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3-24
記者 陶登肖/文 茹雅/圖
臨猗縣不是江南水鄉,卻有一個聞名全國的魚大夫。農業農村部為他配備技術服務車,讓他走遍全國看魚病;不是科班出身,卻被中國社會科學院邀請到北京,就中草藥如何從源頭防治動物污染談自己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草魚老三病應從“肝膽入手”、魚類病毒性疾病應采用“一不動、二調水、三抵抗”的新療法。更讓人稱奇的是,他只要在池塘里取一滴水,化驗、觀察后,就能知道魚是否正常。
他就是山西黃河魚病研究所所長兼山西乾泰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屈新家,中國水產學會第十屆理事會漁藥專業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全國漁藥指導師。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屆獲得中國水產杰出貢獻人物,優秀水產動保配方師、導師榮譽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水產動保榮耀榜年度杰出人物;2018年榮獲中國水產年度大會中國水產杰出貢獻人物、臨猗縣最美工匠;2019年榮獲中國水產動保榮耀榜特別貢獻獎;2020年榮獲中國水產動保榮耀榜年度十佳水產動保配方師。

▲研制漁藥
潛心鉆研 回鄉創業
今年60歲的屈新家,做過豆腐、賣過添加劑,但都以失敗告終。一次偶然的機會,窮困潦倒的他,開始在北京水產養殖公司打工。就這樣,屈新家進入了水產養殖行業。
天天和魚在一起,屈新家對魚病防治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他就豎起耳朵仔細聆聽,默默記在心底,下班后就去書店購買各種書籍,趁著晚上休息的時間認真研讀。“那時候,我每月工資300多元,大部分用在了買書上。”屈新家說,3年內,他腦海中裝滿了關于生物學、細菌學、藻類學等各種學科的上萬條名詞,掌握了各種魚類的上千種病癥。
為進一步學習水產養殖知識,屈新家參加了大連水產學院的函授班。畢業后,他開始從事水產技術推廣,魚、蝦病檢測的重要工作。
在開展魚塘病害技術承包的一年多里,屈新家看到我國漁藥產品大都是一些簡單的化工產品,要么藥效不明顯,要么有副作用,要么對水源污染很大,這些落后的漁藥產品如果不盡快改善,魚病防治就會走到事倍功半的路子上。同時,在治療疑難魚病時,屈新家經常向專家們學習用中藥治療魚病的知識。“研究魚病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領域,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屈新家說。
譬如,屈新家在實踐中發現,魚類豎鱗病多在春秋季節發病,其細菌明顯是低溫細菌,而用地頭常見的中藥苦參再搭配多種中藥后,治療豎鱗病的效果很顯著。“研究表明,苦參對殺滅車輪蟲等多種寄生蟲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我研制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以枳實、當歸、黨參、蒼術、石菖蒲、貫眾、附子、石斛、地龍、烏蛇、蜈蚣、全蝎、朱砂等20多種名貴中草藥復配而成,完全代替了抗生素添加劑,解決了水產品的殘留問題。”屈新家說。
于是在2000年,屈新家離開已經工作10多年的地方,毅然回到臨猗老家創業。回到臨猗縣后,在該縣科技部門和畜牧獸醫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屈新家開辦了山西黃河魚病研究所,隨后又在旗下注冊了山西乾泰藥業有限公司,經國家農業農村部GMP標準驗收合格后開始正式生產。公司生產的200多種漁藥暢銷全國各地,尤其是防治魚類的敗血癥、修復水體等特效產品遠銷東南亞。

▲分析魚病
獨創方法 培養人才
工作中,屈新家看過的湖泊、池塘不計其數,通過觀察水樣,總結出一套透過一滴水看魚病的方法。
“所謂‘一滴水診斷魚病’就是從池塘某一個角落取一瓶水,用吸管吸取一滴水滴在載玻片上,通過顯微鏡觀察,便知道魚的攝食是否正常、池塘水體溶氧量是多少、魚是否會發生浮頭、若池水溶氧偏低魚是否會缺氧死亡、假若浮頭死亡還可知道浮頭死魚的位置等。通過對水體的簡單監測還可以判斷池塘的魚近期有無大量死亡的可能。”屈新家說,這項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直在逐步完善、細化。
30多年來,屈新家堅持走近魚塘,服務漁民,經過長期的一線實踐,總結出淡水養殖水體中的“裸藻”并非書本上所說的一種益藻,在全國首次提出草魚老三病應從“肝膽入手”、魚類病毒性疾病應采用“一不動、二調水、三抵抗”的新療法。新療法的推廣可有效控制魚類病毒性疾病的蔓延。

▲生產漁藥
“屈總,這兩天池塘里魚沒啥大問題,就是有了錦鯉爛鰓,你再給我發幾箱漁藥。”
“錦鯉爛鰓注意查一下孢子蟲,注意鯽魚大紅鰓,還要多操心池塘藻類含量……”
采訪中,河南經銷商打來電話咨詢魚病問題,屈新家耐心地向她講解著。雖然現在屈新家開著技術服務車在大江南北巡回,手機24小時開機,每天接上百個電話進行遠程診療服務,但是仍然忙活不過來。屈新家感慨地說,現在水產界的技術人才太缺乏了,他每到一處,除了診斷魚病外,就是為漁民辦技術培訓班。

▲悉心指導
據介紹,2014年以來,屈新家在全國舉辦漁醫培訓班7期,培養1000余人,遍及全國30余個省市,現有300余名漁醫通過國家考試取得了水生動物執業獸醫師(資格),為臨猗漁藥、運城漁藥走向全國作出了特殊貢獻。
憑著這些魚塘防病治病的實戰經驗,30多年來,屈新家在《中國水產》《科學養魚》《中國漁業報》《農民日報》等各種報刊上發表百余篇論文,受益漁民達數十萬人。“診斷魚病是我的愛好,培養漁醫是我的目的,讓晉南漁藥走出國門是我的愿望。”屈新家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