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8-17
◆末伏時節 常喝兩款湯
末伏時節,可喝以下兩款湯品,健脾祛濕、護衛陽氣。
1.老姜湯
風寒感冒、飲食不當和著涼后引起腹痛腹瀉、脾胃虛弱、胃寒、痛經的患者,可以來一碗老姜湯。制作簡單,就是直接將生姜和紅糖,加適量水,放在一起煎煮取液。
2.冬瓜薏米排骨湯
薏米和冬瓜都是利濕、祛暑熱的好食材,與排骨一起燉煮成湯,既好喝,又可祛濕。做法:冬瓜500克,洗凈后切成小塊;薏米20克,提前用溫水浸泡1小時;排骨500克,焯水撈出后,過涼水瀝干。先把排骨放入燉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加入薏米,再加姜片、料酒、鹽等調味品;等到排骨變得軟爛后,放入冬瓜,繼續煮半個小時。出鍋前,再撒上一些枸杞。
◆立秋未涼 清暑除濕
立秋期間養生關鍵是清熱祛暑、健脾祛濕。以下推薦主食、菜品和湯品各一款。
主食:芋頭餅
配料:芋頭200克,雞蛋1個,淀粉適量,油、鹽、胡椒粉少許。
功效:開胃生津、消炎鎮痛、補氣益腎。
做法:芋頭去皮,洗凈,擦成絲,放在大碗內,再將雞蛋打散加入,放入所有調味料拌勻,鍋內加少許油燒熱,再用手將芋絲捏一小部分按扁,煎至兩面金黃,撈出放涼即可食用。
菜品:青椒茄子
配料:茄子250克、青椒50克,油、姜、蒜、花椒、辣椒醬、生抽、醋、白糖、鹽、淀粉等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消食。
做法:青椒和茄子洗凈備用,青椒切塊,茄子切滾刀塊用鹽腌起來,姜蒜切末,生抽、醋、白糖和淀粉加水調成料汁;鍋燒熱,下稍多的油,將茄子擠掉多余的水分下鍋炸軟變色,盛出;余油,先炒香花椒和姜蒜末,再下辣椒醬炒出紅油;放入青椒炒至斷生,加入炸好的茄子炒勻;淋入調好的料汁,小火煮開一會后再收汁出鍋即可。
湯品:木瓜雞爪花生湯
配料:木瓜1個,花生40克,雞爪7只,紅棗6個,生姜2片,鹽適量。
功效:強筋健體、健脾益胃。
做法:事先將花生、紅棗用清水浸泡,木瓜去皮切開,去籽后切成大塊備用;雞爪洗凈備用。燒開水,放入姜和一點料酒,放入雞爪焯水2分鐘,主要目的是去腥味和血水。湯鍋中放入雞爪、花生、紅棗,倒入清水沒過食材,蓋好鍋蓋,大火煮開后轉小火30分鐘,加入木瓜放入鹽再煮20分鐘即可。
(《家庭醫生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