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02
本報記者 郭瑞倩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省上下聚焦“兩個基本實現”目標、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頭,習近平總書記蒞臨運城考察,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等作出重要指示。殷殷囑托聲聲入耳,諄諄教導念念于心,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絳州大地,新絳兒女迅速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轉化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新絳縣委書記侯文亮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將始終牢記領袖囑托,堅決貫徹領袖指示,堅持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切實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感恩感激之情轉化為做好新絳工作的生動實踐,奮力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一流強縣,挺進全省現代化建設第一方陣。
——筑牢忠誠之魂,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考察期間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最重要政治任務。一是全面傳達學習,做到深化內化轉化。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考察期間重要指示精神,與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千余人參加的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在新絳大地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全縣各級黨委(黨組)以全體干部會議、主題黨日等形式,在各領域開展全覆蓋式的學習貫徹活動。二是深入廣泛宣傳,推動入腦入心入魂。在電視、網絡等媒體安排黃金時段、顯著位置,開辟專欄,廣泛宣傳,進一步增強全縣上下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三是一線調研破題,全力落細落小落實。結合省委書記藍佛安提出的“十二之問”和全市部署的大調研活動,制訂具體貫徹落實方案,縣級領導領題攻堅,以調研解難的務實成效,彰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考察期間重要指示精神的堅定堅決。
——拿出務實之舉,抓實抓好生態保護。一是在汾河生態治理上下功夫。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大力實施總投資13.45億元的汾河流域新絳縣干流段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汾河壩頂路和沿岸景觀綠化工程,完成新大橋污水處理廠以及11個農村污水處理站建設,確保汾河水體穩定達到三類水質以上,在山西如期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美好目標中作出新絳貢獻。二是在古堆泉域生態修復上做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考察山西時指出,“鼓堆之泉覆蓋廣闊”。去年以來,新絳縣強力推進古堆泉域周邊環境整治,累計拆除違建196處18500平方米,取得決定性戰果。堅決貫徹《運城市古堆泉水資源保護條例》,高標準做好古堆泉域保護修復規劃,加快推進水源置換、地下水超采整治等工作,推動古堆泉域早日復流,打造國家水利風景區。三是在統籌推進污染防治上見實效。抓好環保“夏季攻勢”,強力推進大氣環境突出問題“百日攻堅”確定的工業企業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加大重點涉水企業管控等重點工作推進力度,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和農膜回收行動,強化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垃圾分類處置,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常態。
——保持敬畏之心,穩健啟動絳州古城保護和活化利用。新絳是晉南地區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縣經公布的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645處,擁有絳州鼓樂、絳州澄泥硯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去年以來,新絳縣按照“叫響‘晉國古都、天下雄郡、華夏樂城、三晉名州、荀子故里’五塊金字招牌,以絳州古城為龍頭,加強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打造黃河金三角重要旅游城市”的工作思路,絳州古城保護和活化利用穩健起步、前景看好。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考察期間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更好地推動絳州古城保護和活化利用指明了方向,全縣上下將始終保持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搶抓難得歷史機遇,以超常超強的力度,全力推進絳州古城保護和活化利用,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一是高水準編制古城規劃。確立了“策劃先行,規劃引領;景城共融,主客共享;分期推進,邊創邊火;三資匯聚,聯動實施;挖掘價值,傳承利用;風貌整治,古風今韻;街區修繕,保護活化;道路鋪裝,基礎提升;優勢集成,業態重塑;優化機制,創新推動”的總體推進思路,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研究分院編制完成古城保護更新規劃,合理布局古城業態,積極融入“七十二行城”傳統手工藝、非遺產品、民俗表演等內容,把新絳特色優勢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全方位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需求。二是聚合力推進項目建設。壓實縣級領導包保責任,加快實施總投資13億元的古城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北甕城保護修繕等15個項目,不斷提升古城韻味。三是全方位宣傳邊做邊火。今年春節,新絳縣精心舉辦“絳州古城中國年”系列活動,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特別是在“五一”假期,通過舉辦四大系列文旅活動,絳州古城人氣火爆,游客人數創下新高。下一步,要把宣傳推介貫穿景區創建全過程,抓住用好文博會、進博會等各種機遇,全方位宣傳推介,常態化舉辦節慶活動,不斷提高絳州古城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下足恒久之功,全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一要聚神聚力加快工業轉型。圍繞“精品鋼、優質焦、精細化工、綠色建材、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主導產業,按照“雙柱立區、六業強壯,組團布局、鏈式發展,產城融合、強基擴容”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千億級開發區升級版。當前,要加快推進華能集團投資15.18億元的源網荷儲一體化、威頓水泥投資10.5億元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工廠技改、匯泉交通投資10億元的年產100萬噸高速新型護欄、江蘇昱洋集團投資5億元的年產3萬噸磷酸酯、德鑫化工投資3.5億元的年產8萬噸二硝等項目建設,力促河南飛孟人工合成金剛石、江蘇國強光伏支架等項目簽約落地,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鏈式發展、優勢集成。二要創優強特推動鄉村振興。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實施“五十六百”特優發展戰略,推進“二五八”鄉村建設工程,開展“一五二五”強農富民計劃,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今年要強力推進現代設施農業改造升級、量質同提,利用兩年時間完成6000座設施蔬菜老舊小棚改造,5年內力爭全縣設施油桃擴大到3.5萬畝,今年新發展設施油桃5000畝。要全力實施“一廊十線百村”和美鄉村建設工程。“一廊”即投資2.5億元實施57公里汾河壩頂路建設和汾、澮河護岸景觀綠化工程,構筑全域旅游路網,真正把汾河打造成為生態示范廊帶、文旅融合廊帶、鄉村振興廊帶。“十線”即投資4500萬元打造10條鄉村振興示范連接線,每條連接線都要成為產業發展示范帶、美麗鄉村集聚區、休閑旅游打卡地,6月份8條線路陸續完工,年底前全部建設完成。“百村”即投資3.5億元建設106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分類推進、精準實施,統籌“清拆改種建”,提質提檔鄉村風貌。三要加力提效抓好服務業升級。按照“提質提升傳統商貿市場,培強培優現代商貿業態,把新絳打造成晉南最有生機活力、最強輻射帶動、最具競爭優勢的商貿物流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快天鴻國際商業綜合體建設進度,謀劃實施汾河灣市場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夜經濟,培育壯大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四要精細精致抓城市建設。錨定“打造晉南腹地靚麗幸福富裕文明城”目標,對古城11條街道進行更新改造、雨污分流,7條街道進行風貌整治,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停車場、小綠地、小游園,讓古城居民生活更舒適、外來游客體驗更舒心。以兩軸為重點對城市建設提檔升級。一軸是3.4公里108國道城區段改造提升工程,去年我縣克服諸多困難,主線于2022年10月24日通車,今年6月底輔路完工后,將成為城市東西主軸線;一軸是長達4.3公里貫通古新兩城的南北中軸線,去年針對冰凌溝大橋建成多年而兩端未能貫通、群眾急切期盼的問題,堅持專班推進、聚力攻堅,攻克了26戶拆遷難題,于今年4月25日全線貫通,現正在加快推動峨眉路到九原大道道路建設,最終形成從古城南門外汾河堤壩到九原大道連接龍興塔、古城墻遺址公園、冰凌溝大橋、絳州廣場、新三館等地標建筑的中軸線,在中軸線西謀劃實施游客服務中心、演藝中心等文旅項目,中軸線東謀劃實施工人文化宮、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項目,通過古城的保護活化利用和新城的設施提檔、品質提升、功能完善,致力描繪“一河穿城過,一軸連古今,兩城同輝映;文旅相融合,產城互促動,宜業更宜居”的美麗畫卷。
侯文亮說,領袖囑托催人奮進,加快發展時不我待。新絳縣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考察期間重要指示精神,以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爭先爭上的奮斗姿態、精準有力的務實舉措,奮力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一流強縣、挺進全省現代化建設第一方陣,為中國式現代化運城實踐作出新絳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