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01
記者 裴旭薇 見習記者 王月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來,聞喜縣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持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政策支持,促進供需匹配,打造智慧服務平臺,做強勞務品牌,將就業服務延伸至基層“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用力穩就業保民生,全縣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2022年,聞喜縣被省人社廳評選為全省就業工作先進縣。
平臺建起來——
等活不再“站馬路”
“我想找份叉車工的工作,短工、長工都可以,在聞喜縣范圍內就行。”8月25日上午,張聞弼來到離家不遠的聞喜縣零工市場,向工作人員說明求職意向,并進行了求職登記。“技術工人比較吃香,有工作經驗就更好找了,有合適的崗位我們第一時間通知您。”零工市場工作人員告訴張聞弼。
28歲的張聞弼有7年開叉車經驗,今年5月,他從上海返回家鄉聞喜縣。打算在家鄉工作和生活的他上個月參加了縣人社局組織的15天的電子商務培訓,學會了視頻剪輯和制作,經過3個多月的鉆研,他已經可以在網上接一些小的視頻剪輯單子,而且自己也通過拍攝短視頻吸引了一些流量。當天,在聞喜縣零工市場,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關注了“聞喜就業”就業服務小程序,并被告知今后通過手機就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在零工市場找活非常方便,環境、服務都很好,關鍵是政府組織的,咱也放心。”張聞弼笑著說。
聞喜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康篤臣告訴記者,聞喜縣零工市場和縣城原先一處較大的“馬路市場”距離僅有50米。去年,投資30余萬元的零工市場建起來后,零工們逐漸告別“馬路市場”,除了求職外,天氣熱的時候大家也會到零工市場休息室喝水、看電視、給手機充電等。為了向零工提供更好的服務,聞喜縣零工市場在全市率先啟動運營了零工食堂,為零工和附近的戶外勞動者提供實惠又可口的一日三餐。每到飯點,零工餐廳常常是一座難求。零工們紛紛夸贊零工市場真是辦到了他們心坎上。
同時,聞喜縣零工市場還打造了標準化直播帶崗及遠程面試室,為企業和各類求職者搭建了更寬闊、更便捷、更高效的人才招聘服務平臺。今年6月,聞喜縣在線下零工市場的基礎上,推出了線上求職平臺“聞喜就業”小程序。在這個小程序上,求職者和用工方只需要登記自己的信息,就可以通過大數據快速實現崗位匹配,實現“足不出戶”通過一部手機精準務工。目前,該平臺共注冊求職者400余人,收集招聘信息300余條,提供崗位2800余個,對接成功率達30%。
“靈活就業人員求職季節性強,臨時工或小時工較多,更需要快捷高效的求職通道。”康篤臣表示,通過線下零工市場和線上就業服務小程序兩個平臺,實現后臺信息共享,讓“馬路零工”待工有場所、干活有去處、找活更便捷。
服務沉下去——
崗位送到“家門口”
近日,家住聞喜縣苗圃社區的張麗萍通過聞喜縣社區就業服務智慧平臺就近找到了一份餐廳服務員的工作,這讓她喜出望外。“這個飯店離我家只有兩公里多的路程,但我不知道店里招人,通過咱們社區平臺找到家門口的工作,福利待遇和工作時間也比較滿意,既能照顧家里又不耽誤掙錢,這個平臺真是太方便了。”張麗萍說。

8月25日,居民在聞喜縣苗圃社區公共就業服務窗口咨詢就業政策。記者 陳方斌 攝
張麗萍今年40歲,不久前,她在小區微信群看到社區人員推送的要求居民注冊“聞喜縣社區就業服務智慧平臺”的消息,便立即進行了注冊登記,并通過平臺顯示的就業距離、崗位需求、工資待遇等信息,她聯系到如今的這家飯店,沒想到面試也順利通過了,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她就正式上崗了。
張麗萍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得益于聞喜縣不斷完善的基層就業服務網絡。2022年,聞喜縣就業服務中心在全縣12個鄉鎮和17個社區掛牌成立了基層就業服務站,并做到了“六到位”:站牌懸掛到位、職責明確到位、人員配備到位、經費撥付到位、政策統一到位、管理服務到位,補齊了該縣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三無”的工作短板,也讓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和服務得以向基層延伸,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7月,該縣在基層服務站探索建立聞喜縣社區就業服務智慧平臺。連日來,苗圃社區就業服務站負責人郭武誠在上傳登記轄區450戶商戶的用工信息后,又忙著登記完善居民求職信息,目的是全面掌握社區有勞動能力和有就業意愿的各類人員的就業基本情況,并上傳至社區就業服務智慧平臺。
“一方面廣泛宣傳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通過調查摸底,將其中的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穩定性差的人員等納入重點幫扶對象,建立臺賬、跟蹤服務,精準開展就業幫扶活動。”郭武誠告訴記者,近年來,苗圃社區將就業再就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服務居民、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抓手,并在社區綜合服務大廳設立公共就業服務窗口。今年1月至5月,該社區先后推薦轄區20余家中小微企業、200余名有就業意愿人員參加了縣里的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53人;共為423名有就業意向人員提供了就業幫扶,提供政策咨詢1500余次;共辦理享受社保補貼17人、創業貼息貸款19人、參加就業見習崗位16人,增強了重點人群的就業創業信心,真正做到就業政策家喻戶曉。
“以苗圃社區為代表,我們依托基層網格化平臺,創新工作舉措,狠抓政策落實,提供精準的就業幫扶,把崗位和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康篤臣表示,今年,聞喜縣還對29個就業服務站負責人和200余名社區(村)就業服務聯絡員進行了統一的業務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基層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著力推進縣鄉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
體系多維度——
就業創業“兩相宜”
8月25日,山西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陳怡蓉在聞喜縣就業服務中心服務窗口辦理檔案受理相關業務時得知,可以在這里同時填寫自己的就業意向,并根據需要推薦相應的工作崗位;如果有創業的打算,可以申請創業創新貼息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及場地租賃補貼等。“我自己打算備考公務員,但我有個朋友打算創業,我可以把這些優惠政策的宣傳冊帶給他。”陳怡蓉表示。

聞喜縣大學生在辦理檔案相關業務。記者 陳方斌 攝
大學生“檔案受理、求職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四項業務同步、一個窗口辦理、“一條龍”服務,實現就業創業服務“零距離”和“全方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就是聞喜縣建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四同步”工作機制,該項工作曾榮獲山西省就業服務局2020年就業服務項目二等獎,被國家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委員會授予優秀就業服務項目三等獎。
同時,該縣健全完善了大學生就業服務臺賬,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對歷年來辦理檔案托管手續的高校畢業生逐一進行跟蹤回訪,詳細了解他們的就業、生活狀況,認真登記、答復他們的各種訴求,對有就業意愿的大學生要至少提供3次職業介紹服務。特別是對就業困難大學生在就業創業方面遇到的疑惑和存在的困難,進行“心連心”關愛、“點對點”服務,深得社會各界和大學生們的好評。
目前,該縣共托管大學生檔案16000余份,提供職業介紹服務2500余次,辦理求職登記756人,實施就業指導240人,介紹成功就業193人,受理檔案存放轉移、社保繳納、創業貸款、人才引進等各類政策咨詢30余項2000余人次。
近年來,聞喜縣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搭平臺、強服務、促發展”的職能作用,開展了一系列人力資源招聘服務活動,搭建供需平臺,擴大公共就業服務供給,并打造“聞喜縣云人才市場”,讓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不斷線。同時,該縣健全創業扶持體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今年,該縣成功舉辦了第六屆青年創業大賽,其中8個優秀創業項目在山西省星火創業項目大賽運城市初賽中獲得了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在山西省第十屆星火項目創業大賽中,該縣選送的6個優秀創業項目有4個晉級決賽,最終,任誠意煮餅項目和竹桂坊中藥養生烘焙項目均獲得三等獎。此次大賽中,該縣參賽項目和獲獎數量均居全市第一,也是該縣歷年來參賽項目最多、獲獎項目最多、獲得獎補資金最多的一年。
此外,該縣不斷強化創業基地建設,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拓展基地服務功能,幫扶大學生、返鄉農民工、有志青年等實現創新創業。2021年,聞喜縣創業孵化基地被評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入駐創業實體228戶,帶動就業868人。去年以來,該縣累計發放創新創業貼息貸款159戶1556.5萬元,貼息92.97萬元,累計帶動就業477人;落實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創業補貼4人1.8萬元,帶動就業18人,落實創業場地租賃補貼4人1萬元。
培訓專業化——
打造就業“金名片”
近日,聞喜縣人社局聯合山西衛嫂食品有限公司,舉辦今年第8期“聞喜花饃”培訓班,60多名學員齊聚一堂,聆聽專業老師的講課。至此,該縣今年的“聞喜花饃”勞務品牌已累計培訓400多名學員,實現技能就業300人左右。

山西衛嫂食品有限公司花饃藝人在制作面塑插花。記者 陳方斌 攝
8月25日,在聞喜縣山西衛嫂食品有限公司,60歲的花饃藝人張瑞霞認真地捏著花饃,在她的一番精心創作下,各種面塑的水果、插花栩栩如生、鮮艷欲滴,極具藝術性,讓人賞心悅目。“我去年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培訓班后,就在這里上班了,在老師教的內容的基礎上,自己也進行一些創作,看著這些作品,我也很有成就感。”張瑞霞表示,這份工作離家近,每個月收入3000元左右,逢年過節自己也可以為家里人蒸花饃,非常實用。
聞喜素有“花饃之鄉”的美譽。“聞喜花饃”在民間已傳承1000多年,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被認定為省級勞務品牌。“聞喜花饃”作為聞喜縣特色勞務品牌,先后參加了上海世博會、中國民間藝術節等重大活動,并獲得多項榮譽。
近年來,聞喜縣把打造花饃特色產業作為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點工程,多次組織“聞喜花饃”技能培訓,聘請花饃藝人為農村婦女傳授花饃制作技術,全縣花饃加工、銷售從業人員達到5000余人。如今,“聞喜花饃”不僅叫響山西,更是走向全國。
康篤臣表示,下一步,聞喜縣還要擴大“聞喜花饃”勞務品牌社會影響力和從業人員就業率。同時,以八達鎂業有限公司為依托,多形式開展技能培訓,做強做大“晉聞鎂工”勞務品牌;以宏偉玻璃有限公司為依托,借助全縣玻璃技能大賽,著力打造具有聞喜產業特色“聞喜玻璃工”勞務品牌;以任誠意煮餅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為依托,借全省創業大賽獲獎的影響力,精心打造“聞喜煮餅”非遺產業勞務品牌,讓勞務品牌成為全縣群眾就業的“金名片”。
“就業牽動千家萬戶的生活,今年我們要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完善智慧服務平臺,扎實開展招聘活動,持續深化省校合作,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助力全縣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康篤臣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