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永濟長旺背冰

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04-07

□尚月旺

背冰表演現(xiàn)場 (資料圖)

永濟文藝三件寶“蒲劇、道情和背冰”,其中的背冰多次受到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并獲得過多項殊榮。2011年5月,長旺背冰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相傳,背冰始于19世紀50年代。

當時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一路聲勢浩大打到茅津渡時遇到了挫折。茅津渡是通豫陜之要津,扼秦晉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清軍又在茅津渡的外圍陣地燃起火墻。這支太平軍的首領李開芳望著沖天大火,束手無策。當時,軍中有個長旺人,名叫相福祿,給李開芳建議說,他愿帶一隊兵士到黃河鑿冰,過渡口時每位兵士都要背一塊大冰,沖到火墻前把冰塊往火里扔,冰塊遇熱消融成水,豈不澆滅火墻。李開芳聽后,眼前一亮,拍手說,以冰滅火,這計很妙。

太平軍以計攻克茅津渡,洪秀全得知此事后,贊揚相福祿,天寒地凍,冷風刺骨,背冰攻城,相福祿實乃鐵骨勇士,值得褒獎。

長旺村人認為這是長旺村的驕傲,要想方設法把這種鐵骨精神傳承下去,于是把背冰攻城演繹為社火背冰。

由于種種原因,長旺背冰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在社火表演中銷聲匿跡。改革開放初期,當?shù)卣畯膫鞒形幕胧?,十分重視背冰這一民俗活動,開展了深層次挖掘與整理,藝術加工創(chuàng)新,賦予背冰新時代文化元素。

凜冽的冬日,背冰民俗表演中,背冰漢子頭裹紅綢巾,穿短褲,光脊梁,后背負十來斤重的冰塊,胸掛黃燦燦的銅鑼。還有彪形大漢扛根百斤重的檁條,檁條上系著表演隊伍的旗幟,仿效古代軍事戰(zhàn)場場景。他們變換著隊形表演“下河鑿兵”“匍匐前進”“刀槍不入”等場景。表演進入高潮時,表演者用力敲擊胸前的銅鑼,踏著喧天的鼓點,勢若卷起的浪花,脊背上綁冰塊的紅綢,也被寒風吹得嘩啦啦直響。火熱的表演,驅(qū)散了四周的寒氣。

長旺村,曾因背冰被詩人盛情贊頌。今天,村里的社火表演令人驚艷。表演隊伍拉起的橫幅上,“鐵骨精神、文化自信”8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網(wǎng)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