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運城時空>

深入實施五大行動 加快構建體現運城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0

李曉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市委五屆五次全會對全市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核心任務作出了部署,強調要深入實施產業轉型五大行動,奮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緊緊圍繞產業做文章,把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核心任務?,F代化產業體系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現代化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我市要立足自身稟賦特點和戰略定位,找準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發展,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因地制宜構建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體現運城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我市工業產品種類眾多,工業門類相對齊全,以鋼鐵、焦化、冶金、化工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產值占的工業比重較大,要積極探索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新路徑。一是以新稷河聞工業轉型發展區為主戰場,強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迭代升級。二是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投入,加快打造新型鋁鎂合金產業基地、精品鋼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三是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化改造,支持企業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園區,培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四是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建設,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有序利用地熱資源,爭取垣曲二期抽水蓄能電站、絳縣抽水蓄能電站等早日開工,實現“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建設綠色節能示范區、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智慧能源網聯區和清潔利用先行區。

實施戰新產業培育壯大行動。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對我市而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乎市域經濟發展的未來。目前,我市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現代醫藥和大健康等產業已初具規模、成形成勢,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布局、上規模、提水平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一是深入實施“415”十大工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二是重點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現代醫藥和大健康、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聚合要素、完善鏈條,實現融合集群發展。三是超前布局和發展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和人工智能、光電科技等數字產業,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四是完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引導支持企業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產品,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更多產業產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供應鏈中高端環節,不斷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實施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行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程度決定著農業的增值程度。目前,我市農產品產業鏈條不長,農業產值不高。但我市農業條件得天獨厚,是蘋果等水果黃金生產帶、黃淮海小麥和玉米生長優勢區、黃土高原蔬菜生產優勢區。要立足運城實際,大力推進農副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向精深加工發展。一是聚焦“果品蔬菜、飲品釀品、主食糕點、藥材藥品、肉蛋制品”五大產業集群,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頭銷尾”為抓手,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品牌影響力、產業競爭力。二是設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貸款擔保基金,培育引進一批大型龍頭企業。聚焦“四個農業”目標,推動農業“特”“優”發展。三是緊盯種子和耕地兩大要害,以建設黃汾百萬畝糧食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為牽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四是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廣“運城面粉”“運城蘋果”“運城蔬菜”三大品牌。

實施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行動。文化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我市文旅資源稟賦突出,文化遺產遺存數量巨大,關公文化影響深遠,黃河文化資源眾多,開發潛力巨大。一是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牽引,深入實施文旅融合“雙十工程”,建設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擦亮“關公、鹽湖、黃河”三大金字招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二是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支持傳統消費設施更新改造,鼓勵商貿企業連鎖發展。三是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營銷、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家政、信息等生活性服務業及數字消費、無接觸消費等新業態,促進商業、文化、旅游、體育、健康等消費跨界融合,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

實施數字賦能加速推進行動。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是新時期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全面深度融合發展。目前,我市數字賦能勢頭良好,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5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27家、試點企業7家,省級智能制造標桿項目8個。要積極搶抓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這一重大機遇,著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加快數字運城建設。一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核心產業,支持電子商務、網絡貨運、生活服務等平臺建設,創建省級數字經濟園區。二是啟動“燈塔工廠”創建行動,加快建設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移動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制造業、能源、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改造,建設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三是積極拓展數字融合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發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

牢記囑托闖新路,感恩奮進建新功。運城轉型發展正處于重要窗口期,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加快構建體現運城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全市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路徑。全市上下必須解放思想、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勇毅前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搶抓轉型發展機遇,狠抓工作落實,錨定“兩個基本實現”奮斗目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篇章。

      (作者單位:市委黨校)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