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21
記者 范 娜 張國平
“春到毛家山賞花,夏到毛家山納涼,秋到毛家山采果,冬到毛家山滑雪。”這是平陸縣圣人澗鎮毛家山村人對未來的美好描繪。
毛家山村位于平陸縣城東北,離縣城17公里,區域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7900畝,退耕還林4459畝,轄3個片區(毛家山片區、廟洼村片區、劉家溝片區),由29個自然村莊,16個居民小組構成,總戶數628戶。
1968年至1979年,百余名知青響應黨中央號召,從天津步行插隊到毛家山,在這里度過了他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通過與村黨員干部、群眾一起戰天斗地,改造自然,實現了三年糧食產量翻一番,五年通電、通車、通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和表揚,被樹為“全國知青下鄉先進典型”。毛家山村因此被稱為“知青圣地”。雖說在知青插隊時候,實現了水、電、路三通,但因地處深山,土地貧瘠,該村始終沒能摘掉貧困的帽子。
2015年7月,市民航局扶貧工作隊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進駐毛家山與村“兩委”一起開始了脫貧攻堅之路。
通過走訪了解,市民航局幫扶村里種植了100畝雙季槐藥材,綠化荒山;修水渠,加固水道,解決了人畜飲水、種植灌溉的用水問題;綠化了一條5公里大路;建設了面粉廠,申請品牌,取得了生產許可證;激發老百姓種糧積極性,解決賣糧難,吃面難等問題;先后捐贈了一百余套桌椅板凳等生活物資,提高了村民的居家生活條件。
與此同時,毛家山村重點打造知青文化、紅色文化,同時組織村民利用獨特的資源,發展養殖業和旅游產業,一步步擺脫貧困。
去年以來,駐村工作隊更是依托毛家山的氣候優勢,籌建農產品深加工工廠,實現了毛家山村集體經濟破零。
如今的毛家山村,村民舊窯翻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村民吃水等問題都得到解決。部分脫貧戶開上了小汽車,城市一個家,農村一個家,冬天去縣城單元樓取暖,夏天去農村窯洞避暑,享受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吃著綠色無公害的糧食蔬菜、瓜果梨桃。
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與當年的知青、如今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分不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