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2-09
日月開新元,萬象啟新篇。2月4日,是立春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揭開了新一輪的養生序曲,美好的生活從健康養生開始!中醫歷來重視季節和節氣養生,那么我們尤其是老年人如何根據季節和節氣來調整養生方案呢?
農歷一月
養生節氣:立春、雨水
中醫認為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春季養生要重視養肝,遠離煙酒,少熬夜。這個月從雨水節氣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增多,也會遇到“倒春寒”,注意春捂要“捂”得恰到好處,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于背、腹、足。
●養生家常菜
豬肝枸杞湯。主料:豬肝100克,枸杞30克。制法:豬肝與枸杞一起煲湯半小時,調味即可。功用:補肝、養血、明目。
●養生穴位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太沖穴,能平肝息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農歷二月
養生節氣:驚蟄、春分
“春雷響,萬物長”,“九九”艷陽天正好在驚蟄節氣的區間內,由于“春雷驚百蟲”,因此外出踏青要穿長袖衣和長褲。如果發現有蟲叮咬或皮膚有紅斑,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大意。這個月的春分節氣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是“春困”的高發時段,但也是人們調整陰陽平衡的保健時機。
●養生家常菜
清炒油麥菜。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這個月容易失眠的人適合吃點香麥菜,也叫油麥菜。有防治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功效,油麥菜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適量食用,有助于睡眠。
●養生穴位
玉枕穴。玉枕穴位于人體的后頭部,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左右各一。該穴有“升清降濁”之功效,有助于防治春困。
農歷三月
養生節氣:清明、谷雨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節氣前后,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濕氣大,要注意排濕排毒。預防“濕邪”要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養生家常菜
薺菜煮雞蛋。民諺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說法。薺菜煮雞蛋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壓的功效。
薺菜有助寬腸、通便,便溏者慎食,體質虛寒者少食。
臘肉炒春筍。這個月的谷雨節氣前后,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竹筍紛紛破土而出。春筍被譽為“春天菜王”,素有“葷素百搭”的盛譽。竹筍入菜可達到通便護腸的作用,有助于排毒養顏。
●養生穴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按摩此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于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江蘇中醫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