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陶滋詩詞里的古城絳州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張秋明時間:2022-11-10

新絳,古稱絳州,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古老的汾河從古城旁緩緩流過。行走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隨處可遇古建筑。有古色古香的貢院巷,有高聳入云的龍興塔,有錯落有致的絳州三樓,還有修復新建的絳州大堂、城隍廟……每一組古建筑群都十分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勇敢、智慧的古絳兒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后世留下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人文故事。生于斯、長于斯的陶滋,則用詩詞歌賦禮贊家鄉美景風韻,留下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絳州八景詩》千古詩篇。

陶滋(1484-1538),字時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絳州(今新絳縣)人。明正德九年(1514)登進士,歷任刑部郎中、國子監學正等。遺著有《諫南巡疏》《石鼓正誤》《絳州八景》詩等。

金臺夜月

此景位于新絳縣龍興鎮站里堡汾河灘頭。金臺原為金哀宗六年(1229)所建,為中書省驛站。站近河畔,又倚城垣,設在高臺之上,故名金臺。驛站夜靜,皓月當空,幾株丹桂,樹影婆娑,幾樹垂柳,一片浮云,頗有詩情畫意。

夜晚,陶滋登上金臺,仰首天際,月光皎潔,繁星點點,腳下垂柳依依,丹桂飄香,情感爆發,留下這千古名篇。

金臺夜月

坐對層臺月,天空爽氣多。

玉兔光皎潔,丹桂影婆娑。

懷古興長嘯,停杯發浩歌。

歸來將夜半,寒露濕藤蘿。

亂錦飛鴻

此景位于新絳縣境內汾、澮兩河交匯之處。灘頭沙丘叢叢,卵石滾滾。每屆深冬,茫茫大地,冰封雪蓋,雁群常留棲河邊小憩,或在附近麥田啄食,或在河中展翅啄水。傲陽走雪,煞是好看。

鴻者,大雁,錦者,羽翎。亂錦飛鴻,形容隊形散亂,尤其有雁群落,紛飛在金波粼粼的汾河灘頭,觀此勝景,愜意萬千。此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有。

亂錦飛鴻

噴噴來賓日,長空字幾行。

避身甑繳外,寄跡水云鄉。

斷陣迷霧雨,輕翰帶晚霜。

蘆灘渺無跡,景色勝瀟湘。

玉壁秋風

玉壁秋風,此景位于新絳縣呂梁山馬壁峪澗灘東側,玉壁古為武平關。此地地勢險要,關右有泉,關前有灘,路從山澗來,水有城下過,秋后清風徐起,近旁禾浪滔滔,金染山野,美景怡人?,F關隘雖廢,但仍是秋游之勝地。

秋天,陶滋游歷玉壁,看到金染山野,秋波盈盈,層林盡染,美不勝收,遂留下此詩。

玉壁秋風

頹基苔蘚合,微風起蒼茫。

井畔飄梧葉,云邊斷雁行。

秋聲來澗壑,爽氣襲衣裳。

幾度游歸去,長歌學點狂。

姑射晴嵐

姑射山,在新絳境內呂梁山麓南端。呂梁山系黃河以東、汾河以西一大山脈。呂梁山新絳段西起稷山、鄉寧、新絳三縣交界的三界莊,東到襄汾、鄉寧、新絳交接的華靈廟止。全線呈一弓形,弓弦西臨鄉寧的馬壁峪,是一天然的分水嶺,此即姑射山。

莊子在其名著《莊子·逍遙游》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p>

姑射晴嵐之景在新絳縣北張鎮張家坡、寧家坡、廟兒坡一線正北面,主峰在胡桑莊西南,為新絳最高處。每逢雨后,或到黃昏,碧空晴嵐,繚繞其間,呈現出一大奇特景觀。山前看云乃最佳處。

姑射晴嵐

天際千峰出,嵯峨欲萬尋。

雨晴濃潑黛,云破遠攢簪。

仙去丹爐在,龍歸石洞深。

何當登絕頂,舒嘯散塵襟。

紫金積雪

此景位于新絳縣橫橋鎮峨嵋嶺坡頂楊家院、張家院一帶。此地為侯馬、聞喜、新絳三縣交界處。峨嵋嶺起于黃河岸畔,斷于侯馬隘口,隘口以西為新絳嶺段,俗稱“紫金山”。楊家院周圍均為沖刷的深溝,坡陡壑深,山勢雄偉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冬日,大雪紛飛,白雪皚皚,群峰烈銀,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雪景壯觀;須晴日,又是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典型的“北國風光”。

紫金積雪

故絳山多麗,東南控碧嶺。

孤峰真倚劍,列岫欲堆金。

殘雪凝春旭,狂風作晝陰。

昔人曾此霸,入望白云深。

三林春曉

此景位于新絳縣龍興鎮段家莊至古交鄉橋西村一帶。段家莊古稱上林,橋東、橋西二村相連,稱下林,上、下林之間,古稱中林。鼓水南流,從西北峽谷流來匯入汾河。溝線以北為鳳凰嶺余脈。上屬臺地,下為河谷。

這里河道彎彎,渠流淙淙,荷塘百畝,藕田魚躍,澤畔蛙鳴。春日破曉之際,朝霞萬道,煙云縹緲,既不料峭,又覺春寒,桃李爭艷,楊柳拂面,輝映碧波,漫步其間有飄然欲仙之感。古時三林地段被譽為“絳州蓬萊”。

三林春曉

芳草橋西路,尋春二月時。

人家倚録水,村館漾青旗。

花柳團行幄,光瑩照玉卮。

何時成小隱,此處結茅茨。

佛窟晨鐘

此景位于新絳縣橫橋鎮三家店村南。唐代貞觀年間,此處柏林建有寺院,寺名佛窟,又名佛寶。各朝均曾修葺,寺東南角掛有大鐘,東北角鑄有古磬,鐘磬重量均在萬斤以上。其聲洪亮,遠聞十里之外。寺院毀于侵華期間日寇之手。現僅存遺址。

佛窟晨鐘

山寺晨光動,疏鐘數杵連。

松巢驚鶴夢,竹院攪僧眠。

敲落千峰月,聲殘萬壑煙。

卻思金闕下,環佩正朝天。

龍香古柏

此景位于新絳縣龍興鎮龍香村南。北臨鳳凰嶺,有龍谷溝(俗稱太山溝),溝內有龍骨泉。《左傳》記載:“龍見于絳郊,即此?!饼埲海ê蠓Q龍香寺)在龍香村南,始建于唐代,今廢,遺址猶存。龍興古柏原名為“龍香古柏”,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未發跡前,曾落荒于龍泉院。后來登基,遂改為龍興古柏。

據村中老人回憶,民國間,樹徑三四圍,樹高六至八丈,根徑約為一丈,實屬罕見。寺中古柏參天,枝擎如蓋,根結如蓮,村人謂“似有神居焉”。民國后樹漸老化,今尚有二枝活,系新絳縣最古老的唐柏之一。

龍香古柏

老柏挺蒼干,離奇梵宇前。

托根應得地,閱世不知年。

風清和磬籟,云破現龍纏。

莫辭霜雪苦,擬結歲寒緣。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發展,古城絳州昔日里輝煌大都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但陶滋留給后世的贊美古絳風韻的不朽詩篇,至今仍是人們街頭巷尾、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