環境。北城街道興棉社區利用重要節日節點,組織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有獎問答活動,內容涵蓋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市民素質方面相關知識,倡導廣大市民踐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吸引了眾多社會各界人士和學生積極參與,從創建文明城市大局出發,并結合實際建言獻策,共謀創城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不管是民生工程建設,還是體制機制創新,我市充分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真正把文明城市創建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工程、城市亮麗的風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意見建議293619條,其中意見216653條、“金點子”建議76966條,經梳理匯總后,形成178條共性意見建議。此次活動吸引了中心城區293508人次參與,進一步了解了市民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把群眾的所思所盼融入創建實際,讓人民群眾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體。
傾聽文明“心聲” 破解群眾難題
創城意見建議征集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有關單位始終堅持把主動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并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作為推動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前提條件和重要載體,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宗旨目標,把吸引群眾參與作為文明創建的力量支撐,通過廣泛聽取群眾對創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推動創建工作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有市民反映,中心城區八一市場東口路面常有污水流淌,氣味難聞,影響市容市貌及市民出行。10月20日,市創建辦組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鹽湖區創建辦相關負責人,前往八一市場、東湖農貿市場、市中心醫院等處,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實地了解情況,努力將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滿意清單”。
景鵬波家住鹽湖區東城街道振興莊社區,其孩子在市實驗中學上學,接送孩子時發現學校周邊道路存在一些問題。8月中旬,市創建辦在振興莊社區召開創城工作意見建議征集座談會,景鵬波提出“完善學校周邊道路標線、隔離欄桿等可以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建議。
由此,我市舉一反三,全面梳理,精準發力補短板,以點帶面系統推進,進一步將具體建議、意見轉化成工作思路和舉措,把解決百姓身邊的小事、城市管理的難事作為創城的大事,將創城工作向更細、更小、更深推進,讓群眾的智慧切實為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發揮作用。
“小區垃圾桶現在不臭了,大家再也不用繞道走,小區路面干凈整潔,居民心情更舒暢了。”鹽湖區東城街道吉祥社區居民藺毅峰指著整治干凈的垃圾桶說道。8月24日,在鹽湖區東城街道吉祥社區召開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征集意見建議座談會上,藺毅峰提出小區垃圾桶在垃圾車統一清運時會產生污水,影響社區環境和居民出行。問題提出后,相關職能部門積極行動,增加清掃頻次,及時處理垃圾桶清運產生的污水,為市民營造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群眾廣泛參與,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能常態長效開展的重要依托。我市注重將問題收集在平時、解決在日常,在整改提升中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夯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基礎。同時,多次舉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征集意見座談會,面對面聆聽群眾創城心聲,主動收集群眾對創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全城營造“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推動民聲轉為良策”的良好氛圍。意見建議梳理匯總后,各職能部門積極認領,有關領導第一時間帶隊到實地查看,能整改的現場整改,需要后續整改的明確給出整改方案與時限。其間,市創建辦還召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座談會暨網絡文化沙龍文明運城專場活動,組織職能部門及鹽湖區,現場就市民代表及自媒體代表提出的問題進行答復。
讓群眾唱主角 共享創建成果
一座文明的城市,必然由全體市民擔綱文明的“主角”。文明城市創建,市民群眾既是最廣大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我市通過創新載體和形式,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創建“朋友圈”,形成“人人爭當城市主人翁,個個都為創建作貢獻”的濃厚氛圍。
“現在隨手扔垃圾的人少了,大家都自覺地把垃圾丟進箱內,讓我們的工作輕松不少?!苯眨谥行某菂^南風廣場,剛完成廣場保潔的環衛工人看著干凈整潔的道路和自覺將垃圾、煙頭放入果皮箱的行人,臉上泛起了笑意。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通過創城工作的開展,市民的思想得到了改變,從拒絕清理到親自打掃,從不愿拆除到主動拆掉,從不文明行為到“你好、我幫你”等等,這種變化為我市的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馬路上,闖紅燈的行人少了,機動車禮讓行人的多了;道路邊,亂停亂放車輛的少了,遛狗系繩的多了;公交上,吃東西的少了,讓座的多了;樓道間,“牛皮癬”、雜物少了,自覺維護衛生的人多了……如今,市民們積極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建言獻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運城文明行為條例》、維護公共秩序、踐行社區公共文明,自覺愛護公共環境衛生、生態環境,珍惜自然資源,自覺踐行文明健康生活、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文明行為規范,積極踐行文明理念,做到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道德模范、“運城好人”、“最美環衛工人”、“最美的哥”、“最美外賣小哥”等先進典型不斷涌現,他們用自己的愛心與行動,凝聚各種社會資源要素,統籌各方智慧力量,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能量。
……
走好群眾路線,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模式,全員參與則為城市文明提供了無限的力量源泉。一個城市留給人們的印象,不能僅僅停留在擁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還應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溫馨、舒適和便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能缺少溫度,我市開展的創城意見及“金點子”建議征集活動,成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金鑰匙”,這既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內在要求,也是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激發創城內在動力的應有之義。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市將不斷提升城市綜合影響力,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匯總各方力量,為群眾辦好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題,引導群眾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