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18
記者 李宏偉
“孩子們,請運用手中的畫筆,發揮想象力,繪制出一幅充滿童趣的七彩飛虹!仰望星空,同一輪明月,不一樣的風采。”這是前不久市海倉學校一節普通的線上美術課,美術教師曹宇和孩子們相約“云課堂”,“藝”起成長。通過“云課堂”展示的七彩顏色讓孩子們心馳神往,激起了對彩虹無限的遐想。
特色紛呈,“云課堂”鮮活生動。受電腦屏幕的限制,運城中學理想分校的教師們竭盡所能,設計課堂環節,或重在激發興趣,或重在習慣養成,或重在知識落實,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展示自我。課前寄語每天更新,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一陣清風;課前佳句分享,讓學生們感悟地道的英語詞匯;學生主播勁頭十足,學生們有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其間高一語文組還組織了“打卡最美地標,云享家鄉文化”的系列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文化生活。
萬物向陽,愛有力量。一段時期以來,我市教育系統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停課不停學”,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教學活動,所有的家長、孩子和教育系統的教職工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讓孩子們無論是被封校園,還是居家學習,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展現出全市教育人忠誠奉獻、勇毅擔當的精神風貌。
云端聚首“及時雨”
集體研課“想妙招”
垣曲中學數學教師王芬芬的《對數函數》一講,體現了大單元教學的“研究對象在變,思想方法不變”的整體性,凸顯了概念課的特點。王老師充分運用問題驅動提升了學生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的核心素養。
運城中學語文教師王繼峰的《豪放婉約兩相宜》一講,突出了詩歌專題大單元教學下的“群文閱讀”,以比較閱讀為主線,通過意象、意境、情感的比較鑒賞,讓學生領悟到無論豪放還是婉約都殊途同歸,都是詞人生命詩意的表達。
這是在10月22日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第四次山西省“問題導學”新課堂暨基于整體教學設計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市教研室主任李彩娟對本次研討的兩個點評。
為了及時應對疫情出現的特殊情況,市教育局啟動教學應急預案,讓學生們“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在家高效而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在市教育局頂層設計部署下,市教育局教研室精準施策,通過云端部署,李彩娟帶領高中組全體成員召開預備會,明確任務、分工合作;搭建平臺,利用騰訊會議研討、碰撞;組建團隊,省教科院專家引領方向、市級教研員研課、磨課,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此次活動也是“一呼百應”,得到了康杰中學、運城中學、鹽化中學、垣曲中學、河津中學、稷王中學、臨猗中學、平陸中學等學校的熱情參與,一線教師克服困難,群策群力,備課試講,錄制視頻,以積極向上、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踐行著運城教育人的使命和擔當。
臨猗中學教師王曉雯說,通過這種幾所學校一起研課、磨課,教師集體研討,專家引領的方式,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提高,收獲很大。
“此次研討活動是在總結前三次活動基礎上的又一次提高和升華,更進一步凸顯了核心素養、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反饋評價、板書設計——‘教、學、評’整體設計一體化理念,實現了素養課程化、課程目標化、目標內容化、內容任務化、任務問題化、效果評價化。” 李彩娟說。
在停課期間,市教育局全面布置,嚴格要求,細化教學策略,要求各所學校按照線上教學工作規范和基本要求,把握好重點、難點,所有教師要比平時更加熟悉自己的教學流程,精心設計課堂中的每個版塊結構,做到精心“打磨”每一節網課。要提前向學生發布學習資源和任務清單,豐富教學內容形式,加強師生教學互動。要規范作業布置與批改,做好在線學習輔導、答疑等工作。要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幫助解決學習困難,確保教學質量不打折扣。
云端課堂“有滋味”
多彩課程收獲多
我市各所學校為了上好云端課堂,讓孩子們既有收獲,又不乏味,積極開展多種線上課堂教學,不僅有課本知識的課堂教學,還將課堂生活化,同時將“五育”融入線上教學,這些“云課堂”在給孩子們不一樣體驗的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線上課堂內容,使孩子們居家學習不乏味,線上學習收獲多。
“今天在語文直播課上,李老師居然讓我們吃蘋果!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我們的語文直播課是不是非常有趣呀!在這節課里我們充滿了歡聲笑語,讓人難以忘懷!”市實驗中學學生郝曼睿說。
別樣云課堂,學習不打烊。為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市實驗中學的教師們認真備課,立足當下疫情防控特殊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不斷給學生創設一節節新穎而驚喜的線上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一節普通的線上語文課上,該校語文組的李小軍老師就為同學們展示了一節別出心裁的作文課。這節課上他創設了真實有趣的寫作任務情境,巧妙地為學生搭建寫作學習“支架”,基于學情精心引導。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蘋果。課上,結合“五感描寫法”,教學生看蘋果、聞蘋果、摸蘋果、吃蘋果、想蘋果,最后寫蘋果,循序漸進中讓學生學會寫作。
空中課堂,知識傳遞。鹽湖區后稷小學為了給學生們提供“知識營養餐”,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線上課堂,保證學生全面發展。課上,學生們精神飽滿,認真聆聽老師講解,以多種方式參與互動學習。課后或大聲閱讀、或有序思考、或認真書寫、或健身打卡。一天下來,課程豐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受益匪淺。同時,該校還積極開展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學校根據低、中、高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了勞動周菜單,更是讓“小種子們”樂此不疲,學習結束后,孩子們便投入家務勞動中,雖然年齡小,但做起家務來一點也不馬虎。拖地掃地、清洗門墊、切菜做飯……每個人都是家務勞動小能手,每個人都為宅家抗疫作出了貢獻。
“這段時間里,結合學科特點和內容要求,各年級制定了‘云課堂’的課表,迅速指導老師熟悉線上教學方式,對早讀、誦讀、自習都制定了具體明確的要求,保證了居家和在校期間學習一個樣。”運城中學理想分校副校長郝彩姣說,早讀時間所有學生按時打卡,堅持在校習慣,站立式激情早讀,及時提交閉眼背誦視頻,老師們也及時連麥抽查提問,不斷鞏固記憶點;誦讀時間老師們明確任務,合理安排記憶和默寫,攝像頭打開來回查閱學生背記情況,扎實高效對學生進行有力的督促;自習時間老師們也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對準雙手和桌面,認真完成作業內容,提交后,老師們認真批改,并反饋至群里。教務處每天對上課情況及作業批改情況檢查匯總,及時跟進反饋,各項工作順利展開,贏得了家長們的信賴。班主任們也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讓學生每天練字打卡、眼保健操打卡,每晚手機按時交給家長,每節課填寫反饋單,自己則每天進課堂聽課,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并馬上監督跟進。
不一樣的課堂,同樣的精彩。線上教學過程中,夏縣教育系統的教師們結合網絡授課特點,精心設計課件,創設教學情境,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云課堂,用心用情上好每一節課。學生們準時上課,認真聆聽,積極思考,細心記筆記,課后按時完成作業,保質保量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線上教學不僅沒有放緩孩子們的成長節奏,反而讓孩子們的居家學習更加豐富多彩。老師和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積極拓展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課堂容量,有效提升學習效益。同時,線上教學架起了家校共育橋梁,進一步增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聯系,使家長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共同助推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心理輔導暖心間
隔屏不隔一片情
“鼻腔吸氣,嘴巴吐氣。把手放在肚子上,吸氣默數4秒,用嘴巴吐氣,再默數4秒到5秒。注意:一是吐氣時間大于吸氣時間,二是使用腹部進行呼吸。”近日,在鹽湖區涑水聯合雙語學校開展的線上心理專題講座團體心理輔導課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青少年成長規劃指導師高偉老師帶著師生們一起練習。在線聽講的各位學生踴躍參與,很快進入沉靜的心靈世界。
據悉,本次講座以“面對疫情、自律自強”為題,圍繞疫情常見的心理應激反應及調節、居家學習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調控情緒放飛心情、居家安全小知識必備等方面內容展開輔導。高偉老師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富有創新思想的理論,為師生及家長們排憂解慮,舒緩身心,啟迪思考。孩子們紛紛為精準而又充滿正能量的分析指導而歡欣鼓舞。活動中,高偉老師真誠地邀請部分同學連麥,積極談論學習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收獲。
校長任玉萍說,網課期間,孩子們的學習刻苦而又艱辛,為了讓孩子們上好網課,理性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學校在安排好線上教學的同時,做好心理教育,上好心理輔導課,讓孩子們接受心理撫慰,心中不斷充滿正能量,快樂地學習。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很有意義,讓我感到輕松多了,也理清了思路,學習也有目標和方向了。”鹽湖區實驗中學學生肖筱說。
為減輕疫情可能帶來的心理問題,緩解學生緊張情緒,及時控制可能出現的因疫情導致的心理危機事件,引導全校師生、家長科學調適心理,正確對待疫情,保持心理健康,鹽湖區實驗中學積極開展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線上班會課。通過PPT展示、視頻播放等形式,心理教師柴玲霞向同學們強調要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指導大家疫情期間掌握調整情緒狀態和行為的科學方法,主動地配合學校安排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相關的學習活動。本次的線上心理主題班會按照青春期學段學生年齡特點,準備相應的教學內容,涉及情緒調控、學習心理等內容,通過引導疏通,教會了大家如何調節自己的應激反應,幫助學生建立抗疫“心”動力,能懂得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做一個快樂的學生。
線上教學期間,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師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積極關心孩子們身心健康,準確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做好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尤其是針對封校學生家長,及時告知家長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讓家長放心。加強家校合作,線上引導家長做好孩子居家安全監管,督促學生每天鍛煉身體,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保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規律。還引導家長要時刻注意管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理性處理好和孩子的關系,營造良好和諧、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從而讓每個孩子自律、勤奮,讓他們在“云課堂”中變得更加優秀,更快成長起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