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喬 玲時間:2023-08-09

在古絳鎮堯寓村文明新風公園里,非遺文化傳承人李友益給孩子們講述堯的傳說(資料圖片)。
“做人之本,誠實守信。道德至上,謙虛謹慎……”落日余暉下,在絳縣家風家訓園一角,市民王女士正彎腰向孩子講解這些治家格言上的內容。在這里,精心設置的廉政廊道、清官名人的雕塑石刻等內容,吸引不少居民前來休閑、打卡。
2022年以來,絳縣紀委監委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作為清廉絳縣建設的重要內容,會同縣委宣傳部等相關單位,通過用活本地資源、拓寬宣傳陣地、講好廉潔故事等,推動廉潔文化建設異彩紛呈。
盛夏的傍晚,漫步在絳縣晉都廉潔文化主題公園,微風拂面,垂柳依依,棧道幽幽,人流如織。1155畝的公園內,“清風徐來 廉潤古絳”八個大字格外醒目,道路兩側是“清廉”宣傳牌、寓意深刻的“百廉”墻,刻畫著一些頗具教育意義的“清廉”故事,讓市民在休閑健身的同時感受廉潔文化。“夏天到了,閑暇有空時就來這轉轉,不僅景色賞心悅目,還能讓孩子學點道理,一家人都很喜歡。”市民陳女士說。
橫水鎮柳莊村的陳賡舊址紀念館里,游人可近距離、沉浸式感悟革命情懷,重溫先輩一心向黨、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位于絳縣磨里峪深處的絳北大峽谷景區,則依托自然資源,將清廉建設與山水風光有機結合,探索創新“廉旅”融合方法路徑,讓廣大游客在春賞花、夏漂流、秋賞葉、冬嬉雪中既賞“風景”又悟“風清”。革命老區迴馬嶺紅色教育基地,帶你重走革命道路,聆聽百年黨史故事,忠誠樹下賡續紅色血脈,鮮紅黨旗下凝聚繼續前行的初心力量。清涼靜謐的喬寺村藕花深處,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一座碑樓講述“以荷為媒”的故事,書寫農文旅融合發展、清廉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美麗畫卷。冷口鄉留孟村結合人文特點、自然景觀,因地制宜融入“清廉元素”,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打造寓廉于景、廉景相融的“清廉村居”,提升鄉村“清廉顏值”,擦亮振興“清廉底色”。
廉潔文化要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近年來,絳縣紀委監委立足區域實際,依托機關、游園、村(社區)等,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風土人情、鄉情故事中的清廉元素,融入廉潔詩詞、廉潔楷模、典型案例等內容,把廉潔文化融入清廉絳縣“半小時生活圈”建設,串聯形成了18個旅游景點和全縣14個清廉村居示范點,推動廉潔文化進景區、進場館、進村(社)居,“到門口”,逐漸形成縣、鄉、村(社區)三級廉潔文化“風景線”,讓干部群眾在休閑游覽中“走廉路、觀廉景、悟廉意”。
為了讓廉潔文化“打開方式”更加生動,絳縣紀委監委不斷探索創新廉潔文化傳播新載體新場景,挖掘本地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因子,舉辦各類廉潔文化作品展,舉行各類說廉、倡廉、頌廉活動,陸續推出《清廉》《優化營商環境系列》《青年這樣說》等一批富有警示性和感染性的廉潔文化短視頻作品,搭建家風家教“云課堂”,積極探索全民閱讀的書香城市建設,編印《心相廉路致遠》《黨員干部正反行為口袋書》等廉潔讀本,開設《清廉絳縣大家談》《評書廉播》等專題專欄節目,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開展“崇廉”“奉廉”“知廉”“助廉”主題活動,打造“全域共建清廉”品牌。
目前,絳縣紀委監委共建成20余個廉潔文化陣地、6個廉潔文化公園,還有1個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正在建設完善之中,“30分鐘生活圈”內的廉潔微陣地初步打造成功。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實際,優化三級廉潔文化布局,豐富廉潔文化內容,不但實現‘出門見廉、廉隨景走’,更要‘成風化人,廉入人心’。”絳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表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