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龍 欣時間:2023-02-21
“你看這茼蒿長勢多喜人,最近市場行情還可以,一定能賣個‘開門紅’。”立春之后、雨水之前,在夏縣裴介鎮四辛莊村,村民任海梅一邊干著手中的活計,一邊咧著嘴說。
人勤春早!趁著春風,還沒過正月十五,任海梅和丈夫就每天下地干活,不是培育菜苗,就是采摘蔬菜,抑或查看大棚。“不能閑著,兒子還在上大學,每年花費得三四萬元。”她說,“再往后想想,更要馬不停蹄地干。”
平實的話語,道出了一名農家婦女的堅強與韌性。
任海梅經營大棚蔬菜已經快10個年頭了。起初,由于經驗少、資金缺,她只搭建了3個大棚,跟隨市場行情,種些黃瓜、西紅柿等。雖然辛苦些,但生活勉強能維持。
可天有不測風云。2021年夏,連續幾天的大雨,給任海梅帶來沉重的損失。棚倒墻塌、蔬菜被毀,看著所有的付出幾乎化為烏有,任海梅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
風雨確實給農戶造成了麻煩,卻阻擋不了夏縣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的腳步。考慮到農戶的實際情況,冒著風雨,該行小微貸款營銷中心的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慰問。

夏縣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在任海梅家的蔬菜大棚走訪調研 王 峰 攝
“我之前和農商銀行沒有交集,總覺得咱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人家也看不上呀!”任海梅說,“可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農商銀行的幾個年輕人走進我的地里,問這問那的。”
小微貸款營銷中心工作人員對任海梅說:“任姨,您的資質沒問題,只要您還想干,我們就能給您貸款,克服暫時的困難。您考慮考慮,這是我們的聯系電話,可以隨時打電話。”
雪中送炭,良言暖心。但任海梅有顧慮啊:“哪有白用的錢?得出利息的。”可她丈夫不認同她的觀點:“出點利息,是應該的,總比借人錢要方便得多,而且馬上就能到賬。”
思來想去、反復商量,任海梅的思路也打開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她來到了夏縣農商銀行小微貸款營銷中心。
一天后,5萬元貸款順利進賬。有了錢,任海梅趕緊對大棚設施進行了改進。原來的草簾棚,保暖效果差、卷簾也費勁,她就改成了棉被棚,用上了機械卷閘,而且在墻體植入鋼管。如此一來,新改進的大棚,省時省力,堅固耐用,更加保溫,利于蔬菜生長。
借船出海。當年年底,任海梅就嘗到了甜頭。大棚效益好,不僅把年中的損失補了回來,還略有結余。
到了2022年,任海梅有了更大的想法:“再建幾個大棚,進一步擴大規模。”
“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行動指南。”該行小微貸款營銷中心負責人陳杰說。綜合分析后,他們給任海梅的貸款額度增加到了10萬元,并對貸款利率進行了下調。
借風揚帆。任海梅的大棚擴展到了10個,蔬菜的品類也更豐富了,芹菜、辣椒、豆角、茼蒿、洋白菜……“人歇棚不歇,全年都有菜。”任海梅笑著說,“多虧了農商銀行的幫助,不然那年夏天我倆就得出去打工掙錢了。”
2022年年底,任海梅粗算了一下,收入有十幾萬元。她說:“咱都快60歲的人了,出去打工都沒人要,有農商行幫襯,守著這十幾畝地,不出家門就把家養了,多好!”
正可謂好風憑借力,“海梅”綻芬芳。
幫助任海梅只是夏縣農商銀行不斷增強服務小微客戶主動性的一個縮影。
為更大限度地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市場潛力,夏縣農商銀行多措并舉鼓勵全員營銷。設置特別貢獻獎,每季度發放一次,在全行營造“你追我趕”“齊頭并進”的濃厚氛圍;規定營銷人員“盡職免責”,打消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同時,關心關愛員工,不僅給員工過生日,還為員工父母過生日定制蛋糕和鮮花,進一步凝聚人心、提升合力。
此外,該行還要求工作人員強化金融普惠、創優服務方式,充分發揮“點多面廣、人熟地清”優勢,定期召開銀企座談會,宣講最新的信貸產品、信貸政策等,全面增強客戶熟知度、產品運行率,力爭做到應授盡授、應貸盡貸。去年以來,該行小微貸款營銷中心集中推廣“晉享貸”,目前,該中心的“晉享貸”授信3500萬元,用信2900萬元。任海梅就是“晉享貸”的受益者之一。
截至1月末,該行小微貸款余額達24.19億元,較年初凈增1.6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41.56%。
春生萬物萌,和風含新意。在夏縣,還有很多像任海梅一樣有信心、有想法、有干勁的小微客戶,他們在夏縣農商銀行金融旺水的滋潤下,正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