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春華秋實“種”成長

——聞喜縣教育系統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探訪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9

文/本報記者 李宏偉 圖/本報記者 閆 鑫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近日,聞喜縣河底中心校西郭小學學生在該校勞動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同學們,今天咱們在田野里上一堂勞動實踐課,秋天到了,春天咱們種的玉米成熟了,收玉米嘍……”“好!”同學們齊聲回答道。在聞喜縣河底中心校西郭小學校門口的勞動實踐基地,代課教師李平申帶領孩子們收玉米,開展勞動實踐課。

新學期伊始,聞喜縣各學校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課,許多學校將勞動教育課作為“開學第一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關于勞動的傳統文化知識,厚植成長基因;在實踐課上,孩子們揮汗勞動,體驗勞動的辛苦,在汗水與歡笑中開啟校園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勞動教育是育人之根。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聞喜縣教育系統努力探索課程化、體系化的勞動教育樣態,讓勞動教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特色,成為學校教育新的亮點,為區域教育發展注入了活力,為聞喜縣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特色勞動課——

讓孩子在大自然里成長

秋陽高照,萬里無云,勞動現場熱火朝天。這是聞喜縣東鎮中心校裴村小學開展的勞動實踐活動的一個場景——在勞動試驗田里,孩子們正在進行摘玉米、挖紅薯、摘南瓜等秋收活動,這些累累的碩果是孩子們勞動實踐的成果,在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勞動帶來的美味。

為了上好勞動課,裴村小學在校園內開辟了6塊勞動試驗田,總面積約1.6畝,分別分給了1至6年級師生,班班都有實驗勞動基地,今年分別種植了花生、小麥、玉米、蘿卜、豆角、北瓜、白菜、冬瓜、大蔥等農作物。經過師生的除草、施肥、澆水、滅蟲等精心管理,到了成熟的季節,可謂是碩果累累。通過全校師生的辛勤勞動,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又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并從中體會到勞動的快樂,享受收獲的喜悅。

東鎮中心校校長常紅保說,東鎮中心校裴村小學開設勞動教育課程,以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技能,使學生掌握勞動方法,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為目標,讓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理念。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在勞動中成長。

“勞動實踐基地共分三大區域,包括果園區、瓜園區、蔬菜區,含18個獨立種植單元,一至六年級每個班級一個種植單元。”西郭小學校長王惠生說,在勞動基地里,主要采用“高稈與低稈結合、草本和木本結合、觀賞與教學結合”的種植模式,實行“分層管理、全員參與、成果共享”的管理理念,保障學生“種植、管理、收獲、出售”全環節的過程參與。從根本上,實現了書本與實物印證、理論與實踐結合,達到勞逸結合的教育目的。

目前勞動課已成為西郭小學校本課程之一。該校積極回歸教育本真,做到“五育并舉”,大力加強勞動教育,創新勞動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實效,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具備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為其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良好基礎。

近年來,聞喜縣各學校開好開足勞動課,或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或請非遺項目入校園,讓學生在躬身稼穡與體驗民俗之間,感受生活味、煙火氣。各學校還通過開展家校合作,讓家長共擔家務的言傳身教,營造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家風家教。該縣通過聯通書本與現實、學校與社會的紐帶,把勞動課牢固地嵌入學校的教育教學體系中,讓孩子們在大自然的勞動中得到鍛煉,在實踐中得到了成長,實現了教學相長、立德樹人的目的。

上好勞動課——

在教育融合上做好文章

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尊重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素質,這是聞喜教育人開展勞動教育的初衷。在實踐中,聞喜縣結合學校的地域特色,利用實際校情做好勞動教育的大文章,從而形成了亮點紛呈、特色鮮明的勞動教育品牌。

“以前,從沒有想到學校能夠擁有一片15畝的勞動實踐基地,這給學校勞動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一談起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王惠生臉上洋溢著幸福之感。

王惠生告訴記者,學校在實踐基地勞動上,著力將田間勞動與其他教育協同融合,如將勞動教育與清廉文化相結合,讓孩子們在懂得勞動光榮的同時,又懂得崇廉尚德的意義;語文學科,引導學生了解有關農業生產活動的二十四節氣;數學學科,在勞動過程中設計數學問題,拉近與數學的距離;美術學科,開展色彩配置的差異化種植方式,勞動之中滲透美育;烹飪課程,以班級責任田的勞動成果為原材料,學會烹飪一道道獨具特色的菜品;農耕文化課,了解古今勞動工具的演變歷史,動手體驗碾子加工玉米面的過程,培養學生知農、愛農、興農的家國情懷;道德與法治學科,在一次次的流汗出力中,真正懂得勞動者的偉大。同時,學校還對接具體學科與日常生產生活,強化了學生動手、創造和應用能力的重視,使學科教學從智育的單維發展邁向勞心與勞力、智力與體力、動腦與動手的平衡統一。目前勞動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的特色。

“今天,我們采摘杜仲葉子,學會制作杜仲茶。”“我知道了杜仲茶的來歷。”……開學第一天,聞喜縣郭家莊中心校組織學生來到了位于峨嵋嶺上的杜仲產業農場實踐基地,開展研學活動。孩子們戴著帽子,挎著籃子,一邊將采摘好的茶葉放入籃子中,一邊高興地說著。

據悉,為了加強學生課外實踐活動,聞喜縣將校內學習和校外研學實踐相融合,讓學生在研學中增強見識,在勞動中增強素養,縣教育局積極和校外農林企業合作,打造適合孩子們實踐和研學的基地,目前杜仲產業農場占地5萬畝,已經發展成為集課程教育、勞動實踐活動為一體的研學實踐基地,該基地將生活整理區、手工制作區、農作物釆挖區、農具體驗區、休閑區等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各種勞動實踐和研學拓展活動。今年,該農場被聞喜縣教育局授予“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稱號。

踐行素質教育——

在全面發展上提升素養

為深入貫徹《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扎實推進《聞喜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近年來,聞喜縣教育局多渠道拓展實踐場所,建設學生綜合實踐基地,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的需求,努力提高綜合育人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時代少年。

深入落實勞動教育,順應勞動育人的時代要求。在積極踐行勞動教育的實踐中,聞喜縣教育局制訂《聞喜縣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行動方案》,加強課程資源開發和實踐基地建設,配齊98名學校勞動教育教師,明確學校勞動、家務勞動和社區服務三個勞動清單,創建申報“九九慢城”杜仲產業農場和“向南山”研學拓展基地兩個市級勞動實踐基地。從初中階段起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生涯教育,把生涯規劃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在職業中學強化勞動技能培訓與工匠精神教育,24名學生在山西省第十六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勞動課題研究,省級課題“勞動實踐促進幼兒勞動品質發展”順利開題,貫穿各階段的全員參與的勞動教育理念正在形成。

聞喜縣教育局副局長魯新慶說,在實踐中,聞喜縣還大力開展研學實踐活動,發揮地域文化育人功能,制定《裴氏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實施計劃》,以禮元中心校為基地校,輻射帶動全縣學校,開展“裴氏家風家教進校園”主題研學實踐。立足陳家莊等革命教育基地,通過徒步遠足、遺址參觀、文明祭掃、故事講述等方式,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組織先進企業文化研學,師生走進建龍、銀光等工廠車間,進入衛嫂花饃基地、上鎮雙喜門等標志性場所,厚植熱愛聞喜的鄉土情懷。組織“走讀華夏,研學山西”主題夏令營,“與牛奶零距離”、解鎖喬家大院、探索植物奧秘,開啟省、市、縣聯合聯動研學新模式。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聞喜縣教育系統努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切實將激情和干勁匯聚到全方位推進聞喜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聞喜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柴宏曉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