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6-03
記者 劉凱華

推介大會現場 記者 閆鑫 攝
麥浪翻滾,滿目金黃;阡陌縱橫,機聲隆隆。從黃河之濱至汾河岸邊,機器轟鳴,金黃的麥粒飛揚著收獲的喜悅。6月2日,2023·運城小麥文化節暨中國特色面食名城推介大會(以下簡稱“小麥文化節”)在鹽湖岸畔拉開帷幕。。
小麥文化節開幕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鄉村大舞臺·好物節》運城專場、表彰種糧大戶、電商直播公益助農行動、全市涉農企業金融戰略合作簽約、河東農耕非遺文化展示等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觀眾的眼球。
眼下,我國夏糧主產區小麥由南向北陸續成熟,各地正搶抓農時開鐮收割。身為全省的農業大市和產糧大市,運城的小麥生產事關山西“糧袋子”是否充裕。作為小麥生產的關鍵一環,種糧大戶的積極性,對夯實糧食安全基石十分重要。
小麥文化節上,我市賈俊杰、寧軍武等13位種糧大戶受到表彰,并獲得農用電動車和農資補貼獎勵。種植小麥面積4200余畝的鹽湖區種糧大戶賈俊杰在接受“糧食生產特殊貢獻獎”表彰后笑得合不攏嘴。在他看來,小麥文化節不僅僅是一場活動,更是糧農的盛會。“對我來說,這既是鼓勵也是壓力,后半年我們的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就要迎來新的突破,作為‘山西糧袋子’里的種糧帶頭人,我一定盡全力帶頭種好糧!”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積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承擔培育任務,引導土地流轉、創業扶持、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職業農民傾斜。此次活動中,表彰種糧大戶和涉農企業金融戰略合作簽約就是要讓農民種糧“有甜頭”、讓農民種糧有錢掙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著力培育更多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火車頭”,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讓農民形成合力、減少成本,提高種糧的效益。
活動現場,“運農優品”直播間帶著富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參展,展臺里誘人的煮餅、新品種的水果,各類有機、綠色果蔬飄散的味道訴說著河東“特”“優”農產品的大豐收。
鄉村大舞臺,好物秀起來。在小麥文化節直播間里推介“特”“優”農產品的同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推出的全新大型綜藝節目《鄉村大舞臺》系列節目《好物節》也走進了小麥文化節,在活動現場進行錄制。節目錄制方以天為幕、以地為臺,將運城小麥、面花、果蔬特色產業,以及當地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和美鄉村、現代農業等融入節目,向全國觀眾展示推薦河東好物。
整場節目內容豐富,絳州鑼鼓等形式多樣的節目接連上演,精彩紛呈,品嘗花饃、果蔬,采訪非遺傳承人,面食知識問答等互動節目生動有趣,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將我市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資源、民俗風情及農耕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為大家呈上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除了節目錄制,當天現場還進行了“好物節”直播,主持人化身運城市好物推薦官,現場直播帶貨把整場節目推向高潮,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通過《鄉村大舞臺》節目錄制,向全國觀眾推薦運城好物、好景、好品,充分展現河東深厚的歷史人文、旖旎的山水風光、好客的風土人情、豐富的物產資源,進一步提升運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鄉村振興,麥香河東。2023年小麥文化節像一個加速鍵,為我市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和美鄉村建設步伐,凝聚了磅礴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