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琢磨透“土特產”調研行之新絳蔬菜

“蔬”寫“菜”新篇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29

本報記者 余 果

新絳縣萬畝設施蔬菜核心園區俯瞰圖。本報記者余 果 攝

近日,中國·新絳西葫蘆種業大會召開。大會以“強化聯合攻關,促進種業振興”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農業領軍企業負責人等共計200余人相聚絳州古城,共同探討西葫蘆育種行業的發展趨勢,合力攻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西葫蘆良種,全力推動我國西葫蘆種業高質量發展。

如此重要的會議為何在新絳召開?記者心中帶著疑問,一探究竟。

中國西葫蘆看山西

山西西葫蘆看新絳

西葫蘆原產北美洲南部,我國于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西葫蘆主要以農家品種和常規品種的零星種植為主,種植面積小,育種單位也很少,西葫蘆生產主要彌補淡季蔬菜的供應。

1973年,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育出“早青一代”西葫蘆新品種,開辟了中國西葫蘆育種的先河,隨后20多年,“早青一代”一直作為露地和保護地的主栽品種。

隨著設施蔬菜的發展,西葫蘆實現了周年生產,市場對西葫蘆種子需求量激增,“早青一代”憑借商品性優、抗逆性強、豐產性好等特點占據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涌現出一批優秀的蔬菜種子企業,形成了榆次、清徐、長子、新絳等分布全省的專業西葫蘆生產基地,在中國市場上提到西葫蘆就會想起山西。

隨著“纖手”“冬玉”“法拉利”等國外西葫蘆種子的引進,我國西葫蘆市場一度被國外種子壟斷。我省多名育種專家憑借資源優勢,發揮育種專長,培育出一批適宜我國氣候條件和栽培方式的優良品種,具有產量高、抗病強、商品優、類型多等特征,在綜合性狀上已經超越國外品種,打破了國外同類型品種的長期壟斷,確保了山西省在全國西葫蘆育種領域的領先地位。

目前,新絳縣是全省最大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全縣設施蔬菜占地面積12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5萬畝,年產7億公斤、產值20億元,形成了番茄、黃瓜、茄子、西葫蘆、葉菜等各具特色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全縣年生產優質蔬菜種苗3.6億株,未來將提升到10億株,建設了全省最大的優質蔬菜種苗生產基地。

山西瑞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恒農業”)成立于2016年,一直從事西葫蘆的品種研發、種子生產與推廣工作,研發的“瑞葫1號”“瑞葫6號”等西葫蘆新品種,已在全國市場上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

“新絳西葫蘆新在本色、好在傳統,新在綠色、好在生態,新在特色、好在品質。新絳將加快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種業創新體系,大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推動實現西葫蘆育種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打造‘中國西葫蘆看山西,山西西葫蘆看新絳’ 的優勢品牌。”新絳縣委書記侯文亮在西葫蘆種業大會說,希望通過此次盛會,以菜為媒、以展會友,舉業界之力,聚全國之智,共同研究破解西葫蘆高質量發展難題,真正把西葫蘆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葫蘆”。

會上,瑞恒農業與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北京秀禾國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恒農科(海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西葫蘆育種聯合攻關項目。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249個西葫蘆品種。

由瑞恒農業牽頭,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合作申報的“國家特色種源良種攻關項目(西葫蘆)”獲國家農業農村部批準,是全國64個良種攻關項目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西葫蘆特色種源攻關項目。自2022年開始,瑞恒農業牽頭開展西葫蘆育種聯合攻關,主要圍繞西葫蘆的基礎性研究、種質資源創新、新品種選育、示范推廣等四個方面開展,全力打造全國西葫蘆種子生產基地,提升我省乃至全國的種業水平。

工人在連棟溫室種苗車間育苗。

日光溫室“小改大”

助推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新絳縣現代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2萬畝,以全縣20%的耕地,吸納了40%以上的農民就業,提供了60%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此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上。

1991年開始,新絳縣就組織多批農技人員、農戶外出參觀學習山東壽光溫室建設,并在萬安鎮樊村、泉掌鎮王守村發展日光溫室大棚。

隨著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材料和建造技術的提升,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可控能力大大提高,空間越來越合理,機械使用越來越方便,蟲害的發生明顯減輕并可控,蔬菜產量品質越來越高。

目前,新絳縣日光溫室已發展到第六代。建筑新材料的不斷涌現、智能化設備的普遍應用,使日光溫室在土地利用率、溫室內環境控制性、溫室整體操作性、勞動效率和勞動強度的減輕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今年,新絳縣提出用兩年時間完成設施農業提升改造任務的工作目標,以“發展高標準日光溫室為主要抓手,提高設施農業宜機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具體工作要求,用兩年時間完成5856棟蔬菜日光溫室提升改造任務,其中2023年計劃拆除老舊日光溫室3000棟,改建1500余棟,面積7880畝;2024年計劃提升改造2856棟蔬菜日光溫室。

“改造后的日光溫室結構牢固,棚體空間大、亮度好、保溫效果好,水分、溫度、養分控制更合理,產品上市早、產量高、品質好,價格優勢明顯,每畝地1年按兩茬計算可增收3萬元。”新絳縣蔬菜發展中心主任邢崗說。

目前,正在建設的新絳縣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以下簡稱“創新應用基地”)位于新絳縣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是科學謀劃、精心打造的現代設施農業數字化、標準化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創新應用基地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500余畝,集蔬菜育苗、品種研發、展示示范、農民培訓、加工銷售五大功能于一體。

創新應用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蔬菜育苗基地,主要依托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中心,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工廠化蔬菜育苗設施設備,配有最強的國字號設施農業技術團隊,利用現代化技術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應用、信息化管理,實施國家農業科技成果中試熟化,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新型主體成為最新鮮的血液

近年來,新絳縣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實施“五十六百”特優發展戰略,推進“二五八”鄉村建設工程,開展“一五二五”強農富民計劃,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

以蔬菜生產的專特優為方向,新絳縣推出農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推進土地集中托管,培育各類市場主體。目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已成為新絳縣綠色蔬菜發展的主力軍。

“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蔬菜產業工人應運而生。部分退伍軍人、大專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投入設施蔬菜創業大軍,成為帶動蔬菜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新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建國說。

在服務主題培育上,新絳縣圍繞蔬菜產業各個環節,組建農資服務、銷售服務、技術服務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成了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蘇村和丁村2個部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北古交、劉建、南熟汾、南燕村等4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和瑞恒高新技術示范園等一批優質高效產業示范園區,培育了一批產業化水平高、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建有輻射全國各地的西曲蔬菜批發市場和10個產地批發交易市場,農民經紀人隊伍達5000人,銷售網點1.2萬個,成為西安、鄭州等重要蔬菜供應基地,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并出口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

清晨6時許,泉掌鎮南張蔬菜市場早已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今年54歲的蔬菜經紀人吳惠文正忙著卸貨、過磅稱重、挑揀包裝。

“市場不定時對電子磅進行抽查,防止缺斤短兩。蔬菜交易統一開三聯單,使大家買菜更放心。”吳惠文說。

南張蔬菜市場由南張村村集體自主經營,輻射泉掌、古交、三泉、北張等四個鄉鎮。南張村派專人負責交易蔬菜市場的環境衛生,每天下午進行清掃,三天一次小掃除,五天一次大掃除,營造干凈整潔的市場環境,建立健全公平的市場交易機制,保障買賣雙方的合法利益。

南張村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張村蔬菜市場每天的交易量有20萬公斤左右,每年給村集體帶來90多萬元的收入。

在拓展市場渠道上,新絳縣積極探索蔬菜電商銷售模式,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直播帶貨常態化,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

“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推出的全新業務板塊,2020年進入山西,2021年5月拼多多晉南區域營銷總部遷入新絳,以新絳為中心,輻射運城、臨汾、晉城三市,帶動農產品年銷售額超過8億元,其中帶動新絳農產品年銷售額達6億元。同時,提供6000個就業崗位。

設施蔬菜,猶如一艘七彩航船,承載著新絳農民世代追求的夢想,揚眉吐氣抵達富裕的彼岸。

設施蔬菜,更如一座五彩的花園,點綴著新絳農村的別樣風采。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