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稷山“四苗行動”呵護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茁壯成長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2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郭新田

省委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是推動人才“源頭活水”注入基層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稷山縣大力實施“管苗”“育苗”“用苗”“留苗”行動,積極探索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日常管理和使用路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鍛造一支沉得下、能干事、留得住、能管用的青年骨干力量。

“三級分責”重“管苗”

奏響齊抓共管“大合唱”

稷山縣出臺了《稷山縣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管理辦法(試行)》,構建“縣委組織部+鄉鎮黨委+村(社區)”三級責任體系,明確職責定位,壓實管理責任。

根據安排,縣委組織部統一領導全縣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的管理、教育、培養、考核等相關工作;鄉鎮黨委負責對轄內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動態考核和工作指導;村(社區)黨組織通過交任務、壓擔子、給舞臺,實現“在使用中培養、在培養中使用”的良性循環,助其扎根一線、盡快成長。

“三策聯動”抓“育苗”

鍛造事業發展“生力軍”

下好理論武裝“先手棋”。稷山縣以實施“雛雁騰飛工程”為依托,為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量身定做“七種能力”成長禮包和建立“一人一冊”成長檔案,圍繞鄉村振興難題、數字鄉村建設舉辦“后稷講壇”專題培訓兩期,采用“五學五講一討論”方式舉辦青年干部大講堂4期,各鄉鎮組織開展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63次,為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順利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找準言傳身教“領路人”。該縣建立“3+1”結對幫帶工作機制,讓鄉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傳”經驗、“幫”工作、“帶”作風,迅速幫助其了解基層、適應基層、服務基層。

搭建成長成才“新載體”。該縣嚴格落實市委組織部“一月一主題”工作要求,先后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我是家鄉代言人”“我為‘稷馬’作貢獻”“‘七一’主題晚會”“摸村情、訪民意”4次實踐活動,通過一線鍛煉、風采展示,鼓勵引導青年干部投身家鄉“大局”、服務家鄉“大事”、共迎家鄉“大考”。

“三措并舉”強“用苗”

搭建一線磨礪“練兵場”

明確規定動作。根據相關要求,稷山縣委組織部下發了《關于在全縣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中開展“六個一”活動的通知》,通過壓擔子、定任務,推動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盡快融入基層、了解村情、服務群眾,他們先后走訪入戶1584次,為民辦實事71件,形成綜合情況報告194份。

投身實戰歷練。該縣堅持量才施用,結合到村(社區)工作者成長檔案、專業特長等,積極搭建歷練平臺,鼓勵他們帶頭宣講政策法規、帶頭培育富民產業、帶頭參與信訪維穩,培養其處置復雜問題、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細化考核內容。該縣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科學細化考核內容,采取村黨支部打分、黨委評分、群眾審分、公開亮分的方式,全面考核德、能、勤、績、廉、學6個方面,將考核結果作為轉正設崗、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著力激發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內在動力。

“三心聚力”促“留苗”

激活干事創業“動力源”

配套服務“舒心”。稷山縣全面改善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工作條件,做到“有場所、有床鋪、有桌椅”,配備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真正讓其撲下身、扎下根、放下心,扎實開展工作。

關心關愛“暖心”。該縣每周組織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召開工作例會,每月開展一次談心談話,了解掌握其在村(社區)工作和生活情況,對其思想、作風狀況及時“把脈問診”,幫助解決工作生活的困難和問題。

政策激勵“用心”。該縣健全完善到村(社區)任職大學生重點管理和跟蹤培養機制,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先吸收入黨,優先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同時將政治過硬、議事能力強的優先作為“兩代表一委員”推薦人選,切實將各項激勵措施落到實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