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18
記者 張君蓉 通訊員 呂乃成
從一名人民警察轉變成駐村第一書記,他沉在鄉村,干得實;發展產業,抓得準;服務群眾,做得真。不管在公安崗位,還是在基層一線,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一顆始終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他就是市公安局駐平陸縣賢良村第一書記劉占陸。
做好黨建“大文章”
賢良村曾經是平陸縣脫貧攻堅的難點村、重點村。2017年全村脫貧摘帽后,轉入鞏固脫貧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階段。2020年是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當年5月劉占陸接替上批駐村干部來到賢良村。當時的賢良村雖然脫貧已有幾年,但發展的壓力依然不小,黨建方面還被上級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劉占陸知道,村里要發展,必須要抓住關鍵,扭住主要矛盾。這個關鍵就是先要把村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搞活搞好。因此,他到村后最先做的就是深入黨員群眾中走訪談心,取得他們的支持。結合賢良村實際,他總結出“配強支部班子—吸引后備力量—提升工作能力”“三步法”,提檔升級黨群服務中心,建強班子選優頭雁打造雁陣,還創新開展黨員“承諾亮諾踐諾、共產黨員戶掛牌”活動,探索“黨員積分制”管理,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求創新、出實招。抓黨建促發展為他今后在村里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貼心服務好村民
“我不知道我家享受什么政策。”“為啥我不是貧困戶?”剛到村里,面對部分村民的問題,劉占陸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便沉下心學習政策,記下了一本又一本的學習筆記和工作日志,并總結創新推行“一進二看三算”(進戶走訪;看兩不愁三保障;算收入算支出算預期)工作法。同時,逐戶走訪全村251戶建檔脫貧戶,設計發放“精準幫扶聯心卡”和政策宣傳卡800余張,第一時間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和困難疾苦,第一時間采取幫扶措施防止群眾返貧掉隊。他用實際行動和真誠態度緊緊筑牢了建檔脫貧戶返貧的底線和防線。
為帶領村民致富,劉占陸又把心思用在了發展經濟林上。賢良村有種蘋果樹、桃樹的傳統,但都是些老品種,種植分散。劉占陸瞄準市場行情,錨定果桃發展路徑,就選擇哪個品種進行多方調研。在他的帶動下,兩年多來,一個高水平的果業示范基地已見雛形,1230余畝蘋果品種煥然一新。為了銷售問題,劉占陸一趟趟往返聯系單位企業和果蔬市場,僅一個銷售季就跑了2萬多公里。去年蘋果遇上了好價錢,1500多萬公斤蘋果順利售出,老百姓口袋鼓了起來。
暖心解紛育和諧
“實在太感謝你們了,這個事情還麻煩劉書記上門來解決。”“客氣啥,以后有啥直接給我打電話……”前段時間,劉占陸聯合村鎮調解員、網格員等力量,化解了村民劉玉牢、劉玉成之間的糾紛。
兩年前,賢良村是有名的治理重點村,難題層出不窮,矛盾紛亂突出。到村工作后,劉占陸帶領村組干部,聯合司法調解等力量,主動介入化解疑難糾紛,創新建立“議事小站”,開展“多元調解”,始終把解決群眾身邊點滴小事作為發力點和突破口,先后組織走訪580戶,法治宣傳12次,排查化解糾紛矛盾28起,主動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持續筑牢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群防群治“防火墻”。
兩年多來,賢良村主干道拓寬鋪油了,黨群服務中心翻修升級了,老年食堂點火開灶了,引黃灌渠項目重新開工了,環境衛生整治提升了,村容村貌改變了,群眾滿意度提升了。賢良村的悄然變化,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駐村第一書記劉占陸也更加信服。兩年多來,該村沒有出現一個返貧群眾,沒有發生一起信訪矛盾,脫貧戶收益逐年穩步提升。
“我是一個村里娃,從小在農村長大,現在重返村里就想給老百姓多辦點好事,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劉占陸的話語回響在杜馬塬上,溫暖在群眾心里,也激勵著他自己繼續奮力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