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3-22
記者 陶登肖/文 茹雅/圖

“美國醫生特魯多說過:‘作為醫生,偶爾能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疾病來襲,患者總希望雪中送炭。我們有優良的技術和足夠的人文關懷,這就是最有溫度的工匠精神!”薛瑞康說,一名醫生無論有怎樣的成就,始終不能拋開責任心,因為他們肩上扛著患者生命的重托。
薛瑞康是一名骨科主任醫師,現任河津市人民醫院脊柱創傷骨科(創傷 脊柱)主任、醫務科科長。從醫近30年來,他始終堅持用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鑄就醫者仁心,憑著對醫學的熱愛和努力,先后榮獲運城市醫療技能大賽一等獎、山西省“五小競賽”三等獎、“山西省優秀醫師”稱號等。

手術
仁術,不斷學習鉆研
“在技術競爭、人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要生存,要發展,‘差不多思維’要不得,它會讓人流于庸俗,止于膚淺和粗糙。”薛瑞康說,在激烈的競爭中,靠的是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
從醫以來,薛瑞康一直保持著學生時代養成的習慣,熱愛學習與研究專業內容。薛瑞康先后在唐都醫院、301醫院進修,學習回來后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研究,成功進行了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感染性傷口及慢性潰瘍難愈創面、皮瓣轉移治療骨外露、深度燒傷切痂植皮、臂胸粘連分離等手術。
經皮椎間孔鏡下微創椎間盤髓核切除術,就是薛瑞康從301醫院進修后的收獲。“過去的手術,主要是通過切開皮膚肌肉、切除部分骨頭后切除椎間盤,現在通過透視定位,借助椎間孔鏡,可直接到達椎間盤并予以切除。”薛瑞康說,“既然有這么好的治療方法,何不盡快引進河津,讓患者早日受益。”
當時,為早日推進這項技術落地,薛瑞康學習結束后,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設備申請報告,最終獲批并引進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該技術使患者住院時間由過去半個月縮短至兩三天,同時也為患者節省了醫藥費用。近年來,薛瑞康先后開展此項手術50余例,每年主刀完成各類手術300多臺次。
不僅如此,薛瑞康還能夠結合臨床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發現,對于掌骨骨折的患者來說,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雖可使骨折滿意復位,但鋼板費用高、容易發生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往往難以使骨折滿意復位,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受到股骨骨折、脛骨骨折等采用髓內針固定的啟發,薛瑞康不斷地探索、創新,采用手法復位自制髓內針治療掌骨骨折,創新性地解決了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之處。
“采用手法復位,不僅避免了廣泛的軟組織剝離,還能很好地維持骨折復位。”薛瑞康說,這種方法創傷小,住院時間也可縮短,每名患者所需的治療費用約3000余元,每處骨折可節省鋼板費用千余元,且手術微創、并發癥少,是治療掌骨骨折的一種理想方法。

看片
仁心,患者利益至上
作為脊柱創傷骨科(創傷 脊柱)主任,薛瑞康在做好日常臨床工作的同時,通過傳、幫、帶、教,不斷提高科室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穩步推進科室科研工作。
“每周一次的大查房,是薛主任臨床案例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病床前,負責患者的住院醫師現場介紹患者病情后,薛主任會提出各種問題,和大家一起分析病情、討論治療方案。甚至在手術臺上,他也是邊提問邊教學。”脊柱創傷骨科醫生郭晉宏說,薛瑞康要求他們,必須對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治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作為醫生,一定要關愛患者,真正為患者著想。醫生要始終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視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薛瑞康在手把手傳幫帶的同時,常常告誡科室同事,服務患者,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還要有責任心和愛心。
患兒樂樂(化名)自幼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1歲時,樂樂不慎被開水燙傷胸背部及右上肢,傷后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行植皮術等積極治療手段,最終遺留下臂胸粘連的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生活。

查房
在一次下鄉診療過程中,薛瑞康無意中發現了已8歲的樂樂,他詳細了解其治療經過及家庭情況后,說服樂樂父親帶孩子住院治療。樂樂入院后,薛瑞康積極組織科室全體醫務人員,仔細討論、確定手術方案,為其施行了手術治療。
“考慮到患兒家庭的特殊情況,我想方設法為樂樂降低費用,僅花費2000余元就為他治愈了疾病。”薛瑞康說,直到現在,樂樂還一直與他保持著聯系。

術前準備
此外,薛瑞康積極激發科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科內實施工作量化、責任到人,使科室服務質量和醫療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修訂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并督促落實;多次組織核心制度專題培訓;積極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把路徑管理病種由75個增加到190個;修訂完善《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進方案》,加強藥學、護理、門急診、醫技科室、醫院感染等重點部門和關鍵環節的質量管理;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服務能力,疾病譜由528種增加到630種,使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悉心指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