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9-30
當前,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態勢,疫情跨省隱匿傳播擴散風險依然較高。國慶假期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增加,疫情跨地區傳播風險加大。9月27日以來,我省太原、大同、呂梁3市先后報告多例本土陽性感染者,涉及多條傳播鏈,對我市外防輸入工作造成很大壓力。為做好國慶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輸入風險,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如下健康提示:
一、倡導就地過節。建議廣大群眾選擇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區域流動,非必要不離運,不前往疫情發生地。主動勸導外地的親友就地過節,最大限度減少在途流動風險。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原則上不離市,確需離市的,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審批管理。
二、加強重點場所管理。醫療機構、交通場站、賓館酒店、景區民宿、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文化場館、娛樂場所等各類重點場所要強化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督促進入人員規范佩戴口罩、加強通風消毒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密閉場所和人員聚集場所要嚴格落實“預約、錯峰、限流”要求,從嚴從緊、落實落細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強校園防控。各級各類學校(托幼機構)要引導師生員工就地過節,嚴格實行出行報批制度,要將在校人員、出行師生全員納入健康管理范疇,建立工作臺賬,精準掌握師生健康狀況和行程軌跡,持續做好師生員工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工作。要嚴把校門關,嚴控無關人員入校,嚴格執行掃碼、驗卡、測溫,嚴格查驗進校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確保校園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四、加強個人防護。廣大公民要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用公筷、一米線的良好衛生習慣。加強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味)覺減退、咽痛、腹瀉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時,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就近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個人旅居史、接觸史,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減少聚集活動。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50人以上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要向屬地縣級防控辦報備,盡量縮小舉辦規模,做好風險人員排查,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要主動掃場所碼,配合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避免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六、履行公民責任。所有省外入(返)運人員、省內疫情發生地入(返)運人員、假期期間我市離運返回人員,要提前在微信/支付寶搜索小程序“運城市檢疫登記信息系統”主動報備,并按行動軌跡涉及城市配合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對不如實報告個人行程、不按規定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引起疫情傳播或傳播風險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代章)
2022年9月30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