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2-02
本報記者 喬 植 董戰軒
走進鄉村、親近自然成為時下很多人的過年新選擇。春節期間,在河津鄉村,繽紛多彩的節日裝飾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在豐富當地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周邊游客流連忘返。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信步走在河津市樊村鎮西磑村,一盞盞燈籠、一組組燈帶排列懸掛,不僅將整個村莊的夜空點綴得絢麗多彩,更向廣大群眾和游客傳遞著新年的祝福。該村在主干道路布置了中國結和紅燈籠,在部分巷道采用樹枝順掛、樹干纏繞等方式,懸掛起色彩斑斕的彩燈和燈帶,繽紛閃耀、交相輝映,為鄉村增添了許多浪漫和歡樂的氣氛。
“春節亮化工程是展現鄉村活力的一張名片,是渲染節日氣氛、美化鄉村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蔽鞔o村負責人說,“今年,西磑村在以往亮化工程的基礎上,對全村主干道、廣場、游園、村史館等點位作了重點布置。每到夜晚,村民紛紛走出家門,和慕名而來的游客徜徉燈海,觀燈游村,享受著節日的喜慶與溫馨?!?/p>
春節期間,同屬樊村鎮的張家巷村村民敲起鑼鼓、鬧起社火、辦起鄉村運動會,以健康活潑、熱鬧喜慶的方式歡度新春佳節。
籃球場上,村民們個個化身籃球健將,精神抖擻,爭奪激烈,帶球、傳球、上籃……大家比技術,拼體能,精彩進球接連不斷,引得場外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在不遠處的羽毛球比賽現場,只見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飛舞,參賽選手時而激烈扣殺、時而輕盈吊球,每招每式,盡顯風采,充分展現了當代農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運動比賽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村里的鑼鼓精英也在加緊排練,婦女們還趁著農閑排練起了舞蹈,打算在元宵佳節呈現精彩演出。年前剛從重慶返鄉的楊女士表示,平時在城市住慣了,回到老家頓感“近鄉情怯”,通過這些豐富有趣的文體活動,既讓農村的春節活動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文明,又增進了村民之間的情感交流。
目光轉至河津市陽村街道三遷村文化廣場,該村鑼鼓表演隊加緊排練,村民們互相學習、相互配合,全力將三遷鑼鼓的磅礴氣勢展現出來,準備在元宵節社火表演中大顯身手、一展風采。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遷鑼鼓以清脆、輕巧、緊湊、熱火為特色,鼓點為花鑼鼓鼓點,樂器配備有蘇鑼、蘇鈸、豆鑼、馬鑼、小鉸、手鼓、大鼓、中鼓等。從大年初一起,每天下午,三遷村組織了百人鑼鼓隊參加元宵節社火表演相關節目的排練。該村鑼鼓老藝人以傳承為己任,從鼓點、動作要領、表情等入手,自覺做好對年輕人的“傳幫帶”工作,讓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許嘉琪是一名高二學生,通過連日的訓練,他對三遷鑼鼓的鼓點有了初步了解?!扒皫滋?,聽說村里要舉行社火表演,我便積極報名。在訓練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三遷鑼鼓緊湊的鼓點和震天動地的氣勢,希望我的參與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盡一份力?!痹S嘉琪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