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生命中最大的獎勵, 是奉獻帶來的滿足”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4-26

□孫佳麗

自2023年2月8日進疆,來到美麗的土墩子農場,轉眼間已過去兩個多月了。土墩子農場始建于1955年,因唐朝烽火臺遺址“土墩子”而得名。農場坐落在天山腳下,南鄰挺拔秀麗的博格達峰。農場下轄五個連隊一個社區,總人口4000多人,其中少數民族占40%。回想這段時間,我百感交集,除了要調整時差,克服飲食、氣候方面的差異,思念家人及同事,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援疆人和身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的自豪。

幾個月前看到醫院發的《關于推薦選拔醫療人才的通知》文件,通知要求選派一名超聲醫師支援新疆。經過了解,得知人才援疆是黨和國家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就在想,我要去援疆。隨即想起父親時常教導我的一句話:“生命中最大的獎勵并不是財富的積累,而是奉獻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這更堅定了我要去援疆的想法。

于是我先后撥通父親與老公的電話,“我想去援疆工作一年半時間,家和孩子我就沒辦法照顧了”。沒想到他們意見一致:“去!家里有我們照顧。”于是,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向醫院遞交了報名申請表。院黨委會經過研究,很快同意了我的申請,并對我這種態度給予了肯定和鼓勵。2023年2月8日,我踏上了3000公里之遙的援疆路。

來到土墩子農場,我受到農場政委及領導的熱情招待。農場的街道干凈整潔,街道兩邊隨處可見“山西援建”的字樣。從與農場領導的談話中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曾說“我一直關心新疆的建設發展”。在總書記的關心和重視下,一批又一批的援疆干部和技術人才,無私地奉獻著,為新疆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驕人的貢獻。他們的奮斗,換來的是整個新疆的發展,也為我們新一批援疆人作出了榜樣。此刻,我作為一名新的援疆人,感到自豪和驕傲,亦深感責任重大。

土墩子農場晉康醫院,是山西援建的一所集預防、保健、醫療、衛生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以前,土墩子農場醫院面臨的困境是:有醫院,缺醫生;有病人,缺藥品。醫院的硬件設備并不是太差,缺的是人才、先進的理念和制度,因此職工群眾對醫院缺乏一定的信任。隨著工作的推進,我發現農場頸肩腰腿疼痛患者居多。肌骨疼痛超聲恰好是我的專長,我與援疆醫生王雷雄合作,開展了我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學到的新技術——肌骨超聲引導下的疼痛治療。截至4月9日,我來疆60天,其間,超聲檢查患者共456例,超聲引導下治療各類疼痛患者42例,其中肩周炎18例,神經根型頸椎病10例,網球肘4例,腱鞘炎3例,髕上滑囊炎2例,肘管綜合征2例,背部筋膜炎1例,足底筋膜炎1例,瘢痕疙瘩1例,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病痛。

以往疼痛患者經過藥物、理療等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疼痛時,往往選擇藥物注射及小針刀等治療。這些治療對臨床大夫技術要求很高,必須具備扎實的解剖基礎,以及進針手感,否則很容易誤傷神經、血管等。隨著肌骨超聲的發展,超聲作為臨床醫生的第三只眼,可以輔助臨床醫生診斷,對病變精準定位,進行動態可視化監測,因病而異對癥治療。

70歲的肩痛患者柳女士(化名),經過3次超聲引導治療后痊愈。她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說:“肩痛困擾了我這么多年,沒想到今天能在農場家門口治好了,更沒有想到B超還可以治病,真是太感謝你們援疆醫生了。你們來了,我們土墩子人看病就有希望了。”她還給我們送來了錦旗,當我接過“沉甸甸”錦旗的那一刻,感到它不僅僅是患者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更是寄托在我們身上的一份希望,希望我們為當地居民多謀福祉。

在這期間,我積極投身到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中,不僅開展業務教學和技術培訓,還通過“傳幫帶”方式,言傳身教地培養當地醫生。同時,利用空閑時間,組織醫療人員,進行統一授課,讓他們更多更好地掌握了超聲在臨床診治中的應用。下一步,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在這援疆的一年半中帶出一批技術骨干,為真正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盡一份力,造福新疆人民。

在這期間,我多次參加下鄉義診活動。下鄉義診的時候,常常要頂著嚴寒與風沙,驅車數百里,穿過渺無人煙的茫茫戈壁,來到一處處偏遠的村鎮。我們的到來,受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當他們聽說我們是來自山西的援疆醫生團隊時,紛紛前來咨詢。

看著他們那一張張質樸的臉,感受著他們那一顆顆虔誠的心,我們深受感動,奉獻新疆的信念更加堅定。這里的氣候及工作條件是差了些,然而,比起那些“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兵團人,比起幾十年如一日在新疆艱苦奮斗的邊疆干部,我們的付出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們援疆醫療團隊的5個人,一起工作,一起吃飯,遇到困難一起解決,遇到快樂一起分享。由于時差大,晚飯后天還大亮。每天最放松的時候,就是晚飯后在土墩子農場的大街上散步。在這里,我們沒有年齡和職位的差別,情同手足,我們談為人、談處世、談人生。一起工作,共同生活,不僅使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使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相信這種“戰友”情,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淡漠。

在這段援疆的日子里,感激之情常常充盈于心。感謝醫院、科室、社組織和家人的支持與付出,讓我能全身心投入醫療援疆的工作中。

同時,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援疆的隊伍中來,這里需要我們,國家需要我們。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