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紅薯架起“富農橋”

?——鹽湖區張良村培育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08

記者 郭 華 見習記者 許 菲

“播種的時候要選擇經過實驗室剝尖、組培、檢測、大棚馴化的脫毒原種微型薯為薯種,排薯時要確保間距適中、擺放均勻,覆土時要厚薄一致,蓋膜時要兩邊拉緊、拉直、緊貼土面……”

近日,在鹽湖區陶村鎮張良村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來自山西農業大學的教授李江輝正在紅薯高產高效栽培學習園地,為張良村及周邊的紅薯種植戶講解紅薯種植技術和注意事項。

科技為紅薯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力量。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一直非常重視科技富農,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堅持用科技的力量指導紅薯種植戶開展育苗、種植、儲藏、銷售……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2月15日至18日,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聯合鹽湖區現代農業發展中心開展了為期4天的“冬春大培訓”,吸引300余名紅薯種植戶前來聽課學習。培訓會上,來自山西農業大學的專家學者從紅薯品種、種植方法、種植注意事項等方面為紅薯種植戶進行了科學種植培訓。

“如何育苗、如何種植、如何能保證紅薯高產優質?”紅薯種植戶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聽課、用心交流。培訓現場,紅薯種植戶聚精會神、認真聆聽、詳細記錄,并結合自己種植紅薯的實踐和所遇到的問題,向專家學者請教并積極參與討論。

“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全面的種植知識,認識到自己之前在種植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培訓交流以后,增強了種植紅薯的信心,今年我決定再擴種十來畝?!奔t薯種植戶柳建社參加完培訓后說。

基地全年都開展“理論培訓+實踐指導”的教學模式,從育苗、種植、田間管理、儲藏到銷售為紅薯種植戶提供全方位服務,讓更多種植戶能夠開展精細管理、科學生產、增產豐收,讓科技為紅薯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擦亮張良紅薯產業品牌。

合作發展讓紅薯產業興旺起來

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是推動鄉村產業興旺、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在張良村,紅薯產業融合基地有效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激活農村土地資源,促進農業集約化、標準化、規?;l展,推動紅薯產業發展。近年來,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一條以“合作社+農戶+服務+市場”為模式的發展路子,秉持科學管理的理念,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共同發展。

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成立于2017年,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積極與國內各農業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引進先進品種“一枝香”、學習先進種植技術等,持續為周邊村民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基地已改良種植紅薯土地1250畝,并計劃在2023年擴大自有種植規模,提升合作社在紅薯種植方向上的帶動作用,讓更多農戶通過種植紅薯增收致富。2022年,基地帶動周邊農戶400余戶種植紅薯,幫助近1000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戶均每畝增收3000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致富。

“節能型地下通風儲藏紅薯窖”是該基地的一大特色,總投資400萬余元,建立在地下7米,磚壘24孔窯,成“非”字型,機動車可直接進入窖內,總庫容量8200余立方米,可儲藏紅薯250萬余公斤,為紅薯種植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儲藏地,幫助紅薯種植戶實現反季節銷售,拉動收入增長。

“去年紅薯一出土就進了窖,你看現在這個紅薯還是很好,而且紅薯放到這會非常甜,市面上這會紅薯很少,能夠賣上好價錢?!闭诩t薯窖準備將紅薯打包出窖的種植戶劉女士說。

據悉,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還利用“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幫助紅薯種植戶拓寬銷售渠道。目前,銷售范圍已經擴展到北京、廣州等地,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2022年,基地銷售量近500萬公斤,銷售額2000萬余元。

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張良村一直在推動紅薯產業全鏈條發展,用產業興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讓紅薯種植更加輕簡化、高效化、標準化是張良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今年,基地計劃投資375萬元,實施“鹽湖區道北脫毒紅薯組培育苗研發中心”項目。項目投產后,不僅能擴大脫毒試管苗供給,增加紅薯產量,還將減輕紅薯生產勞動強度,降低農藥用量,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在育苗育種上發力外,張良村還將聚力補鏈延鏈強鏈,進一步開發紅薯類農副產品,提高紅薯產業的經濟效益。依托現有存儲規模,計劃投資180萬余元建設紅薯粉條生產加工車間,將合作社發展為集紅薯育苗、種植、儲存、深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生產基地,帶動更多村民參與生產,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讓當地的產業基礎更為扎實。

張良紅薯產業融合基地理事長張旭東表示,接下來,將積極融入運城市、鹽湖區的農業發展策略,全力發展智慧農業,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培育紅薯全產業鏈生態圈,對紅薯擴繁、采摘、銷售等進行數據溯源,降低紅薯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紅薯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張良紅薯的附加值和市場品牌影響力,讓紅薯產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