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9-07
本報訊 今年以來,芮城縣堅持“四原則”“三滿意”工作法,認真落實鄉村振興萬人計劃。截至目前,今年計劃招錄的112名大學生的編制保障已到位,招聘即將進入體檢和考察環節。近日,芮城縣委編辦召開鄉村振興萬人計劃工作調度會,協調推進到村任職大學生體檢、考察、崗位分配等事項。
堅持“四原則”,做到崗位分配人崗相適。一是堅持戶籍就近原則。鼓勵到村任職大學生回本鄉本村進行工作,此舉可解決到村任職大學生交通、住宿等實際問題,便于大學生更好更快開展工作。二是堅持成績優先原則。根據綜合成績高低以及個人特長等,確定優先選擇權,積極推薦綜合素質高、議事能力強的聘用到村任職大學生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團代會、婦代會代表人選。三是堅持專業分配原則。根據各鄉村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結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對于專業技能過硬的,按專業進行分配,確保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四是堅持村情所需分配原則。根據部分村“兩委”班子的需求,對工作表現良好、黨性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符合任職條件的大學生,重點培養并推薦參選村“兩委”班子,將大學生到村任職工作與整治軟弱渙散村工作統籌協調推進。
達到“三滿意”,確保大學生全面融入鄉村振興。一是社會滿意。用好、幫好、管好大學生村干部,讓黨組織滿意,讓社會滿意,確保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二是鄉村滿意。大學生入村任職,通過深度學習宣傳政策,參與村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生態環境、黨的建設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于基層一線了解村情民意,于急難險重處提升能力素質,以更加專業的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鄉村注入了活力。三是本人滿意。在保障編制、工資、福利待遇的同時,加強對大學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與培訓,真正讓大學生村干部有人管有人問。建立健全結對幫帶制度、經常性談心談話制度、定期座談會制度、工作學習制度,實行動態考評,激勵他們不斷爭創新的業績。設計好大學生“村官”任期屆滿后的分流導向機制,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落實,保證長期穩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熱愛農村、有能力的大學生扎根建設新農村。(王 宙 張學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