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15
這一刻,山歡水笑;這一刻,激動人心;這一刻,載入史冊。
黃河明珠、秀美芮城,空中絲路、通向盛景。6月9日,注定是一個值得芮城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上午10時30分,艷陽高照,麥浪涌金,彩旗獵獵,鮮花怒放,15架飛機依次騰空而起,呼嘯云霄,標志著古魏兒女熱切期盼的山西省首家新增A1類通用機場——芮城新南張機場正式通航。

副省長劉旸出席活動

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旭光講話

芮城縣委書記尚玉良致辭

芮城縣委副書記、縣長余敏推介芮城縣通用航空產業園
副省長劉旸,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張榮章,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民航機場管理局局長段新源,中國民用航空山西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朱春雷,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勇,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旭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元,副市長梁清燕,市政協副主席張宏志,芮城縣委書記尚玉良,芮城縣委副書記、縣長余敏等共同見證芮城新南張機場首航。
打通空中絲路,收獲詩和遠方。同日舉行的芮城縣通用航空產業園招商簽約儀式上,涉及通用航空及相關產業、風光儲一體化、電子配套產品生產、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節能環保等領域的12個項目集中簽約;芮城縣政府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1家院校、企業簽約,成為通航戰略合作單位。

與會領導嘉賓共同見證芮城新南張機場首航
以初心之力逐夢遠方
芮城縣地處山西省最南端,晉陜豫三省交界處,是黃河中游金三角核心區域和華北、西北、中原經濟區交會點,也是山西溝通南北、連貫東西的戰略通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曾幾何時,由于北依中條山,南臨黃河,山河阻隔,嚴重制約著芮城縣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芮城縣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年底,呼北高速運寶段中條山隧道正式貫通,芮城人民千年通山夢得以實現;2019年8月,運寶黃河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芮城縣交通運輸事業還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無高鐵、無航空”,一直是芮城人民心中的“痛點”。
轉機出現在2017年。當年春節期間,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北京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涌回家鄉芮城探親期間,與芮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座談,當提到國務院辦公廳剛出臺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時,劉涌表示:“只要你們有意向,我會盡全力提供幫助。”捕捉到這一信息后,芮城縣委、縣政府當即召開討論研究會,并于當年2月24日成立芮城縣通用機場建設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和縣長擔任雙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縣發改局局長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著手謀劃通用機場建設項目和通用航空產業園項目。
同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蒞臨山西考察。芮城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全力搶抓國家推動通用航空大發展和改革低空空域管理體制的戰略機遇。在追逐夢想的征途上,芮城縣委、縣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創造出令人難以想象的“芮城速度”,留下一個個值得回憶的奮斗足跡。
為了搶占先機,芮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奔赴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專題匯報芮城縣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設想;縣發改局抽調精兵強將牽頭組織開展芮城縣通用機場建設前期工作;縣國土、住建、電力、人武、氣象等19個部門全部安排專人負責,全力配合,與軍方、民航局等省市相關單位、部門進行協調溝通,經過主動對接專家、現場實地勘察、逐級征求意見等一系列程序,共同推進通用航空工作有序開展。踏著前人足跡,芮城深入研學取真經,借鑒模式避彎路,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完成了其他通用機場3年才能完成的目標,一舉撂響“芮城速度”,彰顯了該縣搶抓先機推動發展的魄力。
同年9月25日,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管理局組織中國民用航空山西安全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等單位代表和專家對芮城通用機場場址進行現場審查,確定將南磑鎮新南張村場址作為芮城通用機場的建設場址。2018年年初,芮城通用機場選址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管理局正式批復,最終使總投資3.5億元的通用機場項目落地芮城。

現場觀摩

飛機起落
以擔當之勢奮楫揚帆
作為全省首家新增A1類通用機場,芮城通用機場建設項目是芮城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建設通用航空強省”目標要求,全力用好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的生動實踐,也是錨定芮城“1544”目標矩陣、開辟臨空經濟新賽道的創新舉措。
按照“超前規劃、科學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芮城通用機場項目采取“政府主導”方式,遠期工程規劃總用地3037.5畝,飛行區指標為4C,使用機型為Gulf550及以下機型。本期工程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達848.78畝,按照通用機場A1類標準建設,飛行區等級為2B,設計最大機型為固定翼Y-12E,直升機Mi-171、Bell429,設24個A類和6個B類固定翼機坪,以及5個直升機機位,設1條長1200米、寬26米的跑道,設3個機庫和1個綜合業務用房。項目2018年納入“山西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和“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發展規劃”,是省委推進“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的戰略性舉措;連續兩年被列入省級重點工程,是全市發展臨空經濟、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勢必將帶動芮城乃至運城市更好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原經濟圈,推動山西綜改試驗區建設、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同發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對構建立體交通體系、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保障農業生產、調整產業結構、改善投資環境、打通救援通道、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帶動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20年4月,芮城通用機場建設項目正式開工。芮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主動作為,多次深入一線協調各種關系,督促職能部門全力支持配合,層層發力。在建立重點項目“三人小組”包聯機制的同時,同步健全政府、企業日常聯系機制,對施工全過程跟蹤服務,堅持一線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積極克服疫情、資金短缺等不利影響因素,主動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融資貸款等工作,協調解決工程建設方面的地基處理方案變更、村民道路和水渠的修復、原材料供應短缺、多標段交叉施工等難題。
在芮城通用機場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推進的同時,芮城全縣上下同心同向、借勢登高,全力打造以勢招商“引力波”,加快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的另外七大區域——科研教育區、臨空產業區、機場發展區、商務辦公區、展示體驗區、生活配套區和空港物流區。縣委書記尚玉良率隊,先后前往北京密云、江蘇常州等地考察學習通用機場建設、運營管理及全產業鏈發展經驗,并與北京密云穆家峪通用機場、常州江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縣委副書記、縣長余敏身先士卒,多次與中國民用航空山西安全監督管理局及運城張孝機場等方面對接溝通,致力于幫助芮城通用機場更好發揮其短途運輸、通航物流、通航旅游、體育競技等通航作用,推動航空產業園早日成為搞活地方經濟、擴大對外交流的新引擎。
3年抗擊疫情,3年砥礪前行。肩負著責任和光榮,芮城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發揚“能吃苦,肯奉獻,敢打硬仗”的奮斗精神,為生態芮城通用航空發展創造出了載入史冊的輝煌業績:2022年9月,芮城通用機場項目全部竣工;2023年3月29日,芮城通用機場獲取運城市無線電管理局頒發的無線電臺執照和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4月24日,通用機場歷時3天測試,機場通信和導航設備順利通過校驗飛行;5月22日,中國民用航空山西安全監督管理局向芮城機場頒發了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完成正式通航前的最后一道程序。

芮城新南張機場首航暨通用航空產業園招商簽約儀式現場
以主動作為賡續前行
千年飛天夢,今朝得以圓。通航前夕,筆者一行來到通用機場,站在寬闊的停機坪目之所及,航站樓雕欄玉砌飛檐反宇,塔臺巍峨高聳飛閣流丹。登頂遠眺,一望無垠的機場跑道長驅直進……得知通航日期后,芮城人民欣喜萬分,清晨時分,千余名群眾便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芮城通用機場,只為等待那振奮人心的畫面,共同見證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時刻的到來。
熱愛芮城,共謀發展。從逐夢藍天到筑夢藍天,昔日的傳統農業大縣擁有了空中航線,是芮城交通一次“質”的改變和飛躍。改變的不僅是當地生產、生活以及交通環境和氛圍,更是古魏人民走出大山、通向世界的重要樞紐。依托通用機場項目,芮城借勢發力,先后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津飛眼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中北大學航空宇航學院等十余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入駐企業提供保障設施、搭建交流平臺。
“如今,位于機場東北部科研教育板塊,投資3000萬元、占地6000平方米的航空科技培訓中心即將破土動工;今年還將在機場發展區實施夜航和新增平滑道項目,在臨空產業區推進飛行器和航空零部件研發制造項目,不斷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縣通用機場服務中心、縣通用航空產業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江濤告訴筆者。下一步,通用機場將圍繞飛行培訓、短途運輸、通航物流、通航旅游等業務,逐步開通芮城到太原、五臺山、少林寺、延安等省內外短途運輸,融入“通航+旅游”航線網絡和打造公務、商務空域快線;夯實通航培訓和航空制造業務,培養適宜縣域產業發展的民航專業人才;探索政府購買通航公共服務,打造覆蓋芮城通用機場周邊三省四市“黃金半小時”生命救援網;精準對接壯大消費群體,開發通航衍生產品,形成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確保到“十四五”末,芮城臨空經濟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00億元,讓通航產業成為芮城經濟“遠走高飛”的強勁引擎。

芮城新南張機場正式通航
帶著條山的祥云,帶著大河的浪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芮城縣委、縣政府帶領34萬古魏兒女錨定“1544”工作矩陣,開辟賽道,奮勇爭先,打通“空中絲路”,架起立體交通,擴大朋友圈,延伸發展鏈,唱響新時代的“芮城故事”。
策 劃 盧 靜 撰 稿 曹 飛 張學晉
攝 影 肖永杰 南東印 范振杰 郭 榮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