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中央一號文件 臨猗奮力作答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01

記者 蘇黎原 南 遼 通訊員 張文青

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蓮葉何田田,田田生綠波,黃河可采蓮,魚蟹鬧豐年。(資料圖片)

黨中央2004年至2023年連續二十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是2021年至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3年錨定鄉村振興,力推解決中國式現代化“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

臨猗縣北景鄉蘋果園——種下新品種,采用新技術,運用新模式,收獲新希望。(資料圖片)

過去一年來,臨猗縣在夯實戰斗堡壘、強化經濟保障、優化治理體系、凝聚振興人才等方面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臨猗縣廟上鄉棗園——春雨入棗園,水晶掛枝頭,待到秋風起,紅棗咧嘴笑。(資料圖片)

“堡壘筑強”

“現在,到村黨群服務中心辦事,村干部更熱情、更周到了。村里那些通組路、田間路、垃圾池也快修好了……”嵋陽鎮邸家營村村民如是說。

臨猗縣深刻認識到,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堅實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石力量。針對部分基層組織弱化,實施“堡壘筑強”項目,破解基層黨組織“腿軟無力”“聚力不強”等難題。

該縣結合全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突出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強化農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目標,探索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對換屆以來任職滿一年的254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初次評星,全縣共評出九星級1名、五星級1名、四星級4名、三星級8名、二星級52名、一星級162名。實施月考核評價、季考核評議、年考核評星,對黨組織書記實行動態管理。對重點工作失職失責、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23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動態減星;對26名考核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不定星級,并進行約談。

明確擇優納入鄉鎮事業編制、優先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給予集體經濟貢獻獎勵等7項激勵政策,進一步激發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動力。“退出”“選配”雙管齊下,配齊配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0名,選派“第一書記”11名,儲備村(社區)“兩委”后備干部993名。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干部報酬待遇,調整增加自然村經費,村“兩委”主要干部年平均報酬4.23萬元,“一肩挑”干部平均報酬超過4.5萬元。

同時,對32個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對74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高硬件標準,對15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整頓提升。

從以往“交差應付”“得過且過”,到如今“主動作為”“踏實肯干”,全縣后進農村黨組織戰斗班子的精神狀態,普遍從“亞健康”轉變為“滿血復活”。

“活血化瘀”

“原來村集體沒有錢,想給村里辦事辦不成。路爛了、燈壞了、垃圾亂倒了……時間長了,群眾就開始抱怨,對黨組織的信任感沒有了。”這是臨猗縣委多次在基層走訪中聽到的群眾呼聲。

臨猗縣深刻認識到,村集體經濟是涉及黨的根基穩固、黨群關系密切、經濟健康發展的大事、要事、關鍵事。針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活血化瘀”項目,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造血困難”“后勁不足”難題。

該縣抽調組織、紀檢監察、公檢法、農經等部門人員成立101個工作專班、5個工作組,下大力氣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整治行動,探索“五審五繳三統”工作機制,對村、組“三資”進行集中清理登記、集約整合。截至目前,共為集體挽回損失674.266萬元,化解債務1848萬元,重新發包土地457.78畝,新增收入112.87萬元,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該縣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打產業牌、謀特色路,探索資源開發型、產業發展型、區位優勢型、“三資”盤活型、集體興辦型、股份合作型、混合經營型等7種發展模式,項目化推動、案例化推廣,把人才、項目、政策、資金下沉傾斜一線,獎勵全省級“十佳村”10萬元、市級“十強村”5萬元、縣級“示范村”3萬元,助推集體經濟提質。目前,全縣確定28個集體經濟試點村,61個黨支部申報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4個村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81個村入駐運城市鄉村資產數字化服務平臺。

北辛鄉結合實際探索實施“四聯十統三分紅”模式,16個村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共投資935萬元建成12個項目。

北景鄉結合實際,探索“抗重茬、‘雙脫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機化、早豐產”技術,成功打造1000畝“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現代化蘋果產業“三新”示范基地。

廟上鄉張莊村探索“黨支部+合作社+技術托管+統一銷售”模式,為棗農提供技術托管、農資配送服務,冬棗面積擴大1000余畝,合作社農資銷售達80萬元。

孫吉鎮薛公村利用“荒溝灘涂資源和在外人才資源”兩大優勢,探索“黨組織+公司+農戶”模式,各項產業年產值達3000萬元,走出了“統分結合、紅利共享、宜村宜民”的新路子。

“織網服務”

“2022年9月4日,安裝第二批太陽能路燈45個,調試結束后效果極佳;9月5日,縣司法局丁主任和李主任來我村,調解王某某夫婦的兩個兒子為老人養老一事,基本達成協議;11月12日,去臨猗西高速口接一輛貨車,準備給安徽省運大蔥,價格一公斤1.3元……”

在孫吉鎮賈寺村,一本本“網格日志”,站穩群眾立場、把握群眾愿望、尊重群眾創造、集中群眾智慧、記錄發展軌跡,形成了為全體村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共同心路歷程。

臨猗縣深刻認識到,面對基層治理的繁重任務,一個完善有效的基層治理網絡至關重要。結合3年來疫情大考實踐,該縣堅持“黨建引領、治理強基”思路,大力實施“織網服務”項目,推行網格化治理,打造服務群眾的“百米工作圈”,全縣成立了982個網格黨組織,覆蓋832個網格、3091個輔助網格、8075個微網格,推動基層治理橫聯縱貫、快速反應、協調有力,破解城鄉治理體系不健全難題。

嵋陽鎮以行政村為界劃分出45個網格,以居民組為單位劃分出114個輔助網格,以巷道為單位劃分出438個微網格,形成“網格長—副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輔助員—微網格員”五級人員架構,實現支部駐網、網中有格、格內有人、人人有責。全鎮村級化解矛盾268起、綜治中心調解案件105件,同比增加30%,到縣信訪量同比減少68%,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引雁歸巢”

北景鄉總投資6.4億元的臨猗29MW和30MW分散式風電項目、年產500輛防爆機車項目、肥豬養殖場建設項目、肉羊養殖場建設項目等,堅持吸引本縣本鄉大學生、高級技工、青壯勞力等回流,以強有力的引才用才政策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園藝專業的陳卿,抓住三管鎮銀杏園已有優勢,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打造有特色、有文化的鄉村旅游勝地,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采摘、攝影,為鄉村旅游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七級鎮南永德村的許童輝,認真分析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參照其他地區成功案例,反復試驗水產養殖技術研發,帶動新型漁藥產品年銷售額達300萬元。

臨晉鎮北月村的陳少輝,致力發展物流運輸,從4輛卡車到1500輛卡車,從短途配送到長距離運輸,從家族式運作到企業化管理,年外運的運城水果蔬菜達28億公斤。

牛杜鎮鎮西村的雷鑫退伍返鄉10余年來,不斷優化塑料加工技術,多方面拓展市場銷售渠道,帶動本村50名青年就業,年產值達1000萬元。

目前,臨猗縣共有213名返鄉青年引領和帶動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型升級。

臨猗縣深刻認識到,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實施“引雁歸巢”項目,破解“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等問題。

——積極打通人才“反向回流”通道。在上海、西安等一線城市掛牌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在全國20多個城市組建人才服務站、招商引資代表處等各類組織,聯系服務在外人才,回引鄉賢鄉紳、畢業大學生、在外務工人員等,投身反哺家鄉建設,破解“農村黨員隊伍老化、農村干部后繼乏人、鄉村振興人才緊缺”三個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按照農業科技、經營管理、快遞物流等行業類別,分類建立返鄉創業青年人才儲備庫,目前已有4676人入庫;兜底統籌編制,公開招聘186名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緊盯現代農業、教育、醫療等領域人才缺口,引進12名高素質人才,培育10名農村“頭雁”,推動鄉村振興“青藍相繼”。

——強化“需求補給”。針對返鄉創業青年有激情缺技能、有知識缺資本、有經營缺帶動力等問題,先后完善臨猗縣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政策匯編,包含創業補貼、培訓政策、人才支持、場地支持、資金支持等五大類17條,幫助解決用地、用工、融資、人才等困難,為人才創業“墊本錢”。

——引深省校合作資源平臺。去年8月份,組織鄉村干部、返鄉創業青年等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專題培訓、案例教學、現場觀摩等。今年年初,專門拿出500萬元,實施高校賦能計劃,組織黨政正職、重點部門負責人、“95后”年輕干部,赴浙江大學、西安交大等雙一流高校,開展6期至少1個月的脫產培訓。

——搭建“建功舞臺”。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多頻次組織選調生、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第一書記等300余人,舉辦“振興有我 青春建功”返鄉創業青年論壇,觀摩重點項目、論證重大決策、參與重要會議,參與鄉村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社會治理等振興任務。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