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新絳稷益廟壁畫掠影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9-13

梁冬

沒有敦煌壁畫的大氣,沒有永樂宮壁畫的流暢……在新絳縣陽王鎮稷益廟,人們發現了一處反映農民辛勤勞作、手持五谷的壁畫群,成為研究古代農耕生活的資料。

稷益廟,俗稱陽王廟,建于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是為祭祀堯舜時期農師后稷和大禹的助手伯益而建造的寺廟。

這是一座幽靜的廟宇,建筑飛檐系鈴,屋脊上千姿百態的塑像栩栩如生,雖歷經滄桑,但仍不失金碧輝煌的雄姿。

大殿墻壁上有一巨幅珍品,場面壯闊,人物眾多,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珍品總面積達130余平方米,共繪有人物400多個。在不大的面積上繪制出如此波瀾壯闊的場面,并把歷史傳說、神話故事和當時的農耕生活融為一體,體現出作者匠心獨運的藝術手法,讓人贊嘆不已。

壁畫上的人物各具神態,有的注視,有的對語,有的沉思,有的傾聽。雖有如此眾多的人物,但構圖整齊而不呆板,繁復而不雜亂。畫面強調照應,又適當注意變化,通過微小的轉側、顧盼和勞作,得到相互之間的呼應。

不知道在當時生產技術落后的情況下,需要多少時間及杰出人才,才能完成如此令人驚嘆的壁畫?查閱史料得知,這些壁畫全出自當地民間畫匠之手。他們長期生活在基層,通過對民間生活的細微觀察,出神入化勾畫出人間真諦。

風動滿壁,神采照人。漫步在壁畫的海洋里,細細體味500多年的伏筆苦思。對古代巨匠,除了滿懷的崇敬之外,還有諸多思索在心中升騰。

你看,西面墻壁上的耕獲圖,描繪了農民在后稷的率領下收割、碾打小麥的繁忙景象。農夫挑著一擔割好的麥子,走向打麥場,田埂上一農夫為勞作的人挑來兩桶水。還有人往口袋里裝碾打的小麥,一頭驢馱著一袋麥子向村里走去,真是“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東面墻壁上,一幅眾志成城滅蝗圖用夸張的手法描繪農夫撲打蝗蟲的畫面。只見一個身材魁偉的農夫,捉拿著一只齊人高的蝗蟲,蝗蟲竭力掙扎欲逃,農夫拼盡全力緊抱不放,后面的農夫緊追不舍,細膩入神,頗有一番情趣。

千百年來,黃河流域遭遇著水災、旱災、蝗災的襲擾,黃河漲水漫過良田后,蝗蟲滋生泛濫,蔽天遮日,莊稼一掃而光。這幅滅蝗圖活脫脫畫出農夫與天斗、與地斗、與蟲斗的場景,用筆嚴謹,結構緊湊,充溢著濃厚的地方特色。

史料記載,明王朝對壁畫創作是有嚴格規定的。明初的大畫家周位奉旨畫了許多殿堂畫而名噪一時,但仍免不了被讒言害死的命運。嚴酷的環境中,畫家人人自危,也使明代壁畫日趨衰落。畫師流落民間,依靠繪制廟宇壁畫謀生。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正是流落民間的這些畫家促成了流傳于世的精美壁畫,也成就了民間壁畫的藝術價值。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