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9
永濟市委書記 何偉
近年來,永濟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創新思路理念、強化服務保障、突出褒揚激勵,曾兩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蒲坂大地處處綻放出軍民團結之花,魚水情深親上加親。
夯基壘臺,搭建溝通服務橋梁紐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工作要求,不斷改進創新、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永濟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將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及時調整充實完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安排。著眼科學精準、優質高效服務退役軍人,不斷探索新辦法、拓展新路徑,推動新形勢下雙擁工作高質量開展。二是建強服務陣地,用心用情打造“有特色、有溫度”的“退役軍人之家”,10個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全部達到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五有”目標;217個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全部建設到位,其中300人以上服務站兩個,100人以上服務站3個,及時解決退役軍人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三是延伸服務觸角,組建1441人的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伍,引導退役軍人自發參與慈善關愛、法律服務、社區治理等工作,先后開展志愿服務130余次,受益群眾1萬余人;成立黨員應急先鋒隊,重點對軍休老干部、功臣模范、烈士遺屬,開展家庭醫生、心理疏導、文化娛樂等服務,著力構建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擁軍文化。
關愛尊崇,營造擁軍優屬濃厚氛圍。緊緊圍繞“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目標要求,不斷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全面提高雙擁工作水平。一是喜報送到家。廣泛開展“部隊建功業、家鄉揚美名”送立功喜報活動,去年以來,先后為立功受獎的現役官兵入戶送喜報44次,發放慰問金5萬元,在全社會營造“軍營立功、無尚榮光”的濃厚氛圍。二是慰問常態化。每年八一建軍節、春節期間,由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帶隊,對駐地部隊、人武部、武警中隊等進行慰問;2022年,專題開展“踐行二十大·情系老兵”走訪百名老兵慰問活動,發放慰問品、慰問金共計8萬余元。三是宣講做到位。動員軍休老干部、烈士遺屬、模范退役軍人、優秀軍屬代表等,組建永濟市英雄模范報告團,深入企業、學校、機關單位開展紅色文化宣講,讓軍人風采發揚光大,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銘記革命歷史,賡續紅色血脈。四是意見及時聽。先后組織各類退役軍人座談會、茶話會36場次,搜集匯總困難幫扶信息230余條,常態化聯系逐步實現精準化、信息化、制度化,真正讓退役軍人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視、被支持,動員他們積極投身到永濟“加快轉型、振興崛起”的浪潮中。
真幫實幫,匯聚軍地同心奮進強大力量。堅持問題導向,順應軍民期盼,用心當好“后勤兵”、辦好暖心事,努力把國家和社會的優待轉化為官兵安心盡責、家屬支持軍隊和國防建設的內生動力。一是軍地協調多元化。持續深入開展科技擁軍、人才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先后為駐永部隊送教十余次,提供法律援助5次,捐贈優質文化圖書500余冊,組織技能培訓6場次;駐永部隊在軍地共建活動中,先后投入50萬元支援虞鄉鎮扶窯村基礎設施建設,并為村民送去大量圖書、學習文具、醫療物資等,開展義務就診300余人次,軍民互幫、同舟共濟在當地傳為佳話。二是多措并舉促就業。從滿足退役士兵多元化安置需求入手,積極爭取協調優質崗位,通過舉辦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專場招聘會等方式,對符合安置條件的退役士兵按照量化評分進行選崗,確保“陽光安置”政策落實落地,為83名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找到了合適的就業崗位。三是關鍵時刻挺身出。去年以來,駐永部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出動和執行任務30余次,在搶險救災、助推鄉村振興等工作中作出積極貢獻,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永濟轉型崛起提供了強力支撐。
站在新的起點,永濟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形勢任務,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進一步匯聚軍地資源和智慧力量,不斷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全面推進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譜寫永濟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篇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