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治理提檔 振興鄉村

—平陸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掃描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22

本報記者 蘇黎原 邢智軒  通訊員 韓 杰 關云鵬

油松綠了山頭,草莓紅透大棚。

早春時節,天氣回暖,平陸縣春意濃厚。比春意更為濃厚的是基層治理工作的火熱氛圍。

連續兩年,平陸縣列支經費10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銜接資金、黨費補助6200萬余元,按照“典型引路、對標爭先、全域推進”的原則,全面推進“五面紅旗”創建工作,全縣“五面紅旗”示范單位達到17個。

“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中,我們嚴格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創新提出‘16533’工作理念,推動基層治理全面提速,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平陸縣委書記麻軍澤說。

寺坪村的巷道整齊干凈

共同富裕,時不我待

3月11日,張店鎮張店村的早晨尚有幾分寒意,然而,一鍋鍋熱騰騰的饅頭已經新鮮出爐,即將登上前往太原、運城市區的汽車、火車。

饅頭是張店村的一項新興產業。前幾年,幾位前來張店村考察的太原客商發現,這里的饅頭特別好吃,于是牽線搭橋,幫助張店村把饅頭賣到了太原。之后,張店村的饅頭產業漸成氣候。

今年,縣委、縣政府正在張店村建設一座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入駐3個企業,其中一個就是饅頭廠。村“兩委”計劃借東風,也建一座饅頭廠,由村集體經營,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引導村民按規范流程生產標準化饅頭。張店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優勢是海拔較高、小麥品質好。前幾年,村民紛紛外出打工,一部分耕地被撂荒。這幾年,村集體從外出打工的村民手中流轉回200余畝耕地,再加上托管了一些耕地,統一采用農業機械、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種植小麥、玉米、中藥材等作物,2022年總收入26萬余元。2023年,村集體管理的耕地已經擴大到500畝。村“兩委”的目標是三年后集體管理1500畝耕地,讓集體收入再上一個新臺階。

“所有人都向往美的地方。作為全縣3個鄉村治理實訓基地之一,我們張店村堅決落實黨的好政策,確保村民共同富裕、村莊越來越美。為此,我們將恪盡職守,主動作為,不留遺憾。”張店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蘆亞軍自豪地說。

“我們聚焦治理增效、服務增速、打通堵點,在激發干部活力、提振干事熱情、推動工作落實上做實功、下硬功,讓基層組織越來越強,讓群眾越來越富。”平陸縣委副書記、縣長翟紀亭表示。

截至2022年年底,平陸縣133個村的集體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46個村集體收入超過30萬元,集體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個,毛家山村、圣人澗村的集體收入達到170萬元。在全省2022年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先進村”評選中,全市上榜的8個村中,平陸就有2個村(風口村、西祁村)。

在過去到處溝溝岔岔、農村貧窮落后的平陸縣,農村基層組織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鄉村被“點石成金”,由窮變富、由弱變強,引領群眾共同富裕的夢想正在一點點變為現實。

張店村的饅頭遠銷太原(資料圖片)

精心服務,創優環境

2月12日,張店鎮風口村小吃街,一輛游客的小轎車不慎滑進路邊的排水溝內。游客撥通了路邊牌子上公開的服務電話求助。

不一會兒,村委會副主任、專職網格員柴安林帶著2名村民趕到現場。仔細查看情況后,他們很快找到鐵锨、錘子,清理了路面,又開著三輪車將小轎車拖了出來。之后,還協助專業救援車司機處置事故車輛。游客感動得要給錢、請吃飯,都被村民拒絕了。

山門、桃花源、小吃街……張店鎮風口村在全村各處設置了12個平安服務小站。每個小站都由一名村干部帶領網格員、志愿者值守。碰到游客求助,第一時間義務救助。沒有緊急情況,就加強防火巡邏,確保山林安全。

12個平安服務小站深度融入全村網格化治理當中,實現黨建網、綜治網“兩網”融合。包括各小區在內,全村的21名黨員、36名志愿者,每天都奔波在村級“自治”的“網格”中。

近年來,風口村利用萬畝油松林、千畝油菜花、千畝桃花園、冰雪霧凇景等獨特資源,產業帶動,村企聯動,服務驅動,資源撬動,已經建成全市聞名的旅游村。

“義務救助游客的事經常有,逐漸提升了風口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我們將依托旅游公司,組織消夏文化節、豐收節、冰雪節等多項活動,把平陸縣的旅游資源推介給更多的人。”風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波龍介紹說。

不僅僅是風口村,在天鵝灣、地坑院、黃河古棧道、茅津渡等擁有自然或人文資源的行政村,平陸縣普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力推進農村網格治理工程,村“兩委”的服務水平普遍提升,共同提升了平陸縣的美譽度。

風口村一次救援行動現場(資料圖片)

移民搬遷,實現小康

建成移民新村后,原有的居民組被打亂了,怎么管?

圣人澗鎮寺坪村的答案是:進一步強化治理體系和制度建設——

狠抓環境衛生。建立衛生保潔管理制度,每3條巷道設置一片,由黨員擔任片長,帶領巷長和村民代表把村民重新組織起來、管理起來,爭搶“流動紅旗”。

節儉過紅白事。村“兩委”規定,紅白事當天,早上只設便席,不超過4個菜,中午精簡宴席,不超過10個菜,下午不安排飯;煙酒全部取消;村民上禮不能超過100元。

規范星級管理。村“兩委”每年評一次星級戶,目前搬到新村的165戶中,10星級13戶,9星級30余戶,8星級70余戶……環境衛生、孝敬老人、遵紀守法、鄰里和睦等各項工作得到普遍加強。

引領共同富裕。村“兩委”依托村周邊的復晟鋁業,除了鼓勵村民進廠當工人或保安外,還引領村民大力發展服務業,交通運輸、飯店、超市等快速發展起來。特別是統一安排村內二三百名閑散勞動力,為復晟鋁業裝卸原料和產品,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致富。

張村鎮窯頭村也是移民村。從三門峽庫區整村搬到現址后,村民發展出櫻桃、葡萄、草莓、苗木、桃樹等多項產業。村“兩委”特別重視發展集體經濟,2019年從建設蔬菜大棚起步,2020年試種哈密瓜成功,2022年建成15個高標準日光溫室……2022年村集體收入30萬元,預計2023年村集體收入可達50萬元。

因三門峽庫區、小浪底庫區建設以及地質災害、退耕還林等多種因素,平陸共有移民村132個,居民46899人。縣委、縣政府對移民村建設格外重視,著力打好項目建設、設施完善、產業發展“三張牌”,同時加大治理力度,使群眾移得出來、移得富裕、移得舒心。

上坪村群眾參加集體勞動時合影(資料圖片)

提級考核,激勵斗志

“這個村的班子有一股子不愿服輸的干勁,披荊斬棘的闖勁,戰天斗地的拼勁!”平陸縣政協主席、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可隆到曹川鎮上坪村調研時,為村班子的干勁深深折服。

2022年,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沒有啟動資金,村“兩委”班子7個人一人出資10000元,湊齊70000元,硬是在外人懷疑的目光中辦起了種植養殖合作社。

上坪村坡大溝深,塬面破碎,耕地被分割成許許多多個小塊,為村民單戶實施機械化、科技化帶來困難。集體經濟一度突破不了2萬元。受困于從地里刨不出食,全村1400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內常住人口僅剩600余人,不少耕地都撂荒了。附近群眾一度“有女不嫁上坪村”。

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在班子成員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董小軍是個狠人。他領著班子成員和村民在發展集體經濟上辦成了不少大事:

種了300畝花椒,2022年收入5萬余元;種了120畝煙葉,2022年收入31萬元,今年計劃把面積擴大到240畝;2022年還種了20畝五味子,20畝八月炸,30畝獼猴桃,200畝連翹;在破碎的塬面上,竟然還散養了50頭豬,年收入4萬元,今年計劃擴容為100頭。

曾經白送都沒人要的黃土梁地,硬是被變成了金疙瘩。

為了調動群眾參與集體經濟的動力,上坪村“兩委”為所有勞動力排班,設定日工資為80元,由各居民組集體管理。

得知這個村的壯舉,平陸縣各有關部門紛紛出手相助:縣農村經濟事務中心計劃撥款30萬元,幫助建設100畝滴灌設施;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正在上報一個農業機械化設施項目,擬投資40萬余元;縣煙草專賣局計劃投資200萬余元建設自動化烤房、回潮室。

平陸縣緊盯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痛點,牢固樹立“嚴獎懲、激干勁、重實效、促落實”的基層治理導向,聚焦村黨組織書記,實施激發鄉村治理活力工程,打破按比例分配優秀指標、內部搞平衡的傳統考核模式,大力探索“全縣統考”機制,讓有為者有位,讓吃苦者吃香,讓實干者實惠,進一步激發了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奮發精神和工作激情。

縣委組織部牽頭,縣直7個部門參與,根據縣情、結合鎮情、立足村情,按照“重點突出、便于操作”原則,每半年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全縣統考、統一排名,將考核結果和報酬待遇、提拔重用相掛鉤,對考核前30名的,在保障年度3.6萬元待遇的基礎上,按3個檔次分別發放1萬元、0.8萬元、0.6萬元的績效獎,對排在后5名的,減發年度績效。

在全縣統考新機制的引領下,各村黨組織書記爭先進位謀發展、全力沖刺促振興,你追我趕、奮楫爭先,基層治理的活力持續釋放。杜馬萬畝蘋果、部官萬畝鮮桃、常樂萬畝葡萄、三門萬畝花椒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強勢崛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