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張文青 李 強時間:2022-11-09
今年以來,臨猗縣緊盯“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等問題,采取超前儲備、自主培養、搭臺賦能等方式引才、育才、用才,夯實人力資本,助力鄉村振興,在實踐中鞏固了“省校合作”成果、提升了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
實施“歸雁行動”
臨猗縣積極打通人才反流通道,打造人才流入洼地,破解“農村黨員隊伍老化、農村干部后繼乏人、鄉村振興人才緊缺”三個難題。
——拓渠道。在上海、西安等一線城市掛牌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在全國20多個城市組建人才服務站、招商引資代表處等,聯系服務在外人才,回引鄉賢鄉紳、畢業大學生、在外務工人員等反哺家鄉建設。
——擴庫存。按照農業科技、經營管理、快遞物流等行業類別,分類建立返鄉創業青年人才信息庫。截至目前,已有4676人納入庫存。
——強吸納。組建“1+14+N”青年聯盟,由縣委組織部牽頭,14個鄉鎮管理,形成縣級備案、鄉鎮統管、村級直管的動態管理機制。
強化“添油加柴”
針對返鄉創業青年有激情缺技能、有知識缺資本、有經營缺帶動力等問題,臨猗縣多措并舉為返鄉人才創新創業發展“添油加柴”。
——注重政策激勵。完善臨猗縣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政策匯編,包含創業補貼、培訓政策、人才支持、場地支持、資金支持等五大類17條,幫助其解決用地、用工、融資、人才等困難,為人才創業“墊本錢”。
——注重組織引領。積極吸納返鄉創業青年入黨,列入農村后備干部培養計劃,鼓勵他們領辦創辦合作社、成立家庭農場等,厚實鄉村振興力量。
——注重培育提能。暢通成長渠道,加強跟蹤培養,整合縣委黨校、現場教學點、農業大學等教學科研資源,培訓新型職業農民。8月,利用省校合作資源,組織返鄉青年人才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強化知識補給,提升專業能力。
搭建“建功舞臺”
集結各界力量,搭建創業平臺,確保青年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干得好。
——創新舉辦3期“振興有我 青春建功”返鄉創業青年論壇,激勵青年人才從村級治理、產業轉型、技術更新、電商服務等方面交流探討、獻智獻力,破解困局,助力振興。
——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多頻次組織返鄉青年人才觀摩重點工程、論證重大決策、參與重要會議,參與鄉村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社會治理,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通過“能人引領、強村帶動” 模式,采取綠色通道、服務專員、窗口服務和人才VIP等優質服務,支持返鄉青年引領和帶動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型升級。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