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在德育工作中“活動”育人,在陣地建設上“三全”育人,在一線研學中“實踐”育人。永濟創(chuàng)新“三大載體”,突出育人實效——

立體“德育”,帶來“滿園春色”

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05-26

記者 李宏偉

“嘹亮的號角吹響了我們人生的序曲,火紅的隊旗點燃了我們理想的火炬。我們一定會緊握接力棒,肩負紅領巾的光榮使命,努力學習、勇敢追夢!”這是近日永濟市城東中心校四馮小學舉行的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的場景。去年,該校少先隊三中隊榮獲“2022年度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榮譽稱號。

近日,永濟市城東中心校郭李小學學生表演課桌舞(資料照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近日,在永濟市鸛雀樓省級研學(勞動)實踐基地,永濟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開展課外研學活動。在誦讀經典活動中,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永濟市教育局堅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tǒng)籌謀劃,綜合施策,建立工作機制,強化隊伍建設,通過在德育工作中“活動”育人,在陣地建設上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在一線研學中“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三大載體”,著力打造全方位育人體系,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取得了顯著成效。

“活動”載體——抓實德育工作

“站在國旗下,沐浴著春天的陽光,感受到偉大祖國的榮光,激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這是永濟市城東中心校四馮小學升國旗儀式上進行的一次國旗下的演講活動。

  近年來,四馮小學積極開展多樣的活動,豐富以德育人的內容。尤其是該校堅持開展主題升旗活動。每周一是固定的升旗儀式,該校圍繞時代主題,結合重大節(jié)日,安排各班品德優(yōu)良的學生輪流進行國旗下演講,錘煉自信,培養(yǎng)口才,凈化學生的人格。同時,為使升旗儀式嚴肅規(guī)范,教育意義深刻。該校精心挑選18名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作為升旗手、護旗手,每周對他們進行培訓,確保升旗儀式的嚴肅性。其中國旗下演講是升旗儀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利時機。

“通過這次學雷鋒活動,我收獲了很多,讓我懂得了雷鋒精神的偉大,也懂得了雷鋒精神是在點點滴滴實踐中傳承。”在永濟市實驗中學的一次學雷鋒活動中,學生李瀟瀟日記中寫道。

在此次活動中,永濟市實驗中學百余名同學走進養(yǎng)老院,用實際行動學習雷鋒,傳遞溫暖,弘揚奉獻。養(yǎng)老院里,同學們陪老人聊天,給老人梳頭、捶背,給老人洗腳,讓老人感受到承歡膝下的歡樂。院子里、房間里,同學們自帶工具,掃地、擦桌子,幫助老人打掃衛(wèi)生,整理房間,用辛勤的小手換回一片整潔的天地。

“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田埂野菜日日長。立德——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這是永濟市南街小學三(3)班楊溟臣同學創(chuàng)作立夏主題畫時在上面寫的配文。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宣揚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傳承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好傳統(tǒng)節(jié)日,近年來,南街小學開展“二十四節(jié)氣”主題教育活動,并將主題教育活動和節(jié)氣勞動相結合。在該校開展的主題繪畫展示活動中,孩子們紛紛拿出彩筆,繪制書畫作品,傳遞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表達自己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同時,該校在節(jié)氣里開展勞動教育,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了節(jié)氣的來歷,掌握了相關勞動技能,真切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

近年來,永濟市教育局在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豐富校園文化,助力學生成長。該局積極開展“尋訪紅色足跡”“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等系列教育活動,開展班會、團會、隊會1100場次,觀看紅色影片498場次,制作手抄報629幅,錄制祝福祖國視頻216個。在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該市教育系統(tǒng)成立41支志愿服務隊,4萬余名師生完成志愿者實名注冊,廣泛開展“傳承雷鋒精神,喜迎黨的二十大”等教育實踐活動,共組織團、隊日活動345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3次。在開展“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餐飲浪費”等主題教育月活動中,該市先后舉辦“我為光盤代言”活動236次、“小手拉大手”活動352次,大力培育崇尚節(jié)儉的社會新風尚。同時,該局還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先后開展“家鄉(xiāng)民俗文化探訪”“追尋紅色足跡”“干凈整潔迎新春”“關愛留守兒童”等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學生4萬余人。

“陣地”載體——落實“三全”育人

“同學們,今天咱們收看中國航天人的飛天夢想,讓我們去跟著他們遨游天際,了解神秘的太空……”這是栲栳中心校韓村小學的一堂德育課。在教學中,該校以課堂為陣地載體,做好德育工作,將“中小學德育學堂”安排進課表,納入班會、隊會、晨讀、升旗儀式等各項活動,通過撰寫觀后感、辦手抄報等方式,對學生觀看學習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栲栳中心校校長薛凱鋒說,“中小學德育學堂”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新載體,是中小學生了解外界的新窗口。栲栳中心校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式,讓學生了解時事熱點、禮儀規(guī)范、人文歷史、科學技術,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懷,提升學校德育水平,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告訴我們要感恩老師的無私奉獻;‘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告訴我們要感恩他人的幫助之情……”近日,全國最美教師、全國十佳演講家、中國校園健康行動關心下一代愛心大使——補昕龍老師為永濟市城西中學師生做了一場《志存高遠、放飛夢想》的大型勵志演講座,激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做到惜時自信、張弛有度、快樂高效地學習。

永濟市城西中學篳路藍縷25個春秋,25年的發(fā)展,讓這所年輕的學校既青春又厚重,成為當?shù)氐拇翱趯W校。在德育活動中,該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初心,全面推進勵志教育育人戰(zhàn)略。該校的“勵志教育課堂”以信念教育為導向、以教育激勵為手段、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激發(fā)和喚醒學生內動力,讓學生好好學習,把激情化為動力,努力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

  在實踐中,永濟市各所學校不斷強化共青團陣地建設,發(fā)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育人功能,全市13所中學建立團組織,共發(fā)展團員380名。在少先隊工作中,永濟市教育局加強學校少工委建設和少先隊陣地建設,成立學校少工委26個,建立少先隊大隊65個、中隊776個,配齊配強大隊輔導員65名。城東中心校四馮小學三中隊榮獲“2022年度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榮譽稱號。

在思政課建設中,該市不斷夯實思政教育陣地建設,先后評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yōu)秀課件12個,組織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23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勞動課陣地建設,全市66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規(guī)劃,開設了每周1課時的勞動教育課程,制定了勞動公約、每日勞動常規(guī)等,將良好勞動習慣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推進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創(chuàng)建“永濟市文明校園”14所、“運城市文明校園”5所、“山西省文明校園”3所。同時,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典型學習宣傳活動,4名學生榮獲“新時代運城好少年”稱號。

“基地”載體——賦能研學成長

  航模“幸運鳥”、多米諾骨牌、烘焙、心理輔導、小機床、家鄉(xiāng)文化鑒賞、幻影“F1”動力車、航模“斯蒂爾曼”雙翼機這些活動課程,城市學生可能是司空見慣,但是對于一些農村學校孩子們來說,可是眼前一亮。近日,這些課程就隨著永濟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教師“大篷車”送教下鄉(xiāng)來到了栲栳中心校栲栳小學。

近日,為讓鄉(xiāng)村學生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促進鄉(xiāng)村青少年健康成長,提升綜合素質,永濟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教師走進栲栳小學開展“大篷車”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制作航模“幸運鳥”,活動中心教師全程參與指導,確保學生制作效果,拼裝完成后,同學們來到學校草坪,激動地試飛一架架小飛機。在搭建多米諾骨牌時,孩子們通過拿、捏、放牌這些精細動作,共同配合把牌搭得更高、更穩(wěn),培養(yǎng)了專注力。“大篷車”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傳遞愛與溫暖,幫助農村孩子打開了藝術的大門,給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

  近年來,永濟市加強研學教育體驗基地建設,結合一些基地獨一無二的黨史資源、歷史淵源,精心設計打造具有標志性的紅色教育產品、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產品,推進研學活動入腦、入心。同時,在建設研學基地時,該市不斷加強實踐基地的互動體驗性,依據沿線產業(yè)、資源優(yōu)勢,把紅色教育與勞動實踐、農業(yè)科普等相結合,真正讓黨建工作、廉政教育從室內到戶外,從書本到生活,實現(xiàn)“教育+農業(yè)+旅游”多領域跨界融合,為基地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目前,永濟市以鸛雀樓景區(qū)打造的研學基地被授予“省級研學(勞動)實踐基地”,目前已成為我市青少年重要的課外研學之地。另外,在永濟城郊,河東澤蘆源文創(chuàng)公司打造的“西太寧葫蘆園”,建成河東葫蘆非遺館、文化體驗大課堂、共和國紅色記憶館等,目前已成為孩子們喜愛的課外活動場所,亦成為頗具特色的研學基地。

  近年來,永濟市加快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共創(chuàng)建“運城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1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個。該市在農村學校扎實推進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建成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11所,實現(xiàn)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目前,10所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共有輔導員80余名。同時,各學校積極舉辦公益實踐活動,先后組織100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公益實踐活動,組織少年宮全體教師為農村小學開展“大篷車”送教入校活動,積極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強化立德樹人的根本,扎實做好全面育人工作,進一步加強‘三大載體’建設,積極開發(fā)育人效果顯著的研學實踐課程,努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研學實踐精品線路、實踐基地,構筑品牌育人載體,為運城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貢獻永濟智慧和力量。”永濟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澤鋒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