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27
記者 陳永年 李 斌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是抓好各項工作的“牛鼻子”。招商引資只是產業發展生命周期的起點,要想實現經濟發展、產業升級,離不開精準化、精細化政務服務的支撐與護航。
為此,萬榮縣委書記李永輝要求:“全縣今年要聚焦總投資384億元的130個重點項目,包聯領導真包聯,責任單位真盡責,配合單位真配合,發揚‘爭、搶、拼’的勁頭,動起來、跑起來,憑實績說話,靠實干立身,用事實增強黨委、政府的公信力,用作為提高縣域營商環境的競爭力。”
給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不僅要做好熱心腸的“店小二”,更要做好善解難題的“急郎中”。3月22日,記者前往萬榮采訪,親身體驗“榮易辦”(萬榮政務服務品牌)不走樣的踐諾。
恰逢“熱心腸”
“小白”辦妥大項目
在山西虎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下簡稱“虎邦建材”),見到當時負責前期手續辦理的李映杰時,他已經回歸市場銷售的老本行了。

山西虎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內工人在抓緊生產減水劑。 記者 陳方斌 攝
虎邦建材位于萬榮縣皇甫工業園區,主要從事混凝土外加劑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廠房占地28000平方米,總投資上億元,去年3月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年產聚羧酸減水劑10萬噸、無堿液體速凝劑10萬噸、干混砂漿3 萬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投資巨大的項目,具體負責前期手續辦理的竟然是個“小白”。李映杰說:“建新廠辦手續,我當時真是一竅不通,妥妥的‘小白’,多虧了職能部門的熱心、貼心服務啊!”
廠區剛剛“三通一平”,他和另一個同事就帶著工程隊進了場,場地中央擺著一個大集裝箱,里面擺上桌子與凳子,臨時項目部就建成了。除了施工的工人,虎邦建材就過來兩個人,李映杰負責手續辦理,另一個負責工程施工。
但手續申報非常專業,“小白”壓力大,“小白”很頭疼。
正在李映杰犯愁時,萬榮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審批局”)局長賀奇峰帶著投資項目股、規劃建設股、農林水股、市場登記股等業務股室的負責人來到了項目工地。
“賀局長手拿一張流程圖,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地給我講解。這一步辦的是什么手續,需要準備什么材料,涉及哪個部門,材料準備好后交給哪個股室,邊說還邊把站在邊上的股長指給我看,讓我認準人。”李映杰說。
發生在那個簡陋的集裝箱內的上門服務,讓李映杰心里徹底有了底,清楚了營業證照、項目備案、用地規劃、人防、消防、工程許可、施工許可等手續辦理的流程及將來驗收需要準備和完善的資料清單,也拉開了他與審批局工作人員熱線聯系的序幕。
申報建筑設計方案時,李映杰不僅看不懂圖紙,就連設計方發來的電子圖紙都打不開,最后打開圖紙的應用軟件都是在審批局工作人員的指點下下載的;項目備案時,要求項目名字與國家的產品目錄相符,否則回頭修改會非常麻煩,他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反復三次才最終確定下來……
“辦手續那段時間,我經常給他們打電話、發微信,他們沒有一點厭煩,碰到電話中說不清的,他們總會說:你過來吧,拿上東西到我辦公室弄。正是他們的貼心服務、細心把關,幫我們避開了很多坑。”李映杰說。
如今,虎邦建材隔壁一個項目也正在辦理手續,那邊的人經常過來請教李映杰,而他最常說的就是:“大概是這樣,我記得不太清楚,你還是去問審批局吧,一步就到位了。”
其實,在項目手續辦理上,像李映杰這樣的“小白”都算好的了,因為年輕,接受事物很快,而一些具體辦理手續的老年人,有的連微信傳送文件都“玩不溜”,手續辦理全靠工作人員,辦理效率和滿意度完全取決于服務質量。
采訪時,虎邦建材內包括一棟辦公樓和一個生產車間的二期項目正在施工,不時傳來的“咚咚”聲,宛如一列列隊伍在春天里前進的鼓點。
全靠“急郎中”
項目建設踩“油門”
企業辦理手續時,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失誤,如何幫企業及時進行補救,當好解決問題的“急郎中”,比當好熱情服務的“店小二”要求更高。

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處理車間主體工程加緊施工中。 記者 陳方斌 攝
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康藥業”)在辦理一個項目的用地規劃許可證時,因設計單位制作的項目總平面圖上的綠化率與容積率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無法審核通過。
可貴的是,審核人員并沒有簡單地做出“過不過”的判斷,而是細心分析指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經過認真查看設計圖紙與重新計算,發現問題在于設計單位沒有根據最新的標準進行計算,屬于計算失誤導致指標達不到要求。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華康藥業與設計單位溝通,最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了這一問題。
華康藥業是萬榮縣的代表企業,近年來新建項目很多,作為前期手續辦理的負責人,賈國才與職能部門打交道很多,感受也很深。
比如在辦理一個項目的規劃許可證時,他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問題:設計圖紙上的名稱與備案的項目名稱不一樣。
賈國才說:“圖紙設計得比較早,用的名字是‘廢水處理站建設項目’,而項目備案的名稱是‘山西華康300m3污水處理擴容升級改造項目’,兩個其實是一個項目,但名稱不一致。”
這下麻煩大了,按照規定,如果名字不一樣,就會視為兩個不同的項目。這事怎么解決?常規的辦法有兩個:一是重新備案,二是修改設計圖紙。
但兩個辦法真正實施起來都不簡單。重新備案相當于把以前所走的程序全部再走一遍,所有的手續全辦一遍;修改圖紙看似簡單,但這種設計圖紙一式10份,每份僅打印費用就上千元。更關鍵的是,設計單位還在大連市,溝通、修改、審核、蓋章、打印,再郵寄回來,少說也得七八天。
該項目是為華康藥業“新建中藥提取車間項目”配套的,提取車間項目要建12條自動化提取生產線,投產后年產量可達到5000噸,年產值可達57500萬元,污水處理項目的進度直接影響著新建提取項目的投產。
問題是賈國才下午到審批局辦事時發現的,他趕緊向公司領導匯報,而審批局負責該項目的“項目管家”,也緊急向局領導匯報。
第二天早上,賀奇峰帶著相關業務股室的負責人來到華康藥業,拿著圖紙實地查看、現場勘驗,發現兩個名稱的確屬于一個項目。然后,審批局一班人就在工地上,與公司相關人員一起,召開聯審會,查法規、找政策、想辦法。
“現場查驗過后,賀局長說從現場能看出來就是同一個項目,可以通過相關的程序對備案名稱進行變更,他還說這個責任他擔了。”華康藥業董事長董光明說,“最終,我們的工期沒有受到一點影響,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當天下午,審批局召開局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此事。次日早上,審批局相關人員就將變更后的相關證照送到了華康藥業。
貼心、高效的服務,在華康藥業轉化為投資的信心與發展的動力。

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們在加緊生產、發貨,確保中成藥訂單完成。 記者 陳方斌 攝
2021年以來,華康藥業連續建設了5個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的300m3污水處理擴容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新建中藥提取車間項目,總投資7500萬元的現代中藥科技產業園智能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6000萬的年處理6000噸中藥材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500余萬元的質檢中心升級改造等項目。2022年,華康藥業產值達4.4億元,實現利稅4700萬元,產品5個劑型10大系列186個品種以良好的品質和市場信譽,暢銷全國各地。
下足“笨工夫”
全力贏在“起跑線”
在審批局,記者見到了給李映杰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張流程圖,不同的是,圖的后面有個小小的標注:2023版。
那是一張紅色的紙,上面條理清晰地標示著萬榮縣社會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的清廉審批流程。
“流程圖我們年年都要更新,越來越簡化,越來越直觀。你看,這個‘綠色建筑認證(公共建筑需開展)’就是今年剛剛加上的。”賀奇峰介紹道,為讓辦事群眾更直觀地了解辦事流程、所需材料及涉及部門,從2019年開始,該局就制作了流程圖,年年都會根據新的政策和需求進行更新。
圍繞項目審批,該局根據項目類型、投資規模、用地位置等情況,擬定審批方案,定制“一單一冊一圖”。“一單”,即一次性告知單(《萬榮縣政府投資審批類建設項目一次性告知單》和《萬榮縣社會投資備案類建設項目一次性告知單》);“一圖”,即清廉審批流程圖(《萬榮縣政府投資項目清廉審批流程圖》和《萬榮縣社會投資項目清廉審批流程圖》);“一冊”,即服務手冊(《萬榮縣政府投資審批類建設項目服務手冊》和《萬榮縣社會投資備案類建設項目服務手冊》)。通過“一單一冊一圖”,為每個項目個性化定制審批方案,一次性告知項目手續辦理過程中需串聯辦理的事項和可并聯辦理的事項清單。
所有的流程與服務項目,都需要在時間維度上,通過與辦事群眾的雙向互動,才能實現最佳效果,才能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為此,每過一段時間,局里都會組織業務骨干開會討論,模擬無經驗的“小白”辦手續的場景,研究怎么能讓辦事更簡單、更高效。
記者在政務大廳發現,幫辦崗有身穿紅馬甲的工作人員值守,只要進入大廳的群眾目光游移,不知該去哪兒,馬上就有工作人員迎上前去,詢問事由,并提供幫助。
關于幫辦代辦,審批局除了成立幫辦代辦股這一內設機構外,還由局班子成員和業務骨干組成了5支“全代辦”服務工作專班,形成項目全流程服務鏈。同時,由19名行業專家組成涉企服務顧問團隊,為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實施一站式、保姆式、全天候、全過程、零距離跟蹤服務。上述服務人員,對照縣重點工程項目冊,根據項目類型、投資規模、用地位置等情況,擬定審批方案,形成“一單一冊一圖”,實施政務服務的精準供給。
為進一步做好全縣重點工程項目審批服務保障,加快推進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度,該局于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開展“重點工程項目前期手續集中辦理月”活動。2月22日,該局聯合縣重點項目指揮辦公室,組織全縣46家項目單位開展了2023年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培訓會,進一步理順審批流程,解讀政策法規,形成溝通機制,全面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前期手續辦理。
在今年的萬榮縣“三干會”上,萬榮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飛要求:“行政審批部門繼續專題研究,優化流程,所有項目都要實施并聯審批,同步進行、再壓時間、一體推進。在項目建設上,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審批上耽誤時間,就是輸在了起跑線。面對千帆競發、如火如荼的發展局面,我們不能搞按部就班、四平八穩,必須采取超常舉措,才能奮起直追、彎道超車,否則你憑什么超越別人?”
如今,萬榮縣項目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政府投資類項目不超過3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備案類不超過25個工作日,一般工業項目不超過5個工作日。
記者手記:
抓增量,更重存量
陳永年
度過3年疫情,上項目、抓發展等各項工作進入正軌,全國范圍內的招商引資大賽又一次轟轟烈烈地拉開了。
無論地處哪里、發展程度如何,各地都把招商引資視為發展地方經濟、提高本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列入“一把手”工程,各級領導極端重視,優惠政策極端傾斜,社會各界極端關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景,就是希望社會各界能從項目成長全生命周期的高度來重視招商引資。當下的企業,就是以前的招商引資項目;現在的果是以前的因,而目前的因也可能成為未來的果。所以,在目光朝外,大力做好招商引資增量的同時,也需要目光向內,做好現有增量的高質量服務。實踐證明,通過對現有存量項目的提質優化,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和促進我們新項目的招引。
比如宏明空調,原本只是一時的“來運過渡”,但在優質的服務之下,臨時租客變成了購地置產的常住居民,不僅將更多的生產項目遷移到運城,還主動將自己的優質供應鏈企業拉到運城投資建廠。
“我們發展得越快、實力越大,對產業鏈的影響就越大,就可以把供應商拉過來投資。在招商引資上,現有企業享受到的實實在在的待遇和發展變化,比什么語言都更有說服力。”宏明空調相關負責人說。
下個月,宏明空調將在運城召開公司成立30周年大會,屆時公司將邀請供應鏈上的百余家企業來運城,讓他們看看運城的環境,看看公司四五年來的發展,極力推動他們在運辦廠投資。
實際操作層面,通過優化服務盤活存量,可視為招商引資工作的“售后”,涉及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以及居民就業、社會穩定、資源利用等等,都是大事。
每一個招引的項目,都投入了一定的社會成本,建設后又轉化為社會資源。運營得好,資源產生效益;運營得不好,資源就是被浪費。從整體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看,擴增量與優存量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比如將一個原本發展受阻的醫院盤活,讓他成長為優質醫療資源,更好地發揮社會價值。這樣的“售后”與招引客商重新投資一個醫院,或許只有統計方式的區別,而對于社會資源的盤活和利用,對于社會效益的彰顯,前者可能更勝一籌。
而且這種對存量資源的服務,往往會以優化營商環境的方式,影響著增量項目的引入。如今城市之間的招商引資競爭,已經越來越集中在營商環境特別是政務服務質量的比拼。而當在招引項目這一環節分不出勝負之時,“戰火”勢必燃向招商引資之前或之后的環節,比如地方優勢的梳理和推介,現有項目的服務和保障,等等。
由此來看,在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時,統籌兼顧“招引增量”與“服務存量”,已經成為既關乎當下也關乎未來的關鍵。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