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9
本報訊(記者 范 娜 郭 華)9月26日、27日,農業農村部在我市召開全國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要穩定隊伍、提升素質、回歸主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同時,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重要講話精神。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興旺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楊勤榮,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周云龍,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京民出席會議。市領導儲祥好、孫鵬程、孫中全、王平安參加會議或觀摩。
會議指出,自1951年我國首先在東北、華北試辦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農技推廣體系以來,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始終堅持扎根生產一線,宣傳強農惠農政策,推廣先進適用品種技術,反映基層實際需求,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始終與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三農”事業發展全局“同呼吸、共命運”,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會議強調,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形勢新要求,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農技推廣面臨的新定位新任務,保持一支50萬人左右的公益性農技推廣基本隊伍,確保履職充分、服務到位、作用有效發揮。同時,打通社會化、市場化推廣服務協同渠道,構建以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為主體,以科研院校等社會化服務力量和以新型經營主體、科技服務企業等市場化服務力量為重要支撐的“一體兩翼”新型農技推廣服務網絡。
會議要求,要主動作為、因地制宜,聯合相關部門出臺“定向招生、定制培養、定向就業”進人機制,以及“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職稱評聘制度,推動設立基層農技推廣條件建設工程,筑牢公益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主體地位。要大力推廣“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團”“科技合伙人”等服務模式,逐步擴大協同推廣計劃實施范圍,強化科研院校、農技推廣機構的貫通協作,探索新模式集聚社會化服務新動能。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建立農業產業聯盟等多方深度融合的共贏機制,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勵保障、服務監管等長效機制,構建起、維護好支撐推動市場化服務的生態環境。
參會代表觀摩了黃汾百萬畝糧食優質高產高效生產基地、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業科技服務企業。農業農村部、教育部及相關司局,各省農業農村廳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的18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