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0-12
本報記者 付 炎
安全連著經濟、連著民心,保安全就是保發展、保民生。今年5月,國務院安委會部署在全國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全面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隱患,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號令一出,動若風發。我市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要點、安排部署任務。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精心研究、細致謀劃、嚴密組織、扎實推進,確保專項行動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在動員部署和排查整治階段,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堅持把專項行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專項行動領導組,由黨政“一把手”和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高位推進實施。市委、市政府先后5次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和全市安全工作會議等進行研究部署,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專題學習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和山西省56條具體舉措53次,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帶頭深入企業督導調研330次、宣講解讀行動方案712次。
重槌敲響鼓,快馬再加鞭。在市安委會統一指揮下,9個重點牽頭部門制定印發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城市管理、文化和旅游、生態環境等7個部門明確了城鎮燃氣、文化旅游、危險廢物、養老福利機構、校園和餐飲行業領域專項整治重點事項。市安委辦牽頭,指導16個重點行業監管部門結合本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對938名來自市縣兩級的監管執法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并強力推動企業嚴格落實隱患排查主體責任和“五個帶頭”要求,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改。
確保安全生產,根本在責任,關鍵在落實。
近年來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的稷山縣在專項行動啟動之初,便出臺了安全生產“政十條”“企十條”,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在“政十條”中,該縣提到健全一套監管責任體系、建立一項審批推送機制、聘請一支常駐專家隊伍、形成一套聯合執法機制等;在“企十條”中,該縣要求企業做到壓實安全第一責任、依法配備安全總監、建立獎懲舉報機制、強化崗前教育培訓等,體現了該縣堅決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實抓細抓到末端的信心和決心,更重要的是為監管部門和企業樹牢底線思維、抓實安全生產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為全省新型工業崛起縣,臨猗縣以開展專項行動為契機,聚焦行業重點制定“體檢套餐”,組織專家團隊編制了十余個行業“教科書”式的安全風險隱患檢查表,涉及檢查內容360余項,有效解決了企業人員不會檢查和發現不了問題隱患的瓶頸問題;精準研判風險“開具益方”,充分發揮安委辦綜合監管職能,抽調專人對18個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點進行走訪調研,形成風險分析報告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防范措施;組織專家入企服務“問診號脈”,聘請國內行業專家、省市級知名專家和本土專家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解剖式”安全體檢,并通過以師帶徒、以老帶新、以大帶小等方式,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形成了以查促學、互助互進的監管機制。
稷山、臨猗的有益探索,是各縣(市、區)和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機制、確保專項行動有序開展的縮影。而在市級層面,有用、管用的舉措也在實踐中逐步得到驗證和推廣。
市安委辦堅持將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與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行業領域重點專項整治工作統籌推進實施,并建立了五項工作機制:一是賬單管理、掛圖作戰。市安委辦建立總體任務清單,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各級各部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建立隱患排查整改清單,動態清零;建立重大事故掛牌督辦清單,限期銷號。二是定期調度、排名通報。市安委辦每月對各地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一次會議調度,每季度對各級各部門開展情況進行一次排名通報;16個重點行業監管部門每月對本行業領域專項行動進行一次分析研判和調度推進,并形成會議紀要報市安委辦備案。三是執法檢查、公開曝光。市級行業監管部門對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專項整治重點事項清單,嚴密組織開展行業領域執法檢查,并在各類媒體平臺對督導檢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四是舉報獎勵、警示約談。對《運城市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辦法》進行了修訂,重點對匿名舉報獎勵“三專聯鎖”兌現工作進行了明確;在各級主流媒體發布公告,鼓勵社會各界舉報重大事故隱患、生產安全事故線索,發動全員參與。五是督導巡查、目標考核。市安委辦派出的7個綜合督導組,每月至少對包聯縣(市、區)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1次專項督導,并將專項行動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內容進行打分排名。
據統計,排查整治階段,全市企業自查共發現重大事故隱患369個,均按照要求開展整改;部門抽查檢查企業6438家(次),巡查檢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84個,全部進行掛牌督辦;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一案雙罰”11次,行政處罰497.14萬元。
督導的關鍵在于指導。
前不久,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專家組深入新絳縣洞峪石料有限責任公司、萬榮萬安石料有限公司等7家非煤礦山資源整合企業生產一線,認真檢查了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對發現的相關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專家組成員現場開展培訓,為企業負責人和職工宣傳政策要求、講解安全技能,并耐心答疑解惑,讓一次檢查起到督促整改、業務培訓雙重作用,避免了多次入企影響企業生產進度,受到企業的稱贊和歡迎。
事實上,我市各級各部門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的原則,在抓好安全生產督導工作的同時主動靠前服務。市安委辦5月在運城日報、運城市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公布了全市7家具有電焊等特殊作業培訓考試資質的專業機構,同時對持有焊工證等特種作業資格證的人員名單建立數據庫,在市縣兩級主流媒體發布公告,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在數據庫中聘用具有資質人員從事電焊等動火特殊作業。同時,聘請國家級、省級專家,發揮市級各行業領域專家庫支撐作用,先后對煤礦、危化、冶金工貿、建筑、燃氣等重點領域1166家重點企業開展幫扶指導,協助企業開展風險評估、隱患治理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有效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目前,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重點已經轉為精準執法階段。市安委辦采取周調度月匯總、綜合督導檢查、異地執法檢查、“開小灶”督辦、曝光警示、通報約談等6個辦法推進相關工作走深走實。特別是針對個別縣(市、區)存在的突出問題,市安委辦向6個市級行業主管部門下發開展執法督導檢查的通知,組織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以“開小灶”的方式進行幫扶指導,切實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提升問題查找高度、增加行政處罰強度。同時,采取檢查診斷、行政處罰、整改復查等閉環執法措施,切實鞏固和拓展專項行動成效。
市安委辦主任、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李曉軍表示,安全源于長期警惕,事故出于瞬間麻痹。市安委辦將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安”字在心、“嚴”字當頭,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抓好專項行動,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