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2-01
本報記者 郭 華
春節期間,絳縣溫室大棚里的草莓陸續成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1月30日,正月初九一大早,位于絳縣大交鎮大交村的富硒草莓園區草莓大棚門前排起了汽車長龍。
“這里的草莓真甜啊!”“快看我摘的這個,又紅又大!”……草莓采摘棚里,前來采摘的游客一邊采摘,一邊拍照。
推開日光溫室大棚門,掀開厚厚的棉簾子,沿著用磚頭鋪墊的小路走進草莓采摘棚,眼前一片春意盎然,一顆顆粒大飽滿的草莓在綠葉中若隱若現,陣陣清香撲面而來。
“我們幾個朋友早早就約好了,一起來這里摘草莓。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品種豐富,價格也合理。”游客李嘉燕對記者說,“趁著春節假期帶家人一起來感受一下農耕生活,讓孩子親眼看一看草莓的生長環境,體驗采摘的樂趣。”
正在帶領游客采摘的草莓種植戶王吉利介紹,從元旦開始就陸陸續續有游客前來采摘,自己和家里人今年在大棚里過的年,從大年初一就開始接待游客。
王吉利一家承包了3座溫室大棚,整個大棚草莓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栽培管理,創新實施水肥灌溉自動一體化,自然蜜蜂授粉,草莓苗養護用得是氨基酸,在成果過程中不施加任何激素,草莓的口感好,接待的很多都是回頭客。
近年來,絳縣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草莓產業,科學優化品種,提升技術指導,讓現代化農業技術為草莓的質量和產量保駕護航。
溫室大棚里到處懸掛著黏蟲板,還有熏蒸器,大棚上方的感應器用于控制整座大棚的溫度和濕度。熏蒸器、時間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等現代化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草莓的產量,更保證了草莓的質量。
據介紹,這個富硒草莓園區共有98個草莓溫室大棚,占地760余畝,種植有“章姬”“紅顏”“天仙醉”等十余個草莓品種,年產量60萬公斤,產值3500萬余元,帶動種植戶103戶,吸納貧困戶33戶,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500余人就業,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6萬元。
園區負責人程尚燕表示,如今,園區已成為絳縣的網紅打卡地,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游玩、體驗農事之樂的好去處,更豐富了鄉村旅游形式,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