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31
“您好,請戴好口罩,掃描場所碼后我給您開門。”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網格員張霞霞就第一時間站在了鹽湖區東城街道鹽湖城社區的首道關卡上。
8月29日,記者在鹽湖城小區門口,碰到了她。“比起其他基層工作人員的辛苦,我這算不了啥,做好看碼工作,不落一人,住戶能夠放心,我就很開心了。”張霞霞說。 “薛先生您好,跟您核對一下,您明天繼續居家監測一天,最后一次核酸沒有問題,后天就可以出門了。”鹽湖城小區某單元樓里,胡曉艷輕聲告知6樓住戶。作為鹽湖城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在本輪疫情發生后,胡曉艷和其他同事就這樣奔走在雨中,穿梭在各單元樓里,針對中高風險區返回的住戶,告知并張貼隔離通知信息,幫忙取快遞,安撫大家情緒,方方面面盡是周到。 10名社區工作人員、8名網格員、5000多戶人家、1萬多口人,這些數據清晰地反映出鹽湖城社區的防疫工作量。作為東城片區最大、戶數最多的一個社區,人員構成較為復雜,管理難度也較大。在疫情排查的關鍵一周,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排查外來返運人員到晚上12時,回到家往往已是凌晨。
鹽湖城社區主任崔天嬌說:“除了防疫工作,日常的社區服務工作,我們也堅決不會落下。能守好居民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真真切切服務到大家,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鹽湖城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是社區防疫工作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一個見證,基層工作難,防疫工作也難,這樣“難”上加“難”的工作,需要所有人的支持與理解。
記者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