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電商生態體系

——專訪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潤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04

記者 韓維元

記者:王縣長,您好!請您先談談稷山縣鄉村e鎮培育項目目前的整體進展情況。

王潤:稷山縣鄉村e鎮培育項目自2022年9月被確定以來,在省、市商務部門的協調指導下,于2023年5月完成招標,7月接受省中期評價驗收。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其他職能監管部門為成員的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在深入電商服務中心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鄉村e鎮建設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確保鄉村e鎮規培育工作的有序推進。

一是圍繞培育鄉村e鎮工作開展了相關建設,包括對我縣涉及的工業品、農業品等主導產業,并對電商基礎、從業人員狀況和物流現狀進行全面摸底,健全組織機構。二是制訂了《稷峰鎮鄉村e鎮項目實施方案》,以確保項目規范實施。

同時,我們圍繞鄉村e鎮項目建設28項約束性指標和11項期望性指標,倒排工期,逐項細化落實,確保12月底全面完成。一是建立健全鄉村e鎮項目各項規章制度。編制出臺了《稷山縣培育鄉村e鎮項目驗收辦法》《稷山縣鄉村e鎮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范和運營機制》《稷山縣鄉村e鎮“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等13份文件,推動鄉村e鎮建設有據可依。二是開展主導產業集中調研。深入稷山主導產業企業開展調研,送政策送服務,編寫完成主導產業項目實施方案、產業鏈打造方案、產品深加工規劃方案、運營方案等。三是設立鄉村e鎮專欄。在政府網站設立鄉村e鎮專欄,定期發布工作動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記者:王縣長,稷山縣鄉村e鎮培育工作下一步都有哪些規劃?

王潤:一是培育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培育最具核心競爭力的超硬材料、雞蛋、板棗等特色主導產業。積極開展產品升級和新品研發,使產品更有發展潛力。對接多種線上線下渠道,提升產品銷量,減少流通環節阻礙,增加企業盈利及就業崗位,帶動人均增收,讓稷山縣特色產品銷出去,在鄉村e鎮內形成電商發展的良好生態。

二是培育引進電子商務企業。積極與電商企業引進對接,目前已與運城市中農樂果業專業合作聯合社、太原農合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電商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我們還將在線上平臺開設稷山農產品特色館,作為本地特色產品對外輸出的官方窗口,上架當地特色農產品,挑選本地輕工業品、農副產品入駐具有山西省農業廳背書的“山西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大型線上農產品特色店鋪,目前處于引流測款選品階段,店鋪初步開始運營。

三是發展跨境電商。完成跨境電商培訓服務體系搭建,編寫完成跨境電商平臺調研報告,在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規劃跨境電商培訓基地,引進跨境電商企業,開展跨境培訓,為本地跨境電商發展打好根基。

四是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秉承將“稷山四寶”打造成為具有山西代表性的組合型區域公用品牌的理念,建立區域公用品牌矩陣。組建專業電商品牌服務團隊,初步確定稷山板棗、稷山餅子、稷山雞蛋、稷山麻花、翟店紙箱等10款本地輕工業產品、農副產品的數據調研分析報告,制定并出臺《稷山縣鄉村e鎮項目區域公共品牌運行管理辦法及制度》。

五是培育鄉村e鎮商業帶頭人。在公共服務中心設立“稷山縣電商產業培訓孵化中心”,占地面積約為120平方米,編寫完成電子商務營銷培訓方案及電商人員培訓方案,引入電商培訓機構,收集并建立本地網紅數據庫,同時完成制定網紅學員孵化機制,為后期網紅培育奠定基礎。

六是健全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稷山縣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使用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規劃鄉村e鎮直播間5個。目前,主體建設和一、二樓基礎裝修已完成,升級改造的效果圖、施工圖已完成,正處于施工裝修狀態中,各功能分區規劃、公共服務平臺、電商產品展示中心平面圖設計均已完成,正與企業溝通產品入駐事宜。

七是打造稷山縣鄉村e鎮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建立完善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范和運營機制,對物流配送中心園區內的物流分揀設施、運輸設備施行改造,推動物流快遞統倉共配,實行統一入庫、統一分揀、分類倉儲、統一出庫的管理模式。鼓勵物流企業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搭建縣級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倉儲、物流配送、信息中心,配備物流配送車輛和物流配送公共信息交換系統,提供車貨交易、定位跟蹤、通用物流軟件托管、政策信息發布等服務,實現縣內物流配送網絡的信息共享。

八是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與電商研發機構、金融機構、通訊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為鄉村e鎮培育提供研發、金融、通信服務。通過一系列項目實施推進舉措,2023年底前建成以“稷山四寶”及超硬材料產業為基礎、以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為核心、以配套服務為支撐,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互聯網應用明顯的特色產業電商小鎮空間平臺。推動產業主體、電商、金融、人才、技術、文旅、物流、創新、配套等要素科學聚集發展,形成“產業+電商+配套”的可持續發展的電商生態體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