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fā)布者:時間:2022-11-15
運城日報訊(記者 霍虎成)最近一段時間,在孤峰山腳下萬榮縣萬泉鄉(xiāng)的村莊里,總能看到一些年輕干部的身影,他們活躍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或與村民拉家常問收入,或講政策聊規(guī)劃……這是萬泉鄉(xiāng)結合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的干部下鄉(xiāng)交心活動的一個個場景。
針對部分年輕干部出了校門進機關后群眾工作能力缺乏、不會用群眾語言等問題,萬泉鄉(xiāng)開展了干部下鄉(xiāng)交心活動,一方面加快提升年輕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年輕干部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和群眾需求,及時排查矛盾和安全隱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萬泉鄉(xiāng)黨委、政府要求年輕干部每周至少兩次深入農村,特別是到群眾經常交流談心的地方,深度參與生產生活,與村民群眾交朋友。
萬泉村包村干部李丹娜說:“身在基層,更要心在基層。作為包村干部,不能只有村‘兩委’干部認識我,村里的大小事情不能只得到村干部的‘二手’消息。”于是,“巡村”成了她的工作常態(tài),在村廣場、在疫情卡口、在秋收現場,經常出現李丹娜與群眾“閑諞”的身影。鄰里糾紛記下來、排水不通記下來、土地確權需變更記下來……李丹娜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寫得密密麻麻,解決一項勾去一項。用她的話說:“這才是身在基層的價值所在。”
潘俊達是丁里村黨總支書記,他在與村民“閑諞”時了解到村民發(fā)展產業(yè)的意愿后,多次召開村民會議研究,聯(lián)系果樹研究所,為群眾分發(fā)苗木。在他的牽頭努力下,丁里村很快就發(fā)展了100畝丹霞紅梨樹示范園。一說起他,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交心活動開展以來,萬泉鄉(xiāng)年輕干部深入一線的時間多了,坐在辦公室的時間少了,群眾的滿意度高了,矛盾糾紛少了。通過交心,該鄉(xiāng)已解決群眾大小矛盾問題32件,辦理臨時救助22人、低保5人,統(tǒng)一購買栽植新品種苗木146畝,新建香菇養(yǎng)菌棚10個,改造田間路1060米,安裝排水管網4100米。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