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治>

清澗,這方熱土正熱——河津市清澗街道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1-11

記者 蘇黎原 張劍冰 通訊員 任芙蓉

歲末年初,天寒地凍,驅車來到河津市清澗街道,一個個項目似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處處工程如夏日熱浪般噴薄涌動,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都煥發出生機、積蓄著力量、充滿了希望。

清澗,這個“魚躍龍門”美好故事的發生地,正以超常的氣魄和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的奮斗華章。清澗,這方熱土正熱!清澗,這方風景正美!

擘畫藍圖

凝聚踔厲奮發斗志

清澗街道下轄10個村、8個社區,境內有企業100余家,又是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戰場。境內有中鋁山西新材料公司、陽光集團、龍門集團等大型央企和龍頭民營企業,在河津的工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轄區重點項目數量多,征地拆遷任務重,社會治理難度大。

面對不進則退的發展形勢,清澗街道一班人在黨工委書記原紅斌的帶領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處處奮勇爭先的緊迫感,進村入企搞調研,迅速理清思路,緊緊依托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河津市爭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的戰略機遇,確定了“項目建設主戰場、鄉村振興領頭雁、社會治理先行者、民生福祉新標桿”的目標定位,錨定了“北部工業化、主動城鎮化、全域生態化、治理精準化、民生普惠化”的發展路徑,為清澗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基本底盤。

同時,清澗街道以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全面加強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凝聚踔厲奮發的斗志。

——探索“五學”模式,提升干部政治素養。即請進來集中學,開設如賓大講堂;走出去拓展學,組織人員到鹽湖、稷山、新絳等縣(區)的村(社區)學習先進經驗;小組化精準學,成立學習小組,精準制定學習制度、計劃,精準梳理學習資料;定制度常態學,開辦青年夜校,建立“議事+學習”的學習方式,與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等進行有效銜接;建基地特色學,龍門干部教育基地培訓干部3000余人次。

——樹好一面旗、帶動一大片。龍門村、花苑社區被確定為運城市“五面紅旗”示范村(社區),正在提檔升級康家莊村、津輝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63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58件。特別是實施杜家溝新村建設工程和何家莊新村建設工程,啟動108國道輔線翻新改造工程。

——堅持一季一調度、半年一觀摩、一年一考核推進機制,亮曬“年中考卷”、比拼“實績位次”,激勵先進鉚足干勁、鞭策后進比學趕超,持續保持強攻之勢、彰顯奮進之為。

掃清障礙

擺開項目建設主戰場

概算投資7.5億元的杜家溝、何家莊新村建設現場如火如荼,運城市“1311”重大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投資80余億元的陽光集團369萬噸、龍門集團172萬噸焦化升級改造項目投產運行,投資22.5億元的5個化工項目已完成投資6.15億元,投資600余萬元的108國道輔線工程正在施工,投資500余萬元的清澗大街拓寬改造工程通車……

風潮涌動,自當乘風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揚鞭。清澗街道一班人立足發展實際,牢固樹立項目為第一支撐理念,組建服務企業工作專班,深入項目一線,傾力服務保障,打造項目建設的主攻戰場。

街道辦事處主任吳紅斌近期主要協調龍門新村與范家莊村土地置換工作。他帶領工作專班深入群眾家中,實地調查了解,組織研判座談,抓好工作落實。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偉等負責工業類項目協調,針對企業用地中出現的界限不清、道路歷史遺留問題以及補償不到位等問題,一次次與企業、村、群眾對接溝通,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打破壁壘。

龍清公司活性炭項目現試投產,永津集團年產90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華輝杰公司6萬噸高效活性炭項目、鶴龍公司精細化工年產18800噸高純度對甲酚項目主體基本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龍門集團LNG項目設備基本安裝到位,預計春節前進行試生產。

呂梁山下,清澗干群披星戴月、傾心服務,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5個化工項目順利建設,450余畝工地上熱火朝天、建設正酣。

“清澗的重點在項目,清澗的發展看項目,我們不僅要協調服務好上級的重點項目,還要全力推進自己的民生項目,全力化解克服各方矛盾困難,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清澗發展的希望所在。”原紅斌的一席話道出了清澗項目建設進展快速的秘密。

拆舊建新

點燃鄉村振興新希望

走進清澗街道何家莊村,隨處可見被拆除的房舍。房主們拆房前一周就搬空東西,搬到新的住處,將房屋交予村里集中處置。

何家莊村地處呂梁山下,周邊企業聚集,人居環境堪憂,空心房屋很多。作為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戰場,整體搬遷這個村,既拓展了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空間,又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提升了城鎮化建設水平。

2020年以來,清澗群眾舍小家、為大家,先后啟動實施了3個村的整體搬遷——龍門村的整村搬遷,解決了龍門集團172萬噸焦化升級改造項目的避讓搬遷問題;杜家溝村的整村搬遷,解決了陽光集團369萬噸焦化升級改造項目的避讓搬遷問題;何家莊村(天成堡自然村)的整村搬遷,可騰退7853畝土地,為項目建設騰出發展空間。

特別是為推進何家莊村東419戶整體搬遷工作,負責現場拆遷的街道辦副主任郭輝,帶領工作人員一戶一戶宣傳政策,帶領評估人員重新復核丈量,化解矛盾糾紛,給予群眾附著物、土地、搬遷等賠償補助以及兩年的租房補貼,以公平公正取得群眾信任,三個月已拆除近380戶,完成率90%。

老村拆遷順利,新村建設正酣。新村項目現場,10多臺大型機械進場施工。新村設計了10棟17層大樓,24個單元,可容納850戶,一期工程自去年8月啟動,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妥妥的城市景象。

不獨此地,多個新村建設現場都是塔吊林立、機聲隆隆,建設場面宏偉壯觀:位于主城區與鋁基地之間的杜家溝新村,規劃了89棟4層半多層住宅,可安置356戶;建筑面積2.17萬平方米的范家莊新村商住一體樓同步實施;清澗中心村一片住宅樓正在進行樁基作業,二片6棟住宅樓主體建設全部完成;西莊村4棟住宅樓主體已經封頂……

“雖然時至寒冬,但我們清澗的項目建設還很火熱,一個個項目相繼開工。”清澗街道四級主任科員柴博發自內心地贊嘆。

共建共享

樹好民生福祉新標桿

冬日的暖陽下,清澗街道康家莊村,10多名青年正在塑膠籃球場上打著籃球,村民領著孩子在村廣場新安裝的健身器材上玩耍。新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便民服務中心與棟棟住宅別墅相襯相映,構成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

在朝霞社區,共建共享的小廣場、自行車棚以及便民服務中心,為周邊群眾提供“如家”的溫馨。在翠溪社區,綜合調解中心、心理咨詢室一應俱全,社區干部們以微笑服務詮釋助民致富、幫民解難、為民解憂的使命,傳遞“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的清澗溫度。

清澗街道立足民生福祉,多方施策,綜合發力,讓鄉村和社區群眾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多方籌集資金,提升清澗中學基礎設施,對4000平方米左右的操場進行硬化,以6.8萬元重獎優秀教師,持續改善辦學環境,各村重獎新考上大學生,尊師重教在清澗蔚然成風。

積極開展植樹增綠活動,協調地塊52畝,栽植國槐、白皮松等樹木3000余棵,讓企業不再是“灰頭土臉”。

投資180余萬元,對全長1.1公里的清澗大街進行拓寬改造,拆除違建1000余平方米,綠化、亮化、美化等工程系統推進,街道環境全面改觀。

在修建大街時,村干部帶頭鏟掉自家門坡,臨街群眾全力支持,街道干部一線督查,負責施工的街道辦二級主任科員柴云崗凌晨5點穿上大衣組織人員鋪油作業,晚上10點冒著大雨現場查看路面平整度……

“清澗街道擁有一批不講代價、無私奉獻的優秀干部。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當前,全鎮上下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樹立系統觀念、機遇意識、開放格局、實干作風和擔當精神,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保穩定,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原紅斌信心滿滿地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