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31

1月13日,稷山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稷山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相關安排部署,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把握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動員全縣上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2022年經濟工作回顧
2022年,稷山縣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上下,審時度勢、精準施策,危中保穩、穩中求進,有力推動各項事業邁上了新臺階。
●始終堅持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稷山陣地,為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始終堅持千方百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疫情防控最難最緊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保通保供,確保企業正常生產;在煤焦化冶等傳統產業價格市場急劇震蕩的危急關頭,及時給企業施以援手,通過幫助融資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渡過難關注入力量。
●始終堅持狠抓項目建設不動搖,四大班子帶頭入企服務,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建設,東方資源106萬噸搗固焦、永東化工總投資4.89億元的針狀焦、銘福鋼鐵140萬噸優特帶鋼、梅山湖3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進展順利,疫情影響下的稷山工業經濟更加堅韌、更加穩健。
●始終堅持繼承和發展后稷農耕文化,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板棗文化節暨第二屆后稷論壇系列活動,舉辦“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動,“稷山四寶”熱銷龍城,稷山形象標識、“稷山四寶”LOGO和吉祥物成功發布,“汾水苑曲里”和“姚村棗鄉人家”投入運行,國內60余家高端媒體關注稷山,全網閱讀量突破4000萬人次。“后稷論壇”入選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豐收節慶特色活動名單。
●始終堅持聚力改善民生,財政收入八成以上用于民生,稷王初中順利竣工、即將搬遷,新建縣醫院項目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特別是隨著大佛文化園市政設施配套工程、民樂園二期、環城旅游路、稷峰街東延等項目工程的相繼實施,“四面環水、四邊有林、生態宜居、幸福美麗”的稷王文化名城綻放更加靚麗的身姿。
●始終堅持弘揚新風正氣,高規格舉辦重要工作頒獎典禮,鼓勵先進,激發干勁,凝聚起了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對網絡空間和城鄉環境常態化管理,確保了稷山社會環境和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2023年經濟工作安排
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把“十大行動、八大戰略”作為經濟工作主抓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抓好八大重點,同步推進“兩個轉型”,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續增長,不斷增強“五種意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稷山貢獻。
2023年“1185”工作思路
●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線紅線貫穿始終。
?突出政治堅定性,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毫不含糊。
?突出發展連續性,在加快推進“六個基地一座名城”建設上持續用力。
?突出工作主動性,在提振信心、破解難題上凝聚合力。
?突出轉型創新性,在保持領先優勢上不斷用力。
●用好“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充分發揮“十大行動、八大戰略”主引擎作用。
?建立“十大行動、八大戰略”領銜謀劃制度。
?建立“十大行動、八大戰略”跟進推動制度。
?建立“十大行動、八大戰略”交賬點評制度。
●緊盯“八大重點”,全力推進發展。
?在推進“兩個轉型”上實現新突破。工業要錨定“1+5”六大產業鏈條轉型升級,農業要緊扣“三個牽引”轉型升級,文化旅游產業要擦亮“三大品牌”轉型升級。
?在加快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2023年擬實施項目114個,總投資178.9億元,要全力以赴干項目、立足優勢謀項目、完善機制推項目。
?在擴大招商引資上實現新突破。把沿著產業鏈招商作為重中之重,充分發揮各地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營造人人都是招商員的良好氛圍。
?在創優發展環境上實現新突破。通過審批提速、減負減壓、保駕護航、嚴管厚愛,確保企業穩定發展。
?在改善城鄉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縣城建設上,要認真做好縣城布局規劃,不斷提高規劃的檔次和水平;美麗鄉村建設上,深入開展文明縣城創建和村莊清潔行動,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
?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堅持生態立縣,妥善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進一步提升國家板棗公園和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水平,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力以赴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進國家森林縣城創建工作。
?在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上實現新突破。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深化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堅持就業優先,突出教育為本,深化健康稷山建設,持續強化社會保障,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綜合體系,努力發展養老產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
?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上實現新突破。堅定不移抓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加強經濟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全力抓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等工作;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機制;毫不動搖抓牢平安稷山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增強五個意識,不斷改進作風,為完成全年任務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
?不斷增強“三嚴”意識:嚴于律己、嚴管所轄、嚴負其責
?不斷增強“四敢”意識: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不斷增強“馬真”意識:馬上就辦、真抓實干
?不斷增強“團結”意識:同心同向、精誠團結
?不斷增強“斗爭”意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預期指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8%以上,各項約束性指標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達任務。
重點任務
要按照2023年“1185”工作思路,圍繞“八大戰略”,聚焦80件實事,擰緊總投資178.9億元的114個重點項目。
(一)全力推進工業強縣戰略,以更大氣力發展實體經濟
要按照“完善鏈條、集聚產業、提升園區”的思路,聚焦“六大產業”,開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開發區提檔升級、城西退城入園“四大行動”,重點推進總投資93.77億元的29個工業項目,著力打造2條“百億級”產業鏈和1條“10億級”產業鏈。
(二)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更高水平推動“三農”工作
圍繞鄉村振興“五大振興”,重點推進總投資11.32億元的25個項目。
持之以恒守牢糧食安全。確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65萬畝,糧食總產達2.6億公斤以上。堅持不懈做強“特”“優”產業。注重產業化建設,做強蛋雞產業、板棗產業、中藥材產業;注重品牌化打造,重點持續擴大“稷山四寶”品牌影響力;注重數字化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同步抓好葡萄、櫻桃、肉牛等精小產業有序發展。久久為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在規劃上下功夫,啟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要在強基上下功夫,解決好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全力加快5G網絡建設,推進有線電視信號“村村通”“戶戶通”;要在治亂上下功夫,集中解決好亂堆亂放、亂倒亂排、亂搭亂建等問題;要在增綠上下功夫,建設村莊小游園15個,啟動實施通道綠化提升改造工程。要在治理上下功夫,堅持自治、德治、法治,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
(三)全力推進文旅融合戰略,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回暖
要以文旅融合產業為支撐,以服務業恢復發展為抓手,以推進消費回暖為目標,推動實現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品牌提檔”。
精準施策促進文旅融合。要按照省委“兩個轉型、文旅先行”部署,以“后稷故里、板棗之鄉”為品牌定位,通過打好“業態重塑、基礎再造、文物保護”三張牌,著力構建“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旅游格局,重點推進總投資3.92億元的6個文旅項目。分類指導加快服務業發展。深入開展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圍繞生產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高端服務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分類研究、一業一策,加強布局、抓緊培育,加快填補服務業部分領域空白,推動構建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多措并舉提振消費信心。要釋放消費活力,改善消費環境,豐富消費業態。
(四)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以更高標準推動精細管理
要科學謀劃、系統建設、精細管理,重點推進總投資17.53億元的19個項目。
要大力夯基礎。拓展城市路網,推進入口改造,完善排水管網。要全力治頑疾。開展城區拆違治亂、規范城鄉秩序、小區提升改造專項整治。要著力強功能。啟動民樂園三期工程建設,完成民樂園二期工程建設和休閑公園提升改造項目,打造城市“綠肺”;啟動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體育公園建設項目,打造城市“15分鐘健身圈”;完成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雪亮工程建設,打造城市“智慧大腦”。
(五)全力推進綠色發展戰略,以更美顏值厚植生態底色
要堅持不懈實施“防治污染、增綠降碳、保護修復”三項舉措,厚植生態底色,推動綠色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重點推進總投資28.22億元的19個項目。
以更實舉措“防治污染”。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持續做好生態環保問題整改。以更高標準“增綠降碳”。筑牢綠色生態屏障,推行綠色生活生產方式,壯大綠色產業規模。以更大力度“保護修復”。提升防洪能力,開展河道整治,推進礦山修復,節約集約用水。
(六)全力推進創新驅動戰略,以更實舉措激發內生活力
要緊抓全省“創新體系建設提效年”契機,通過“拓平臺、建智庫、育主體”的思路,全方位優化各領域創新機制。
拓展創新平臺。推進萬眾創新、平臺創新、協同創新。建設創新智庫。對接高端人才,推進省校合作,深化行業聯盟。培育創新主體。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和創新人才。
(七)全力推進改革開放戰略,以更寬視野提升開放水平
要持續對內深化改革,對外擴大開放,統籌激發內生動力和外來活力,為縣域經濟持續爭先進位積蓄不竭動力。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農業農村改革、內審制度改革、“放管服效”改革、消費體制改革、開發區“三項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借助“運才興運”雙招雙引對外平臺,主動走出去,對接京津冀、長三角以及國家級開發區、區域中心城市等,在產業合作、產品輸出、文化交流等各領域深化對接、建立合作。實施土地攻堅行動。有效盤活土地存量,扎實推進“批而未供”,加快土地報批速度。
(八)全力推進民生保障戰略,以更深情懷增進民生福祉
要重點實施總投資23.94億元的16個項目。
全力抓好就業增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健全醫療衛生體系,持續強化社會保障,守牢安全發展底線,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強化社會綜合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