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以“設施農業”壯“集體經濟”
——臨猗縣北辛鄉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行動小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18

黃志恒 閆澤華

隆冬時節,寒風凜冽。田野間鮮有勞作的身影。

在臨猗縣北辛鄉北楊村,10余戶農戶正在溫室大棚中辛勤管理反季節西紅柿、甜瓜。

“利用這次‘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專項行動,北辛鄉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不但提升了農業抗災能力,更是帶著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著農民把錢賺。”北辛鄉黨委書記黃志恒說。

一個“領”字,道出豪情壯志

北辛鄉是一個果業大鄉,全鄉10萬畝耕地就有8萬多畝蘋果,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天下蘋果第一鄉”的名號。

但是,多年來,當地果園大都是傳統露天果園類型,抗凍、抗熱等能力弱,全鄉果業曾連年遭遇低溫凍災、冰雹、熱干風等極端惡劣天氣,導致大部分果園無成品蘋果銷售。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不能一直圍繞單一產業鉆牛角尖。這次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就是一次全鄉果業變通發展、提檔升級的重要契機。

短期內將設施農業在全鄉范圍內推廣開來,面臨“錢從哪里出?”這一最棘手、也是最現實的問題。

“在服務各村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集體經濟項目上,我們堅持不等不靠、自主造血。沒有錢,就通過各個融資渠道找;不懂技術,就帶隊外出參觀學。”北辛鄉鄉長樊國寧說。

北辛鄉多次召開政銀企對接會,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及組織、財政、農業農村、金融等部門支持,爭取100萬余元扶持資金和300萬余元惠農貸款,解決了項目融資難題。先后10余次組織鄉村干部赴煙臺、延安、曲沃等地學習考察,通過“請進來講、走出去看、作示范帶”,極大激發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一套模式,蹚出致富路子

為了保障農民經濟收入穩定,北辛鄉堅持將村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應用“四聯十統三分紅”管理模式,努力推進全鄉由“果業大鄉”向“果蔬強鄉”轉變,蹚出一條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的新路子。

在“四聯十統三分紅”中,“四聯”即黨委政府聯系主導、公司平臺聯合運作、金融擔保聯接融資、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手經營;“十統”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服務、統一綠色防控與清潔生產、統一機械化設備應用、統一農資供給、統一品牌打造、統一存儲銷售、統一購買保險、統一進行投訴服務;“三分紅”即果農入股有分紅、鄉鎮財政和村集體有收益、企業資本有利益。

“去年,我個人承包了1座溫室大棚、2座弓棚,交了3萬元的包棚費,到手純收入已經有7萬元了。過年前后,還能賣上好價錢呢!”北楊村包棚農戶姚社有笑著說。

在這一輪集體經濟發展熱潮中,北楊村集中流轉80畝土地,建成10座弓棚種植博洋9號甜瓜,為村集體新增收入24萬元,10余戶包棚農戶戶均新增年收入4萬元,讓農戶們看到了發展設施農業的好光景。

八仙過海,書寫致富新篇

“我們后續新建了4座溫室大棚,統一配備了自動打藥機、水肥滴灌系統和監控器,規定專門種植反季節綠色農產品,為農戶們爭取更大的經濟紅利。”北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暢義剛說。

依托全鄉統一的科學發展模式,北辛鄉各村都根據自身村情實際謀劃實施了各類集體經濟管理類型:

——北楊村實施80畝果蔬設施大棚集體經濟項目,采取“集聚資源要素—返包農戶種植—統一管理生產”的返租倒包方式,為農戶搭建平臺,保障人人都能從設施農業紅利中分一杯羹,極大激發了包棚農戶的主觀能動性和生產積極性。

——趙村實施60畝蔬菜設施大棚項目,使用“集體找地、公司出錢、合作社找人”的集體經濟運營模式,以利益分配為導向,著重做好三項分紅兜底政策:一是保障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民每年享有每畝400元的流轉費;二是項目收回成本后,將每年畝均凈收益的20%返還給原土地承包人;三是根據項目年度效益,靈活制定各方分紅比例,村集體經濟項目從無到有,全年收入已達90萬元。

——平宜村實施80畝矮化密植蘋果基地集體經濟項目,應用農業生產技術托管模式,矮化密植栽培大衛嘎啦蘋果16000株,村集體對項目100%控股,項目建設要素均由合作社集聚匯總,項目區內的日常修剪、打藥、施肥、灌溉等農業生產作業全部交由第三方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負責,安排合作社成員在托管組織指導下,以零工形式參與實際生產,待5年進入盛果期后年均純收益可達80萬元。

2022年11月,北辛鄉榮獲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榮譽。日漸興盛的大棚果蔬項目吸引了一些常年在外打工人員返鄉發展。歲末年初,北辛鄉又完成土地流轉2000余畝,將實施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產業化的集體經濟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